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类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禽类养殖

潍坊养殖鹅(构建“四大体系”书写现代农业“潍坊答卷”)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06|点击次数:

——潍坊以“三个模式”为引领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强市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202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236.8亿元、同比增长3.7%,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647亿元、同比增长2.5%,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达到2625.4亿元、同比增长2.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639元、同比增长6.8%,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1.7个百分点,城乡收入比缩小到1.91:1。各项主要指标保持了高基数下的稳定增长,持续保持全省前列。

近几年,我市努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聚力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强市,聚焦科技创新、标准研发、要素集聚和产销服务等领域,着力构建和完善现代农业产业“四大体系”,有力促进了要素资源的大集聚、大整合、大提升,潍坊现代农业融合、生态、复合、创新的特质愈加鲜明,农业发展质量持续攀升,为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撑,为再创潍坊农业新辉煌夯实根基,擦亮了“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的标签。

踏上新征程,书写新篇章。潍坊准确把握“三农”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以“三个模式”为引领,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加快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加快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

构建“四大体系”书写现代农业“潍坊答卷”

在昌邑市青阜现代农业综合体高标准农田里,农技人员利用无人机等进行智慧化田间管理。

完善融合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构建全链条、一体化发展格局

潍坊用全国1.7‰的土地、1‰的淡水,贡献了全国6.4‰的粮食、16.8‰的蔬菜、10.6‰的肉蛋奶,体量大的潍坊“粮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肉案子”如何实现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有机结合?三产融合、跨界融合的产业融合大文章如何破题开篇?

壮大融合主体。潍坊市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印发《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090家。

聚力融合项目建设,新引进正大360万只蛋鸡、伊利10万头奶牛、新希望六和年出栏300万头生猪、仙坛1亿只白羽肉鸡、中粮90万吨小麦加工、正大高端果蔬加工等一批全产业链龙头项目。市财政列支4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建设安格斯肉牛繁育中心和10万头肉牛养殖基地。

正大寿光国际蔬果智慧产业园项目是世界500强正大集团在国内落地的第一个蔬果全产业链示范项目。项目建成投用后,不仅能带来约60亿元产值,带动约25000户农户致富,还将使寿光蔬菜以品牌形式直通世界高端市场。

做强融合产业。我市大力培育农业全产业链,印发《全市农业产业链重点链建设实施方案》,强化科技要素支撑,延链、补链、强链,推进农业企业全链条、一体化发展。

临朐县探索创建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该县的山东尊润圣罗捷食品有限公司,由当地一家外贸公司和一家畜禽产业有限公司发展改制而来,集朗德鹅养殖、填饲、屠宰、鹅肥肝熟制和牛肉、鱼子酱等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公司改制后,加大投入,加快产学研结合,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拉伸拓宽产业链。其中一条鹅肥肝产业链,年产值已突破10亿元。临朐共存养朗德鹅100万只,年出栏朗德鹅400万只,年产鹅肥肝5000吨,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鹅肥肝生产基地,占全国产量的70%以上。

我市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预制菜产业转型。集中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等项目资金2.35亿元,用于支持预制菜全链条发展,助力打造千亿级预制菜产业集群。

潍坊市农村电商蓬勃发展。仅2022年上半年,农产品电商交易额20多亿元。安丘农创港跨境电商平台自上线运行,已累计完成农产品跨境销售23.36亿元,月均增速520%。

发展融合载体。通过打造“市有集群、县建园区、镇创强镇”的三级产业融合载体,我市培育形成粮食、设施蔬菜、肉鸡、生猪、奶牛、蛋鸡、朗德鹅、银瓜、蜜桃、大樱桃、红薯、柿干等优势产业集群。其中,设施蔬菜产业集群列入全国第一批产业集群培育名录,安丘出口农产品产业集群入选省级“雁阵形”产业集群。

在产业集群的背后,是60个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41个农业产业强镇。寿光市入选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还获评山东省现代农业强县。

构建“四大体系”书写现代农业“潍坊答卷”

潍坊金椿食品有限公司正在生产出口日本的食品。

完善生态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构建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格局

依靠同业、同质竞争已经难以彰显潍坊农业优势。品牌强农,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是改善农业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的现实路径,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而完善生态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是实现品牌强农的必由之路。

我市推行绿色生产、标准引领和农产品质量监管,加大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力度,让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同频共振,不断扩大潍坊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美誉度,全面提高潍坊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我市深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37处。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切实保障耕地土壤质量与灌溉用水水质。

诸城市、高密市、临朐县建设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示范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4%。持续开展绿色美丽牧场创建,累计建成市级绿色美丽牧场528家。全市设立废旧农膜回收站(点)194个,农膜回收率93.57%,实现覆膜作物区域全覆盖。

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建成部省共建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集成2369条蔬菜产业链相关标准,潍坊“蔬菜标准”输出到27个省(区)。建设部省共建全国畜禽屠宰质量标准创新中心。创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标准基地和加工企业93家。

我市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双承诺”制度,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二维码”制度,已实施合格证制度的农产品生产企业279家、合作社2370家。

全市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40个镇街被评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示范镇,潍坊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一个健全完善的市、县、乡、村四级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守护着“舌尖上的安全”。

