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妙姬(扬州美女,穿越千年的美丽传奇)

来自:知晓新闻网  |  2025年02月09日

浏览量:

从古至今,

所有到过和没到过扬州的人,

几乎都会说上一句:

自古扬州出美女。


扬州美女,穿越千年的美丽传奇

扬州出美女,是一个传奇,令人好奇;更是一段神话,令人神往。对此,有人就专门来到扬州,对这样的说法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考证”,结果如何呢?一起跟着他们的脚步来看一看吧!

扬州人出差旅游到外地,常会听到这样的调侃:“扬州好地方,出美女呦。”“扬州出美女”,如同“绍兴出师爷”、“苏州出状元”一样,千百年来口碑广为流传,成了家喻户晓的俗话。

扬州为什么出美女?其中蕴涵着何样的故事和历史?提起“扬州美女”这一话题,许多人常常欲言又止,似有难言之隐,这又是为何?

下扬州,赏美女

记者近日来到扬州。和很多到扬州去的外地客一样,想亲眼“考证”一下这座历史上久负盛名的“美女城”的美女,究竟美在哪里,美到何等程度。当然,没法与古人“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豪气相比啦,我是腰包空空,坐车去扬州的。汽车一驶入扬州地界,我就睁大了眼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寻觅流传千年、声名远播的“扬州美女”的芳踪,期待着走来一位羞花闭月、沉鱼落雁的美女。

还没看见美女,扬州的美丽景致就先已把人陶醉。这个有近2500年历史的古老城市,旧时的梦还残存在那些精致的小园、青色的高墙、幽长的深巷和古老的银杏和琼花里。柳烟轻飏的扬州城,本身就如一位天生脱俗的美女,仿佛触手可及却又不可捉摸。走在街上,眼前不时有美女袅袅婷婷的身影晃过。扬州美女如丁香花开飘雨巷,随处可见。一豆蔻女子挎桃红小包娉婷而行,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衣着淡雅,清爽宜人,走起路来如轻风摆柳。

找家餐馆厅下,十多位妙龄女服务员穿梭在大厅里,个个步履轻盈,体态苗条,肤似凝脂带露,眉若远黛含烟。服务员发式与别地大不相同,钗钿簪珠,点缀装饰,什么蝴蝶髻、望月髻、花篮髻、折颈髻、罗汉鬏、懒梳头、双飞花等,形态各异,花样纷繁。真如古诗云:“扬州女儿肌如雪”,“覆额青丝百雪身”,让人越看越爱看。个个显得精致而有品位,待人接物自然大方,使人感到熨贴自如、爽心悦目。邻桌一东北口音的中年男子也许是酒喝高了些,对旁边的朋友嚷嚷道:“我到扬州来并不仅是为了看风景,其实说真话,更是为了看美女。扬州美女名气大吆。”想必与这位北方男子一样,因为扬州美女而怀一窥探直奔扬州的男人,千百年来是络绎不绝。历代的文人骚客以至帝王将相,很多都曾在扬州醉眼花梢地寻觅那绝代佳丽的风韵。

城市最亮丽的风景不是高楼林立,不是车水马龙,而是美女。美女,扬州活的风景,让这座城市每分钟都是动人的一刻。介于中国南北之间的扬州女人,既具备南方女人的柔顺,也具备北方女人的豪爽。扬州美女的血液里流一种温柔,情怀里有二分轻愁,笑靥里含三春秀色,回眸里蕴四季风流。扬州女人的美就象江淮梅雨季节产出的梅子,须细细地品,慢慢地嚼,才能感觉其复杂滋味中又是那么的单纯。


扬州美女,穿越千年的美丽传奇

美女历史、传统

千百年来歌咏扬州的诗词文赋无数,其浓笔重彩大都落在扬州美女。诗中的扬州美女让人梦牵魂绕,难以解开的“扬州美女情结”大半由诗动心。

扬州美女的盛名,可以溯源到一千多年前。魏晋南北朝时的文学名家鲍照在《芜城赋》里写道:“东都妙姬,南国佳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据考证,这里的“南国”,指的就是扬州。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杜牧在扬州十年冶游,留连美色,留下了大量诗词:“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嬴得青楼薄悻名。”“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此诗至今还刻在二十四桥的桥头。宋代柳永《扬州慢》词:“回首当年往事,记双倚虚幌,月上西楼。乌云堕髻,樱桃小口,一曲玉润珠喉。算只有蟾光依旧,然几家欢喜几家愁。唯愿相思常在,魂绕扬州。”柳永之所以“魂绕扬州”,其中原因之一是“樱桃小口”。

