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肉牛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肉牛钩端螺旋体病的防治措施【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肉牛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肉牛钩端螺旋体病的防治措施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各种不同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肉牛钩端螺旋体病也叫做细螺旋体病、钩体病,是一种复杂且重要的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具有广泛分布、感染谱广的特点。病牛的主要症状是发热、黄疸、出血性素质、血红蛋白尿以及流产,皮肤和黏膜发生水肿、黄染、坏死等,但通常呈隐性感染。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肉牛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和肉牛钩端螺旋体病的防治措施。

1、流行病学

病原特性。钩端螺旋体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生物,呈有规则的细密、纤细的螺旋状结构,长度为6~20μm,宽度为0. 1-0.3μm,一端或者两端呈钩状弯曲,没有鞭毛,但能够自行运动,往往会沿着菌体中轴不断转动。该菌经过姬姆萨氏液染色,菌体会被染成淡紫红色,但使用其他的普通染料较难着色。该菌是一种需氧菌,且对培养基营养没有严格要求。该菌最适宜生长在28-30℃温度下,pH最适为7.2~7.4。另外,该菌对温热比较敏感,如在50℃温度下经过10 min或者在60℃或者70℃温度下经过1 min,都能够被杀死;在阳光直射下2 h即可被杀死。此外,该菌对酸和强碱非常敏感,且大多数消毒药液以及各种抗生素(如土霉素、键霉素、金霉素、四环素和青霉素等)都可将其杀死。

发病机理。钩端螺旋体可经由动物的消化道、皮肤、黏膜或者生殖道侵人体内,并不断在体内繁殖,接着快速侵入到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到各个组织脏器,导致机体出现溶血、出血,并损害生殖系统、肾脏以及肝脏。

流行特点。任何年龄的牛都能够感染发病,尤其是幼龄牛具有更高的发病率。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牛以及其他各种带菌动物排出的尿液。该病主要经由消化道、皮肤和黏膜传播,还能够通过公、母牛自然交配或者人工授精而传播。另外,该病还能够通过吸血昆虫传播。病牛排出的尿液中含有大量的病菌,导致土壤、水源、饲草料、厩舍以及各种用具被污染,从而传播该病,有时甚至还能够经由空气传播。该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在温暖、多雨、潮湿以鼠类旺盛活动的季节比较容易发生,即每年的7~9月份为发病高峰,而其他时期往往呈散发。

2、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急性型,病牛一般突然出现高热,皮肤发生干裂、坏死以及溃疡,黏膜发生黄染。排出色泽非常暗的尿液,含有大量的胆色素、血红蛋白和白蛋白。通常发病经过3-7天就发生死亡,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亚急性型,.般是母牛容易发生,病牛体温有所升高,但程度不同,食欲不振,黏膜出现黄疸,泌乳量减少或者完全停止,且排出的乳汁变黄,类似初乳状且混杂血凝块。但病牛基本不会发生死亡,发病2星期后逐渐恢复。另外,母牛患病后的一个主要症状是发生流产,有时甚至暴发该病的牛群只表现出流产这一个症状。

剖检病死牛,发现有败血症病变,主要特征是出血、黄疸以及严重贫血,鼻镜、唇、舌面、齿龈、腋下、耳颈部、外生殖器的黏膜或者皮肤的多处发生坏死或者形成溃疡。可视黏膜、皮下组织以及浆膜发生黄染,皮下、胸腹下、肌间以及肾周围组织呈现弥漫性胶样水肿,并散布有点状出血;心外膜存在点状出血;肝脏发生肿大,切面结构模糊;肺脏发生水肿,呈苍白色,肺小叶间质增宽;肾脏发生肿大,且表面存在点状出血;全身淋巴结发生肿大,切面多汁;膀胱内含有大量的血性混浊尿液[养殖网:www.novmv.com/]。

3、实验室检验

直接镜检。在死亡30 min的病牛内取肾组织进行涂片,经过姬姆萨染色后使用100倍显微镜在暗视野下进行观察,能够看到大量的一端或者两端呈钩状弯曲的病原体,呈螺旋状,且体型纤细。

分离培养。在出现发病、没有治疗且处于发热期病牛上采取静脉血,在捷氏培养基上接种,置于25-30℃的恒温箱中进行培养,在第10天观察时能够看到弯曲、纤细、钩状的病原体,与直接镜检所见的病原体一致。