注重品牌培育,打造农产品品牌集群。出台潍坊市知名农产品品牌目录制度管理办法、区域公用品牌评价标准等,成立潍坊市知名农产品品牌评审委员会,持续开展优质苹果、潍县萝卜、昌乐西瓜等品牌大赛,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知名农产品品牌遴选体系。同时,成立潍坊农品品牌协会,连续在北京(线上)举办“蓝天风筝飞、潍坊农品美”农产品品牌推介会等,持续扩大潍坊农业品牌影响力。

以标准保障品质,以品质锻造品牌。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到1448个。全市拥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01件,居全省第二位;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2件,居全省第一位。全市地理标志产品产值180亿,居全省第一位。

深耕品牌沃土,结出“金疙瘩”。传统农耕大地上飞出了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品牌,品牌农业的发展为潍坊传统农耕产业带来了新活力,也为“三个模式”赋予了新内容,让潍坊农业正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的蜕变。

构建“四大体系”书写现代农业“潍坊答卷”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在查看小麦生长情况。

完善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构建多元化、社会化发展格局

我市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蓬勃发展,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初步构建,各类主体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我市推动家庭经营、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社会化服务共同发展,全市注册登记农民合作社23640家,全市经营收入过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5家,90家合作社入围《农民日报》评选公布的“2022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数量占全省56%。

在潍坊北部茫茫盐碱地上的昌邑市青阜现代农业综合体,是潍坊实行“村企社”共建模式的一个缩影,更是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亮点。

“高标准农田、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化、智慧田管”全覆盖,“苜蓿—棉花—粮食作物”轮作,让昔日的盐碱地变成了生态田。

海水稻小镇依靠“种子芯片+双管暗排+新型调节剂+智能控制”技术,海水稻亩产达698.4公斤,这片5.8万亩的盐碱地成为海水稻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

我市总结推广“村社一体化”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昌邑青阜村社企共建“土地规模经营、高标准农田建设、水肥一体化、智慧田园”全覆盖粮食增产增效新模式,探索建立“国有平台投资+专业公司运营+农户承包经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经营新机制、“2+6”土地规模经营“潍坊模式”。

我市把农机装备作为支撑基础,在农机装备研发上加快突破,农业全程全面的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高密宏基农机合作社、潍坊绿野农机专业合作社、高密刘莉家庭农场、安丘沃华大葱“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社会化服务新模式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培强农产品物流体系。全市形成了以昌邑宏大生姜批发市场、寿光蔬菜批发市场等8家农业农村部定点批发市场为核心,以寿光田马洋香瓜、诸城皂户辣椒等120多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为支撑,以1200多处田头地边市场为基础的覆盖城乡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潍坊西站开往云南昆明的“中国食品谷”号铁路冷链班列,构建起我市至国内西南部和东南亚国家的冷链物流体系,助推我市融入“一带一路”。

扩大农业开放经营。依托潍坊国家农综区,探索食品农产品快速通关新模式,在全国首创“出口种植养殖基地监管改革”,进出口业务综合办理时间由10个工作日以上压缩至最快2小时办结,企业费用降低30%以上,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改革经验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构建“四大体系”书写现代农业“潍坊答卷”

工作人员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实验示范基地用电脑管理智能大棚。

完善创新型现代农业科技体系

构建科技化、信息化发展格局

集聚要素、集聚资源、集聚动能,抓好创新体系建设。先后引进建成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国家现代蔬菜种业创新创业基地、中国农科院寿光蔬菜研发中心、国际种业研发聚集区、国家农综区现代种业研究院、中国农科院食品科学与加工技术研究院、中国农科院诸城果树产业研究院等一批创新平台,设立36家农业“院士工作站”,拥有蔬菜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各1处,建成30多个省级技术工程中心,拥有AAA级种业研发企业3家。

拥有全省唯一一家蔬菜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国家级、省级良种繁育基地各2处。建成全省第一家乡村振兴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已完成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生产经营主体授信3.6万家,授信总额度83.5亿元。

一粒种子,浓缩着保障粮食安全的深邃考量。我市抓好现代种业提升,出台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方案,组建10个种业科研创新团队。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建成山东省最大的蔬菜种质资源库。潍坊市种质资源库正在加快建设,高密“菲达6号”、潍坊农科院“潍麦12”、昌乐“好日子6158”等小麦新品种填补了我市近20年没有小麦新品种的空白。自主研发的“江海杜洛克”加长型生猪、中新鸭等畜禽新品种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

当前的潍坊,正加力推动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数字引擎”是强基赋能的最强动力。

抓好智慧农业发展。组建潍坊市数字农业联盟,整合、汇集现有涉农平台数据,建设潍坊三农大数据平台。建成物联农机云平台,1605台拖拉机装上了定位系统和图像采集、实时监测终端。

建成5个智慧(无人)农场,智慧农场平台上线736个地块。设施蔬菜大棚发展到第七代,手机成为“新农具”,新一代智能玻璃温室应用120多项专利,比“荷兰模式”温室能耗降低50%。全市已建成智能化大棚3万多个。山东物泽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获评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

潍坊借助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国家现代蔬菜种业创新创业基地、中国农科院寿光研发中心、国际种业研发聚集区等一批创新平台和36家院士工作站,引来一批批高端科研人才。单是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就聚集起33个团队449名人才。

科技和人才支撑潍坊农业农村发展新格局已然形成,活力无限。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瑗/文 王晓光/图

标签: 禽类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