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类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禽类养殖

窑鸡养殖(火了这两个通江人有点儿“牛”)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16|点击次数:

脱贫攻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在这一战场上

咱们通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榜样

他们靠自己勤劳的双手

走上脱贫致富路

树立起一个个优秀榜样


火了!这两个通江人有点儿“牛”


今天江小妹就跟大家聊聊

长坪乡景家营村村民程仕国

铁佛镇大佛寺村村民李育果

的脱贫故事……


脱贫致富靠双手,不等不靠摘穷帽


▲程仕国:脱贫致富靠双手,不等不靠摘穷帽


程仕国是长坪乡景家营村人,今年60岁,家里有4口人,由于两个孩子要上学,妻子又生病,日子过得举步维艰。2014年,当地村支两委将他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火了!这两个通江人有点儿“牛”


为了尽快改变贫穷现状,2015年初,程仕国开始谋划产业发展。他到山里寻找蜂源,变野蜂为家蜂,发展起了四桶蜜蜂。


为了扩大养殖规模,程仕国打算对现有的四桶蜜蜂进行分桶养殖,但由于缺乏专业技术,在分桶过程中,蜜蜂全部飞走。


火了!这两个通江人有点儿“牛”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程仕国并没有消极悲观,他每天到别的蜜蜂养殖户家学技术,定期参加村上的技术培训班。当地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请来了技术员为他进行指导,并为他筹措产业发展资金重新采购蜜蜂。


有了先前的经验教训,这一次,程仕国很快掌握了养殖蜜蜂的技术要领,蜂蜜养殖见到了成效。


火了!这两个通江人有点儿“牛”


考虑到程仕国家的居住环境,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决定将他纳入危旧房改造。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实落地,程仕国一家的住居环境得到了很大提升,加之自身的努力,经济收入逐年增加。2016年,程仕国主动找到村支两委要求脱贫。


火了!这两个通江人有点儿“牛”

程仕国

火了!这两个通江人有点儿“牛”

总感觉当贫困户不光彩,所以我就申请脱贫,脱贫后感觉走路都扬眉吐气。我想过完年到陕西去买三四只青羊回来,再多种些天麻,争取每年挣10万块钱。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养鸡圆了致富梦


▲李育果:养鸡圆了致富梦


李育果是铁佛镇大佛寺村村民,原本一直在外务工,由于父母年迈,体弱多病,加之两个孩子需要照顾,2011年,他回到了家乡务农,经济收入十分有限。


火了!这两个通江人有点儿“牛”


面对生活压力,李育果并没有气馁,而是四处考察项目,并结合当地山地优势发展起了养鸡产业。


2013年,李育果向亲戚筹钱,买鸡苗,购饲料,很快就建起了两个鸡棚,投放了4000多只土鸡苗。


火了!这两个通江人有点儿“牛”

李育果

火了!这两个通江人有点儿“牛”

建鸡棚把我在外面务工的积蓄全部花完了,还在亲戚朋友那里借了差不多10万元。


火了!这两个通江人有点儿“牛”


作为家里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李育果每天早出晚归,精心照顾鸡苗。但由于缺乏专业的养殖技术,土鸡出现了大面积的死亡,这也给李育果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当地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将他纳入了精准贫困户,并通过产业扶持资金,解决了李育果的困难。


火了!这两个通江人有点儿“牛”


吸取之前失败的教训,李育果开始参加各种技术培训,逐渐掌握了大规模养殖技术,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承包山林,修建标准化鸡棚。如今,李育果的养殖场面积已有100多亩,共养殖窑鸡2万多只,年产值100余万元。


火了!这两个通江人有点儿“牛”

李育果

火了!这两个通江人有点儿“牛”

我以后还要继续扩大养殖规模,争取带动周边的贫困户共同发展,我会将自己掌握的技术全部传授给大家,让大家都能依靠自己的双手挣钱。


程仕国、李育果

用自身实际行动告诉大家

面对困难,不能等、靠、要

只有勤奋实干

才能走出一条脱贫致富路

江小妹相信

通江的脱贫攻坚道路上

有了这些勤奋实干的人

未来一定会更好

标签: 禽类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