关汉卿有《赠朱帘秀》:“十里扬州风物妍,出落着神仙!”《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闲静似娇花照水;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行动如弱柳扶风”,琴棋书画、吟风咏月,应当是最有代表性的扬州美女。广陵古竹枝词:“扬州女儿太风流,每到花期镇日游。弄白团不掩面,生来都惯见人羞。杏放娇红柳放黄,谁家女子学吴妆。乌绫三寸齐眉勒,阔袖迎风几许长。打扮身材小内家,丰标亦似水仙花。走来林下从容立,弹着瓯儿自饮茶。这边走来那边走,脸如红杏腰如柳。等闲拘束不曾经,抛掷春心非惯酒。帘里吹花错唾郎,满铺笑面问行藏。阿郎若肯闲相顾,妾住东门短粉墙。玄罗衫子遍身花,醉倚栏杆脸映霞。丰韵动人禁不住,隔墙问取是谁家。”《扬州竹枝词》云“柳绿桃红昼掩门,美人家住苧萝村”。陈洪绶桥头曲:“闻欢下扬州,扬州女儿好”。费轩《扬州梦香词》:“走马试来骚狗地,听莺宜近美人桥”;姚燮《虹桥舫歌》:“郎占渡春桥上春,妾是美人桥畔人”。金庸《鹿鼎记》中写韦小宝哼唱一支小曲,道是:“一杯酒,慢斟,我问情哥哥是哪里人。扬州那个地方有二十四条桥,每一条桥头有一个美人……”

近代郁达夫《扬州旧梦寄语堂》一语中的:“扬州两个字,在声调上,在历史意义上,真是如何地艳丽,如何地够使人魂销而魄荡!”朱自清在《说扬州》写道:“提起扬州这地名,许多人想到的是出女人的地方。”直到民国时期,瘦西湖船娘依然是文人笔中常见的形象:“女郎日日上游船”“最是船娘娇语好,剥菱饷客晚风柔”。“扬州美女”甚至风行海外,一位清初访华的荷兰使节到扬州后曾赞叹:“这里美女如云,她们的气度优雅娇美迷人,远胜其他地方的女子。”

扬州从古至今,究竟出了多少美女?

“扬州美女”一词,包容了和扬州有关的所有美丽女性。她们大体由如下几个部分组成:一是历史上实有其人的、来自历代社会各阶层的扬州美女,赵飞燕、上官婉儿、刘采春、李端端、毛惜惜、李翠娥、朱帘秀、李楚仪、翠荷秀、柳依依、冯小青、田秀英、王微、金姑、陈素素、金玉、田小莲、蘅香、如意、钟莲娘、张玉良等等。二是民间神话传说中的扬州美女,如琼花仙子、芍药女等。三是小说戏曲和其他文学作品中的,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在瓜洲沉江的杜十娘等。


扬州美女,穿越千年的美丽传奇


美女多的缘由

中国地大物博,出美女的地方不少,如“燕赵佳人”、“吴越娇娃”、“洛阳女儿”、“米脂婆姨”等等,但唯独“扬州美女”叫得最响、流传最广。原因何在?

曾经在扬州工作、生活过18年的东南大学旅游学系主任、景观与园林研究所所长周武忠教授对扬州深厚的历史文化有较深的了解。正在扬州主持该市旅游规划设计的周武忠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扬州的美女应该是从隋朝起开始多起来的。风流天子隋炀帝下扬州看花的传说,一千多年来在扬州广泛流传,至今扬州人还有顺口溜:“隋炀帝下扬州,三千美女拉龙舟。一心想把琼花看,万里江山一旦丢。”隋炀帝曾遍选天下秀女,百里挑一,遴选数千美女入宫随侍。公元617年,隋炀帝到扬州看琼花,浩浩荡荡,携后宫数千佳丽随行。不料炀帝在扬州遇刺丧命,隋朝灭亡,天下动乱,随行的数千佳丽散布民间,落户扬州繁洐生息。基因中溶入了来自全国各地最优秀的“美女基因”成分,为此后扬州美女出类拔萃奠定了生物遗传学基础。

