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类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禽类养殖

鹌鹑养殖菌种(家禽养殖:外行人告诉你鸡曲霉菌病预防是不使用发霉垫料和饲料)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11|点击次数:

曲霉菌是一束色彩斑斓的美丽鲜花,益于人害于人兼备。家禽一旦拥有了它,就会引起禽类曲霉菌病,后患无穷。预防的关键就是不使用发霉的垫料和饲料,经常翻晒和更换垫料,特别是梅雨季节,更应翻晒,防止霉菌生长。消除病因的措施就是及时更换发霉的饲料或垫料等,对鸡舍地面、育雏室等经常清扫、清洗、保洁、通风、干燥,并用5%石炭酸或20%石灰水消毒。

在此,科普一下鸡曲霉菌病的相关知识,助力农村创业家禽养殖的朋友们。

家禽养殖:外行人告诉你鸡曲霉菌病预防是不使用发霉垫料和饲料

【概述】

鸡曲霉菌病(鸡曲霉菌性肺炎、鸡真菌病)是曲霉属的烟曲霉、黄曲霉及黑曲霉等感染引起鸡的真菌性呼吸道传染病。特征以肺及气囊发生炎症和小结节为主。幼禽多发,常见急性、群发性暴发,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成年禽多为散发。

曲霉菌能引起多种禽类、哺乳动物和人的真菌病,主要侵害呼吸器官。禽类中主要侵害鸡、鸭、鹅、火鸡、鹌鹑、鸽和其它多种鸟类。

南方潮湿地区常在鸡、鸭、鹅群中发生。北方地区以鸡群发生较多,多因饲料和垫料发霉所致。当蛋类保存条件差的情况下,蛋壳污染严重时,能引起胚胎死亡,并能从死胚中分离到曲霉菌。

【病原学】

病原主要为曲霉属的烟曲霉、黄曲霉及黑曲霉。烟曲霉是常见的致病力最强的主要病原。

曲霉菌属

曲霉属是丝孢目丛梗科的真菌。分布广泛,有些菌种可在食品、储粮和动物饲料中生长。危害可以引起粮食等的霉坏,而且还产生霉素,对人禽畜健康造成很大威胁。

曲霉属的特征性结构:分生孢梗茎、顶囊、瓶梗、梗基、分生孢子链、分生孢子梗。

菌丝分支分隔,接触培养基的菌丝分化出足细胞,其上生出直立的分生孢子柄,顶端膨大成球形顶囊,在顶囊处以辐射方式生出杆状小梗(一排或两排),顶端产生一连串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柄、顶囊、小梗和分生孢子合成孢子头,可用于产生淀粉酶、蛋白酶和磷酸二酯酶等,也是酿造工业中的常见菌种。

分生孢子为单细胞,有黑、黄、白、绿等多种不同颜色,是鉴别不同菌种的依据。

曲霉属主要4种曲霉菌的形态特征:

烟曲霉(A.fumigatus):菌落颜色青灰色,分生孢子头圆柱状,梗子1节,顶囊烧瓶状。

土曲霉(A.terreus):菌落颜色黄褐色或绿色,分生孢子头球状或圆柱状,梗子1-2节,顶囊球状或扁球状。

黑曲霉(A.niger):菌落颜色黑色,分生孢子头放射状或放射圆柱状,梗子1-2节,顶囊球状。

黄曲霉(A.flavus):菌落颜色灰黄色,分生孢子头圆柱状,梗子2节,顶囊球状或扁球状或半球形。

米曲霉、酱油曲霉,是常用发酵菌种。黄曲霉、烟曲霉,是常见禽畜致病菌种。

曲霉属的抵抗力:

曲霉菌孢子对外界环境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很强,在干热120℃煮沸5min才能杀死。对化学药品也有较强的抵抗力。一般消毒药物如2.5%福尔马林、水杨酸、碘酊等1-3h才能灭活。

