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汉族美女(1900年,清朝女子真实模样,小脚裹得像粽子,镜头下含情脉脉)

来自:知晓新闻网  |  2025年02月09日

浏览量:

在历史这条长长的“故事街”上,有些事儿就像藏在角落里的“小刺”,时不时扎一下咱们对文明进步的认知。

1900年,清朝女子真实模样,小脚裹得像粽子,镜头下含情脉脉

缠足,这个在中国存在了好几百年的老陋习,绝对算得上是其中一个“扎人”的存在。它就像一面镜子,清清楚楚地照出了过去那种畸形的审美,也让咱们看到女性在老观念的“紧箍咒”下,受了多少苦。

1900年,清朝女子真实模样,小脚裹得像粽子,镜头下含情脉脉

要说缠足的源头,还得从南唐后主李煜那会儿说起,大概是公元950年左右。

1900年,清朝女子真实模样,小脚裹得像粽子,镜头下含情脉脉

当时宫廷里的舞女,为了能在舞台上跳出超美的舞蹈,就开始试着缠足。谁能想到,这一开始只在宫廷里有的做法,就跟长了翅膀似的,慢慢跑到民间,还在往后的日子里,变成了全社会都追捧的“怪习俗”。

1900年,清朝女子真实模样,小脚裹得像粽子,镜头下含情脉脉

在古代中国,男尊女卑的思想那可是“一家独大”。大家都觉得男人就该在外头闯荡,女人就该在家操持。

1900年,清朝女子真实模样,小脚裹得像粽子,镜头下含情脉脉

这女人一旦缠了足,走路都费劲,干啥都得靠男人。而且那时候,缠足被当成是正经人家女孩的标志,不缠足的姑娘,找婆家都困难重重。

1900年,清朝女子真实模样,小脚裹得像粽子,镜头下含情脉脉

你瞧,这种观念可不就是悄无声息地把女性的自由和权利给“锁”起来了嘛。从南唐起源后,缠足这股“歪风”就在历史里一路“狂飙”。到了南宋,缠足在妇女中已经挺常见了。元朝的时候,这风气更厉害了,全社会都跟着缠足。

1900年,清朝女子真实模样,小脚裹得像粽子,镜头下含情脉脉

明清时期,缠足简直“登峰造极”。那会儿,“三寸金莲”被当成是女性美的“天花板”。好多家庭为了让自家女儿有双小巧的脚,在女孩四五岁的时候,就用布条把脚裹得紧紧的,有的甚至狠下心勒断趾骨,就为了让脚长不大。

1900年,清朝女子真实模样,小脚裹得像粽子,镜头下含情脉脉

这得多疼啊,“小脚一双,眼泪一缸”,这就是当时女孩们痛苦的真实写照。清朝刚入关的时候,统治者一下就发现缠足这习俗不好,就多次下令不许民间妇女缠足。

1900年,清朝女子真实模样,小脚裹得像粽子,镜头下含情脉脉

但是老观念在老百姓心里扎得太深了,大家对缠足那叫一个执着,根本改不了。康熙七年,清政府没办法,只能取消禁令,结果到了清朝末年,缠足的风气反而更厉害了。

1900年,清朝女子真实模样,小脚裹得像粽子,镜头下含情脉脉

一直到1902年,慈禧太后下旨全面禁止缠足,可就算这样,缠足的现象还是屡禁不止。

1900年,清朝女子真实模样,小脚裹得像粽子,镜头下含情脉脉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这可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转折点。民国政府发布了一堆禁止缠足的命令,从法律上开始整治这个陋习。

1900年,清朝女子真实模样,小脚裹得像粽子,镜头下含情脉脉

慢慢地,缠足这风俗就越来越少见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大力提倡男女平等,使劲儿消除各种封建陋习,缠足这个延续了好几百年的老毛病,才彻底没了。

1900年,清朝女子真实模样,小脚裹得像粽子,镜头下含情脉脉

在过去的审美里,“三寸金莲”那就是最美的。脚大于四寸叫“铁莲”,四寸的叫“银莲”,只有三寸(差不多十厘米)的脚,才有资格叫“金莲”。但从现在的眼光看,这种以小脚为美的观念,简直太畸形了。缠足不光严重损害女性身体健康,还把女性的人格和尊严踩在脚下。缠过足的脚严重变形,走路都不方便,生活里到处都是麻烦。

1900年,清朝女子真实模样,小脚裹得像粽子,镜头下含情脉脉

满族的文化传统是崇尚天足的,所以清朝的时候,只有汉族女子缠足。这也能看出来,不同文化背景下,大家对美的理解和追求不一样。但不管怎么说,缠足对女性的伤害那是实实在在的,绝对不能忽视。

1900年,清朝女子真实模样,小脚裹得像粽子,镜头下含情脉脉

回头看看这段历史,心里真是感慨万千。缠足这个陋习,是中国历史上一道难看的“疤”。它让我们见识到传统观念的力量有多顽固,也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女性在历史里受了多少不公平和苦难。现在咱们生活在现代社会,都讲究男女平等,尊重每个人的权利和自由。缠足陋习的消失,就是咱们走向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咱们得珍惜现在这来之不易的平等和自由,平时也要多留个心眼,别让那些可能伤害人性和权利的事儿冒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不让历史的悲剧再发生,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和进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