扬州美女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水土的滋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扬州地处长江淮河交汇之地,气候温和,风和雨润,水质纯清,川泽秀媚,物产丰饶。《五杂俎》云:“维扬居天下之中,川泽秀媚,故女子多美丽。”《风俗》中有谚云:“多山多男,多水多女,故扬地产女较多。《周礼·职方式》中云‘扬州之民,二男而五女’是也”。还有扬州丰富的沐浴文化。这样一方水土养育出的扬州女儿,水灵灵、翠生生,如雨后海棠那一抹新鲜般透明。扬州女子肤色多细腻、白皙而微红,正所谓“钟灵毓秀”。充溢着江南的水和雾水一样的空气,不论哪里的女人,在这里不用一个星期,皮肤就会变得水分充足,不美也难啊。还有一个原因是美食的滋养。扬州菜属于淮扬菜系,有“东南佳味”之称。

美女还与经济密切相关。哪里的美女多,说到底是由一个地方的经济实力决定的。扬州作为中国封建王朝兴衰的一个缩影,其兴衰也反映在了扬州美女的数量上。“淮左名都”、“富甲天下”的扬州城,至今已有2480年历史。扬州远在先秦就呈现出自己的文化特色,两汉时期,这里长期是封建藩国都城。至隋唐时期,随着大运河的开凿,扬州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江淮之间,广陵大镇,富甲天下”,扬州成了国中最繁华的城市。京杭大运河使扬州的水运交通发达,直到清朝仍是全国水运的枢纽中心。明清时期,扬州的显要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清代扬州盐商把持了国的盐运业,富甲天下。“四方豪大贾,鳞集糜至,侨寄户居者,不下数十万”。当时人们形容是:“也服屋宇,穷极华靡。饮食器具,备求工巧。俳优伎乐,恒歌酣舞。宴会嬉游,殆无虚日。金银珠贝,视为泥沙。”城市非因美女而生,美女却是因城市而来。文化昌盛,市井繁华;歌台舞榭,夜夜笙歌不息;四海之内,达官显要、墨客骚人云集而来。于是乎,艺界名媛、青楼名艳趋之若鹜,蜂涌而来,其中不乏多才多艺之绝代佳人。

扬州出美女,还与这个城市的文化气质有关系。生长的扬州女子,不仅外表美丽,而且优裕从容、兰质蕙心、气韵生动,内在也美。扬州诗书礼仪之家、钟鸣鼎食之户众多,文人士子云集,人文荟萃,诗画琴书雅集频繁。“玉人何处教吹箫”、“千家养女先教曲”,都说明了古时扬州音乐的发达。现在扬州仍有上万户家庭有古筝,弹奏者大多为女性,这是在全国罕见的,更说明了扬州女性有着音乐的传统。另外,扬州还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雅致园林。扬州人还有普遍栽植花的悠久传统习俗,郑板桥:“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在花木熏陶下长大的扬州女子,如花一样美丽。扬州的香粉、铜镜制造业、工艺首饰业发达,为扬州美女的妆扮外在美提供了物质基础。从古至今,扬州人家几乎家家都有梳妆台、妆奁盒和穿衣镜,每日清晨,女子都要在梳妆台前修饰打扮一番。

神秘诡谲的“瘦马”血泪

一千多年看似风光无限的扬州美女历史,并非全是那么绚美浪漫。在所谓的繁华富庶的表象下,在扬州美女的艳名之后,还隐藏着鲜为外界所知的一类屈辱女性痛苦呻吟声。“扬州瘦马”,曾是扬州美女史中一页尘封的血泪史,是一处暗无天日的角落。

瘦马,按照通常的理解,即瘦弱之马也,如“古道西风瘦马”的诗词名句。但在扬州,“瘦马”一词却曾隐含着一段令现代人看来怵目惊心的社会现象。明末张岱的《陶庵梦忆》卷五有《扬州瘦马》章节,记载了这一神秘而奇诡的社会现象。当代扬州学者韦明铧先生通过严谨的史实考证,不久前出版的《扬州瘦马》一书,进一步揭露了其中内幕。