黄曲霉菌

黄曲霉菌是地球的早期生命。分布广泛,常生长于花生仁及玉米、花生饼、棉籽饼和秸秆等饲料上,还可以在各种食物及肉类制品上生长繁殖,并产生黄曲霉素散入各基质中,引起人畜禽中毒。

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杂环化合物,其代谢产物主要有B1、B2、G1、G2、M1、M2等类型。

黄曲霉菌形态特征:分生孢子梗多从基质部生出,长度小于1mm,壁厚无色粗糙。顶囊早期较长,晚期呈烧瓶形或近似球形,直径10-65mm。顶囊上产生小梗(单层或双层),小梗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孢子呈球形、近似橘形。

黄曲霉菌培养特征:可以培养于沙氏培养基、2%麦芽糖7.5%氯化钠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温度为28-30℃,相对湿度在80%以上。菌落生长较快。呈扁平状,也有褶皱呈脑回状。最初带黄色,后变黄绿色,老龄菌落呈暗色,反面带褐色或无色。

黄曲霉菌致病性:黄曲霉菌的致病性主要是其所产生的毒素。在各类黄曲霉毒素中,黄曲霉毒素B1毒性最大,其次是M1、G1、M2、B2、G2。因此,许多国家规定了黄曲霉毒素在食品中的极限值,即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不允许超过此值。

黄曲霉菌的毒性极强,远远高于氰化物、砷化物和有机农药的毒性,其中以B1毒性最大,当人摄入量大时,可发生急性中毒,出现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当微量持续摄入,可造成慢性中毒,生长障碍,引起纤维性病变,致使纤维组织增生。AFT的致癌力也居首位,是目前已知最强致癌物质之一。

B1毒性:B1毒性是一种强烈的肝脏毒,可使牛、马、鸡、鸭、鹅、火鸡、鹌鹑、鸽绵羊等多种动物发生霉菌毒素中毒。

严重肝硬变,肿大约法3倍,硬化,形成结节,褐色。

肝脏形成伪小叶,间质结缔组织增生。

黄曲霉菌感染途径:散布在空气中的分生孢子在有利的条件下菌丝本身也可伸长增殖。菌丝形成隔壁即可产生两个独立的细胞。此外称做子囊孢子的有性孢子也具有增殖的能力。可引起以肺为主的多脏器的非坏死性肉芽肿性病变。在病变部位可见大量的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其中可见呈Y字型分岐的有隔壁的菌丝。

烟曲霉菌

烟曲霉菌可使鸡鸭鹅鸽及鹦鹉发生曲霉菌病或霉菌性肺炎。也可在发霉的饲料中产生毒素,一起引起家禽畜中毒。曲霉菌属中烟曲霉菌致病性最强。

烟曲霉菌形态特征:孢子为圆形,呈蓝绿色,直径2.5-3.5um,呈连珠状排列。分生孢子柄长250-300um,分布在有隔板的纵横交织的气声菌丝上。

烟曲霉菌培养特征:在沙氏养基上初形成白色、圆形、绒毛状菌落,最后变成深绿色或者灰绿色。

烟曲霉菌致病性:可使鸡鸭鹅等曲霉菌病或霉菌性肺炎,在幼禽多呈急性经过;哺乳动物及人也可感染。在感染组织的过程中,还可产生一种蛋白毒素,可导致动物组织痉挛、麻痹、直至死亡。

【流行病学】

鸡曲霉菌病是鸡接触了污染烟曲霉菌和黄曲霉菌孢子的垫草、饲料或墙壁而引起的以侵染呼吸器官为主的传染病,又称霉菌性肺炎。1-15日龄雏鸡最易感染,死亡率高。

曲霉菌的孢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如土壤、草、饲料、谷物、养禽环境、动物体表等都可存在。霉菌孢子还可借助于空气流动而散播到较远的地方,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可大量生长繁殖,污染环境,引起传染。

