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 泥鳅

福建南平八零后小伙黄瑞的“泥鳅”养殖经_养殖方法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09|点击次数:

福建南平八零后小伙黄瑞的“泥鳅”养殖经

福建南平八零后小伙黄瑞的“泥鳅”养殖经

巍巍青山四周罩,涓涓溪流塘边绕,山垄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二十多个鳅塘,微风拂过泛起片片涟漪,塘里觅食正欢的泥鳅不时翻腾出阵阵水花。6月9日,记者走进福建南平市蒲城县水北街镇翁村上塅,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映入眼帘。

鳅塘的主人叫黄瑞,一位心藏创业梦想的80小伙。2002年高中毕业的他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怀揣梦想,外出打工,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他当过装修工,开过餐馆。细心的黄瑞发现,“泥鳅锅”这道菜最受客人喜欢,也是浦城最受欢迎的菜之一。于是通过对周边的泥鳅市场调查,他发现泥鳅当地养殖泥鳅非常少,销售量非常大。在老家就是一个不起眼的东西,在这里卖这么贵还很有市场。当时,小黄就想,现在野生泥鳅越来越少,如果能养泥鳅,不是既创业又赚钱了吗?有想法,就要有行动。2010他盘掉餐馆,回到水北翁村老家租了十几亩田,东拼西借了二十多万元,从浙江龙游购买了5000多斤野生小苗,成立了浦城县文瑞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可现实总是残酷的,当年由于选种不对和技术不过关,5000多斤的小苗养成成品鳅出售时,只有2000多斤,亏损了十多万元。

“用自己的种鳅繁育鳅苗,存活率高、鳅病少,更重要的是,可以从中节省一大笔支出。”黄瑞说,当初就是因为直接把买来“水花”鳅苗投放水塘饲养,由于“水花”鳅苗太小,在长途运输过程中,一旦缺氧就有可能有去无回,即便安全运回来,由于受气候和水质等影响,鳅苗要停止生长好些天才能适应过来。为了攻克,黄瑞进行了近2年的“自繁自养”摸索,现在他不仅完全掌握了给泥鳅打针的技术,而且还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经验。靠着这些经验,他自孵的鳅苗不仅成活率高,出栏率也高达90%以上。

“现在这近30摄氏度的天气,正是产卵孵苗的好时节,这次我打算把台湾鳅和本地鳅杂交,结合两者的优点,繁育的后代具有抗病强、肉质好、长势快的特点。”黄瑞介绍道,养泥鳅要获取最大效益,必须走自繁自养之路,才能实现减支增收的目的,且减少病菌的传播。由于技术好,鳅苗成活率高,鳅苗销售也是异常火爆,每年销售鳅苗2亿尾,收入二十多万元。

合作社经过五年的发展,现有社员116人,养殖场的生意是蒸蒸日上。产品除了在本县销售外,还销往松溪、江山、三明等地,2014年销售成品鳅8吨,产值320万元。2015年他们将有望突破10吨,产值近400万元。“今后,我要把鱼塘四周都进行绿化,种上果树和花草,把它打造成县内知名的绿色生态观光养殖场,成为周末休闲体验游的好去处。”黄瑞满怀信心地憧憬着未来。因为他坚信,有梦,就会有未来。

标签: 泥鳅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