清“康乾盛世”是扬州历史上又一个鼎盛时期,那是一个物质极度富足的时代,又是一个人性严重扭曲和变态的社会。当时的扬州盐商富可敌国,大把银子堆在家里,已经想不出用什么法子来花掉了。脑满肠肥、大腹便便的盐商们想着法儿寻求刺激,他们在玩够了众多美女之后,欲望与审美观念也发生了畸变,对于通常意义上丰乳肥臀、身体强壮的艳美女子提不起兴致。他们迫切需要一种瘦小柔弱的女子,来满足自己肥硕躯体的兽欲和猎奇心理,来“证明”自已生理上日益衰退的某种功能。

于是,当时的扬州城里刮起了一股以瘦为美的怪风,一些平常无人问津的瘦小女子顷刻间竟然奇货可居。“扬州瘦马”就此诞生了。瘦,作为美的一种表现形式并无过错,但此时已经畸变为社会病态。养瘦女子能发财!于是,扬州城里出现了不少专以“养瘦马”赚钱的人家,衍生出丑陋到极点的养“瘦马”的行当。衣食无着的贫寒人家,不得不卖掉自已生养的瘦弱女儿去充当瘦马。那些“养瘦马”的“专业户”到穷苦人家买来瘦弱女孩,多的十几个,少则四五个,开始养“瘦马”。人要瘦,那么,这些苦命的女子只能吃不饱挨饿。光有形体瘦弱还不够,还要接受眉目传情、卖弄风骚、吹拉弹唱以及其他能取悦“用户”的多种技能演练,瘦马的举止投足,一颦一笑,都必须严格符合“用户”的审美趣味,譬如走路要轻,不可发出响声,眼神要学会含情脉脉地偷看,等等。这样养出来的瘦马“销路好”,价钱也高。清代在扬州流传甚广的《广陵竹枝词》:“十三学画学围棋,十四弹琴工赋诗。莫管人称养瘦马,只夸家内有娇儿。”记述了这一现象。待养得达到“上市标准”了,就该出卖了,或卖到富贵人家为婢为妾,或卖到青楼为娼为妓。

当时扬州城里,竟有数百人如同牲口贩子一样做着“瘦马”买卖,利润颇丰。这些人中,有牙婆一类卖嘴牵线的人,还有驵侩,即专门说合牲口交易的中间商,他们做牲口赚不了钱,就转做“瘦马”生意。哪位富商大贾要买“瘦马”的消息一经传出,这些牙婆、驵侩们便会紧盯买主,如苍蝇附膻般撩扑不去。张岱《陶庵梦忆》《扬州瘦马》中记述了“瘦马”交易的真实场景:“……至瘦马家,坐定,进茶,牙婆扶瘦马出,曰:‘姑娘拜客。’下拜。曰:‘姑娘往上走。’走。曰:‘姑娘转身。’转身向明立,面出。曰:‘姑娘借手。’尽其袂,手出、臂出、肤亦出。曰:‘姑娘相公。’转眼偷觑,眼出。曰:‘姑娘几岁了?’曰几岁,声出。曰:‘姑娘再走走。’以手拉其裙,趾出。然看趾有法,……”

扬州方言中至今还有把娶媳妇叫“娶马”或“娶马马”,即由此演化而来,当然,其含义早已不是当初的原始意义。“瘦马”作为当时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丑陋现象,在时代浪潮的荡涤下早已一去不返。

红颜怒组“究易团”

说起扬州美女,不能不提民国时期因《闲话扬州》引起的一段文坛公案。

《闲话扬州》的作者易君左先生(1899-1972),湖南汉寿人,现代文学史的重要作家,曾被文学研究者称为“现代游记写作第一人”。上世纪30年代初,江苏省会设在镇江,易君左任江苏

省教育厅编审室主任。因战事,江苏省级机关一度疏散,易君左随省教育厅的一部分人暂时迁移扬州,住在扬州南门街。期间,他查阅了大量关于扬州的历代地方史志,纵情游览扬州山水城林,写下了大量的日记、诗歌、小品。易君左回镇江后,把这些游记小品以及他对扬州浮光掠影的一些印象,再加上一些主观臆想,汇集成《闲话扬州》一书,交由当时设在上海的中华书局,1934年出版问世。易君左万万没料到,他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因为其中几处说了扬州的“闲话”,竟然引发了一场轰动全国、震惊文坛的轩然大波。此书中有这样一些词句:

“古人说的‘烟花三月下扬州’,全国的妓女好像是由扬州包办,实质扬州的娼妓也未见得比旁的地方高明。”“扬州出姑娘的原因,就我的直觉所及,大约不外三种:一、经济的原因。即一般生活很苦,地低水患多,收入不饶。二、历史的原因。即由于一种习惯人情和风俗,浸至不以当娼妓为耻。三、地理的原因。即近水者多杨花水性。扬州杨柳特多,且完全水乡见不着山的影子,所以人性轻浮活动,女性尤然。”“扬州的妇女们,一都萎靡不振。老年妇女,坐在大门边抽旱烟,这是一个典型;中年妇女,一年到头扎裤脚,这是一个典型;少年妇女,花枝招展,这是一个模型,但很少有摩登化的!”……

易君左这种激烈的、充满对妇女歧视的言论一出来就激起了扬州人的公愤,尤其是扬州妇女。以扬州妇女界领袖郭坚忍为代表,扬州各界组成了“扬州人民追究易君左法律责任代表团”(简称“究易团”),声讨、抗议,向镇江法院起诉易君左,要求追究易君左的法律责任。易君左惶惶不可终日。镇江地方法庭开庭,第一审,易君左慑于扬州人民的浩大声势,未敢到庭。第二次开庭,易君左来了,神情沮丧,被带入被告席,忽有人高呼:“揍易君左这个杂种!”庭外喊打声不绝于耳,吓得易君左面无人色。后来,由地方名士王茂如出面调解,一、易君左向扬州人民公开赔礼道歉;二、赔偿名誉损失八百元交由扬州人民办公益事业;三、中华书局销毁《闲话扬州》纸版,停止发行《闲话扬州》。易君左公开在《民意日报》上道歉,离开了江苏省教育厅编审室主任的位置。易君左的“道歉启事”全文如下:

“敬启者:君左去年曾著《闲话扬州》一书,本属游记小品,其中见闻不周,观察疏略,对于扬州社会之批评致多失实之处,以致激动扬州人士之公愤,引起纠纷;事后详加检点,亦觉下笔轻率,实铸大错,抚躬自省,以明心志。荷蒙中委王茂如先生本息事宁人之善意,爱惜君左之苦心,不辞烦累,毅然出面斡旋;而扬州人士亦深喻君左自责之诚意,承蒙谅解,撤回诉讼。君左已辞去现职,以明歉意,并致谢忱。谨此公布,诸希鉴谅为幸!”

扬州美女,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能否走出历史往事?


扬州美女,穿越千年的美丽传奇


扬州美女,城市名品

毋庸讳言,历史上的“扬州美女”曾是以倡伎、优伶为主体,兼及仕女、才女的女性群体。面对历史,我们唯有直面她,才能了解她;唯有了解她,才能尊重她;唯有尊重她,才能弘扬她。坦然地掀起扬州美女的盖头,正是让世人不再亵渎她、轻薄她、误解她。扬州文化,如果缺了美女文化,就无法体现扬州传统文化的完整体系。

今天的扬州妇女,早已挣脱了几千年束缚她们的枷锁,在阳光下健康成长,自主、自立、自强,赋予了时代新的美丽内涵。“扬州美女”终于掀起了她的盖头,这个被世人私下议论了千百年,也被世俗偏见暧昧了千百年的话题,终于摆脱羞答答的心态,坦荡荡地站到了阳光下。近几年来,扬州市有关部门公开组织了多场“扬州美女”为主题的研讨会,力争打造扬州“美女文化”。“扬州美女邮品系列”邮票、明信片公开发行,公开选美等丰富多采的文化活动更是层出不穷。“扬州美女”已成为今日扬州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东南大学旅游学系主任周武忠教授认为,美是文明的使者,美女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一方资源,也是一种神力量,运用得当,可以获得社会与经济的很好效益。扬州不仅要成为出美女的地方,还要借助美女品牌的优势,发展新时代的美丽事业。从市场角度而言,扬州最喊得响的口号是“扬州三把刀”、“扬州八怪”、“烟花三月下扬州”和“扬州自古出美女”;前三个口碑均已有产品载体,惟独后者还没有可供游客体验的场所。周武忠教授认为,在美女经济已日渐成型的世界经济格局中,扬州有很好的条件打造美女经济和情侣消费经济。目前,周教授在他主持的扬州瘦西湖新区规划中,特别策划了“扬州美女主题园”很快将面世,不久,扬州美女将新增一张崭新的“名片”。

来源:《扬子晚报》、东方智库上海、扬帆

//pas@���#�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