曲霉菌可引起多种禽类发病,鸡、鸭、鹅、鸽、火鸡及多种鸟类(水禽、野鸟、动物园的观赏禽等)均有易感性,以幼禽易感性最高,特别是20日龄以内的雏禽呈急性暴发和群发性发生,而在成年家禽常只是散发。出壳后的幼雏在进入被曲霉菌严重污染的育雏室或装入被污染的席篓或装雏器内而感染。48-72h后即可开始发病和死亡。4-9日龄是本病流行的最高峰,以后逐渐减少,至2-3周龄时基本停止。

主要传染媒介是被曲霉菌污染的垫料和发霉的饲料。在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下,曲霉菌大量繁殖。引起传播的主要途径是霉菌孢子被吸入经呼吸道而感染;发霉饲料亦可经消化道感染。

孵化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时,霉菌孢子容易穿过蛋壳侵入而感染,使胚胎发生死亡,或者出壳后不久即出现病状,也可在孵化环境经呼吸道感染而发病。

养禽和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不良是引起本病暴发的主要诱因。在梅雨季节,由于湿度和温度比较高,很适合霉菌的生长繁殖,垫料和饲料很容易发霉。育雏室内日温差大,通风换气不好,雏禽数量多过分拥挤,阴暗潮湿以及营养不良等因素都能促进发生。同样,孵化环境阴暗、潮湿、发霉,甚至孵化器发霉等,都可能使种蛋污染,引起胚胎感染,出现死亡,导致孵出不久的幼雏出现症状;或者,在这样污秽的环境中,使幼雏通过呼吸道吸入曲霉菌的孢子而感染发病。

南方潮湿地区常在鸡、鸭、鹅群中发生。北方地区以鸡群发生较多,多因饲料和垫料发霉所致。

【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2-7天,人工感染24h。多发生于1-3周龄雏鸡,常呈急性经过。成年禽呈慢性经过。

雏鸡患病后,开始减食或不食,精神不振,不爱走动,翅膀下垂,羽毛松乱,呆立一隅,闭目、嗜睡状,对外界反应淡漠,接着就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次数增加,喘气,采食减少,病鸡头颈直伸,张口呼吸,无罗音,呼吸时发出嘎嘎声,晚上尤为响亮。如将小鸡放于耳旁,可听到沙哑的水泡声响,有时摇头,甩鼻,打喷嚏,有时发出咯咯声。少数病鸡,眼、鼻流出分泌物,眼皮下蓄有豆渣样物质,眼皮鼓起,角膜溃疡,像白眼珠。后期还可出现下痢病状。最后倒地,头向后弯曲,昏睡死亡。病程在1周左右。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或发病严重时,急性暴发时死亡率可达50%。

放养在户外的鸡只,对曲霉菌病的抵抗力很强,几乎可避免传染。

有些雏鸡可发生曲霉菌性眼炎,病鸡结膜潮红,眼睑肿大,通常是一侧眼的瞬膜下形成一绿豆大小的隆起,致使眼睑鼓起,用力挤压可见黄色干酪样物,有些鸡还可在角膜中央形成溃疡。

慢性多见于成年或青年鸡,主要表现为生长缓慢,发育不良,羽毛松乱、无光,喜呆立,逐渐消瘦、贫血,严重时呼吸困难,最后死亡。产蛋禽则产蛋减少,甚至停产,病程数周或数月。

【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比较特征,其病理变化与不同菌株、不同禽种、病情严重程度和病程长短有差异,主要见于肺和气囊的变化。

肺部和气管变为黑紫、灰白色,质地变硬,切面坏死,气囊混浊,有霉菌结节。肺部和气囊有粟粒大至绿豆大的黄白色小结节,有时肉眼可见到灰黄色或黄绿色甚至黑色的霉菌菌丝体,特别是气管、气囊和肺组织的病灶最为明显。除肺和气囊外,胸膜、腹腔、肠系膜等也可见到此种结节。

肺:在肺脏上出现典型的霉菌结节,从粟粒到小米粒、绿豆大小不等,结节呈灰白色、黄白色或淡黄色,散在或均匀地分布在整个肺脏组织,结节被暗红色浸润带所包围,稍柔软,有弹性,切开时内容物呈干酪样,似有层状结构,有少数可互相融合成稍大的团块。肺的其余部分则正常。肺上有多个结节时,可使肺组织质地变硬,弹性消失。时间较长时,可形成钙化的结节。