血清学检查。采集发病经过10天病牛的静脉血,制成血清,经过800倍稀释后进行凝集溶解试验,能够发现其发生明显的凝溶现象,结果呈阳性。

4、防治措施

预防措施。在牛群中发现病牛时,要立即将其隔离,并采取相应治疗。同时,对病牛污染的饲养用具以及牛舍使用3%石灰乳进行消毒,清除积粪、淤泥、污水,并捕杀可能生活在饲料库内的老鼠。对于疑似感染的牛,可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1.5 g土霉素,混合均匀后饲喂,连续使用大约1星期。另外,牛群也可紧急预防接种钩端螺旋体病多价菌苗,一般在2星期内就能够控制住疫情,加强饲养管理,饲喂容易消化且富含纤维素的饲料,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药物治疗。使用链霉素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症状严重的病牛,同时还要静脉注射000-lO00 mL 25%葡萄糖、1000-2000 ml_复方氯化钠注射液、10 - 20 mL_ 10%安钠咖、20-40 mL 25%维生素C注射液,每天1次。也可取50 g马齿苋、50 g忍冬藤、30 g金银花、50 g板蓝根、40 g陈皮、50 g黄芩,加水煎煮,取药液冲调50 g石膏,每天1剂,连续使用5天,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钩端螺旋体病病因

致病性钩体为本病的病原。钩体呈细长丝状,圆柱形,螺旋盘绕细致,有12~18个螺旋,规则而紧密,状如未拉开弹簧表带样。钩体的一端或两端弯曲成钩状,使菌体呈C或S字形。菌体长度不等,一般为4~20μm,平均6~10μm,直径平均为0.1~0.2μm。钩体运动活泼,沿长轴旋转运动,菌体中央部分较僵直,两端柔软,有较强的穿透力。

临床表现

潜伏期2~20天。因受染者免疫水平的差别以及受染菌株的不同,可直接影响其临床表现。

1.早期(钩体血症期)

多在起病后3天内,本期突出的表现是:发热、头痛、全身乏力、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全身表浅淋巴结肿大。本期还可同时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纳呆、腹泻;呼吸系统症状如咽痛、咳嗽、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部分患者可有肝、脾肿大,出血倾向。极少数患者有中毒精神症状。

2.中期(器官损伤期)

在起病后3~14日,此期患者经过了早期的感染中毒败血症之后,出现器官损伤表现,如咯血、肺弥漫性出血、黄疸、皮肤黏膜广泛出血、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和肾功能不全、脑膜脑炎等。

此期的临床表现是划分以下各型的主要依据,分为:流感伤寒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肾功能衰竭型、脑膜脑炎型。

3.恢复期或后发症期

患者热退后各种症状逐渐消退,但也有少数患者退热后经几日到3个月左右再次发热,出现症状,称后发症。表现为后发热、眼后发症、神经系统后发症、胫前热等症状。

检查

1.常规检查与血液生化检查

无黄疸病例的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升高;黄疸病例的白细胞计数大多增高,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尿常规检查中多数患者有轻度蛋白尿、白细胞、红细胞或管型出现,黄疸病例有胆红素增高。一般在病期第1~2周内持续上升,第3周逐渐下降,可持续到一个月以后,血清转氨酶可以升高,但增高的幅度与病情的轻重并不平行,不能以转氨酶增高的幅度作为肝脏受损的直接指标。半数病例有肌酸磷酸激酶(CPK)增高(平均值是正常值的5倍)。

2.特异性检测

有病原体分离和血清学试验两种方法。均是用已知钩体抗原检测血中出现的相应抗体,不能做到早期诊断。近年来开展了乳胶凝集抑制试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与间接荧光抗体染色试验等可以测出血中早期存在的钩体,已取得了早期诊断的初步成果。

诊断

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加以诊断。

治疗

1.一般治疗

强调早期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饮食,保持体液与电解质的平衡,如体温过高,应反复进行物理降温至38℃左右。在患者家中、门诊或入院24小时内特别在6~24小时内密切观察病情,警惕青霉素治疗后的雅-赫反应与肺弥漫性出血的出现。患者尿应采用石灰、含氯石灰等消毒处理。

2.早期及钩体血症型的治疗

(1)抗菌药物治疗。

(2)镇静药物治疗。

(3)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3.肺弥漫性出血型的治疗

(1)抗菌药物治疗。

(2)镇静药物治疗。

(3)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4)输液。

(5)强心药物治疗。

4.黄疸出血型的治疗

对轻、中度患者,在抗菌疗法的基础上,适当对症治疗即可,对重症患者,应加强下述疗法。

(1)出血处理。

(2)精心护理。

(3)保护肝脏。

5.肾衰竭型的治疗

对轻症患者,在抗菌疗法的基础上,适当对症治疗,肾脏损害大多可自行恢复。对重症患者,需进行透析治疗,并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6.脑膜脑炎型的治疗

7.后发症的治疗

后发热、反应性脑膜炎等后发症,一般仅采取对症治疗,短期即可缓解。必要时,可短期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则恢复更快。

预后

因临床类型不同,各地报告本病的预后有很大的差别。轻型病例或亚临床型病例预后良好,而重型病例或住院病例病死率则较高。

预防

钩端螺旋体病的预防和管理需采取综合的措施,这些措施应包括动物宿主的消灭和管理,疫水的管理、消毒和个人防护等方面。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