气囊:最初可见气囊壁点状或局灶性混浊,后气囊膜混浊、变厚,或见炎性渗出物覆盖;气囊膜上有数量和大小不一的霉菌结节,有时可见较肥厚隆起的霉菌斑。

腹腔浆膜上的霉菌结节或霉菌斑与气囊上所见大致相似。

其他如皮下、肌肉、气管、支气管、消化道、心脏、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也可能见到某些病变。鹌鹑胸前皮下和胸肌内有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肿块。雏鸡右大脑回见有粟粒大小的霉菌结节。烟曲霉引起神经症状的雏鹅脑部病变,大小脑轻度水肿,表面针尖大小出血,有黄豆大淡黄色坏死灶。黄曲霉毒素引起鸭的肝脏病变,肝肿大2-3倍,有结节组成的肿瘤状病变。

【诊断鉴别】

该病的诊断,直接镜检和分离培养等实验室检查是确诊的唯一办法。

实验室检查

用做镜检的标本可做革兰氏、PAS、派克墨水染色。分离培养选择萨布罗培养基。对于角膜真菌感染应采取病变边缘部位的标本,分离率高。眼内炎则应取玻璃体液,过滤后镜检或培养,分离率高。

病理学检查:一般情况下,该病原引起的死禽,都可在肺部、气囊上见到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霉菌结节。必要时可取病料作病理组织学检查。

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到肺、气囊及某些器官的霉菌结节病变,肉芽肿形成,多核巨细胞、淋巴细胞、异嗜细胞浸润灶。

病原学检查

病料压片镜检:取病禽肺或气囊上的霉菌结节病灶,置载玻片上,加生理盐水1滴或加15%-20%苛性钠或15%-20%苛性钾少许,用针划破病料,加盖玻片后用显微镜检查,肺部结节中可见曲霉菌的菌丝;气囊、支气管病变等接触空气的病料,可见到分隔菌丝特征的分生孢子柄和孢子。

病料接种培养:直接制片见不到霉菌或一开始就将病料接种到沙保弱氏培养基或查氏琼脂培养基,作霉菌分离培养,观察菌落形态、颜色及结构,进行检查和鉴定。必要时进一步作分类鉴定。

黄曲霉菌微生物学诊断

黄曲霉菌的微生物学诊断分为化学方法(薄层层析)、生物学方法和免疫学方法三大类。

生物学方法

抑菌试验:黄曲霉菌有抑制某些微生物生长的作用,故用其抑菌作用来测定黄曲霉菌的存在和含量。已经发现巨大芽胞杆菌和短芽胞杆菌对AFT最敏感。通过平皿中抑菌菌圈大小来衡量黄曲霉菌含量。

荧光测定法:概据黄曲霉菌在紫外光照下可发出荧光的原理,将待检菌株接种于培养基中,28-30度培养48-72小时,产生的毒素便浸入养基中,在紫外灯光下照射培养基会呈现出特异的荧光。此法操作简便。对AFT最低检出量为5pg/ml。

大白鼠试验法:黄曲霉菌对大白鼠毒性最早出现损害的是肝脏,其受损范围广,而幼鼠最敏感,雄性幼鼠比雌性幼鼠敏感性更高,用100-150g大白鼠作急性中毒试验,一般3-4天死亡。

鸡胚试验:

鸭雏试验:鸭雏对黄曲霉菌非常敏感,致死性强,一般用一次剂量后72小时内死亡。

斑点试验:本法用于检测真菌毒素致突变试验的一种有意义的方法。主要利用沙门氏菌/微粒体突变性来检测某些样品中AFT的存在与含量。

先将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酸缺陷型变种的菌悬液,与一定量肝组织匀浆混合作倾注平板。 待凝固后,再将一定量被检物(含AFT)加在平板中央待黄曲霉菌往外围琼脂中扩散时,围绕中心点将出现密布的回复突变的菌落。

本法作为一种生物学检验法广泛应用于开发安全、有用的化学物质和检测食品或农产品中黄曲霉菌。

免疫学方法

黄曲霉菌是分子量为312-346的二氢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无免疫原性,不能引起抗体的产生,故必须与大分子化学基团或蛋白质偶联,成为完全抗原,方能引起免疫动物的抗体形成,然后利用血清学方法检测AFT。

由于黄曲霉菌的量一般都较低,因此检测方法主要是敏感性较高的放射免疫测定法(R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烟曲霉菌微生物学检查

刮取少数肺脏病变等材料,置于玻片上,加一滴生理盐水,盖上盖玻片,置高倍镜下观察形态特征,分生孢子柄不分支,菌丝分支分隔,顶端膨大,以及小梗、分生孢子的形态、排列和色泽等。

【预防措施】

不使用发霉的垫料和饲料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措施。

防止用发霉垫料,垫料要经常翻晒和更换,特别是梅雨季节,更应翻晒,防止霉菌生长;

消除病因。及时更换发霉的饲料或垫料等,鸡舍地面、育雏室要经常清扫,并用5%石炭酸或20%石灰水消毒。

育雏室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温差不要过大,按雏禽日龄逐步降温;

合理通风换气,减少育雏室空气中的霉菌孢子;

保持室内环境及用物的干燥、清洁,饲槽和饮水器具经常清洗,防止霉菌滋生;

注意卫生消毒工作,定期用噻笨唑溶液喷洒垫料,用0.2%的硫酸铜溶液或碘化钾溶液对鸡舍及场区进行喷洒消毒和清洗饲养工具。

育雏室清扫干净,用甲醛液薰蒸消毒和0.3%过氧乙酸消毒后,再进雏饲养;

加强孵化的卫生管理,对孵化室的空气进行监测,控制孵化室的卫生,防止雏鸡的霉菌感染。

【治疗方法】

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用制霉菌素或下列药物防治有一定效果。

1、制霉菌素,剂量50万单位/100只雏鸡,拌料喂服,日服2次,连用2-3天,同时配合1:3000的硫酸铜溶液饮水,连用3天。

制霉菌素预防:在阴雨潮湿季节,常患有本病的鸡场,使用制霉菌素防治。

用1:3000的硫酸铜溶液饮水,连用3天。严重时,制霉菌素日用量2-3mg/只雏鸡,拌料喂服,喂3天停2天,连用2-3个疗程。

制霉菌素,日服量2-5 mg/只雏鸡,每天2次,拌料投喂,连服3天,停2天,再服3天。

制霉菌素治疗:避免接触发霉的垫料、饲槽和喂发霉的饲料,也不要在发霉潮湿的禽舍内饲养雏鸡。

制霉菌素日用量3-5mg/只雏鸡,拌料喂服,日服2次,连用2-3天,同时配合1:3000的硫酸铜溶液饮水,连用3天。

2、克霉唑(三苯甲咪唑),剂量lg/100只雏鸡,拌料喂服,连用2-3天。

3、两性霉素B,口服或点眼,5-10微克/1次。或试用氟胞嘧啶。

4、链霉素,按0.1%-0.2%浓度饮水,连用3-5天。

5、土霉素200-800mg /kg饲料,拌料混饲,连用5-8天。

6、磺胺喹恶啉 + 磺胺二甲基嘧啶

0.04%的磺胺喹恶啉和0.1%-0.2%磺胺二甲基嘧啶,溶于1千克水,自由饮用,连用5天。

7、碘化钾5-10g/ kg水,自由饮用,连用5-8天。

8、四环素,用量 2g/kg饲料,拌料混饲,连喂3-5天。

9、中草药

鱼腥草100g、蒲公英50g、山海螺50g、桔梗25g、筋骨草50g,煎汁代替饮水,供100只10-20日龄雏鸡一天服用,连服2周。

标签: 禽类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