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类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禽类养殖

牡丹江大鹅养殖基地(瞧瞧这些村咋富起来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发展特色精品农业促农增收)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16|点击次数:

新华社哈尔滨11月4日电(记者王建威)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涌现出“韭菜村”“蘑菇村”“旅游村”等一批特色乡村,农民人均收入已连续15年跑在全省最前头。这些村是咋富起来的?

瞧瞧这些村咋富起来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发展特色精品农业促农增收

牡丹江海林市海林镇蔬菜村村民黄翔展示即将出口俄罗斯的西红柿(10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韭菜村:种植户“打捆”闯市场 木耳村:“大老粗”鼓捣“高科技”

“韭菜村”宁安市渤海镇龙泉村有百年种韭菜的历史,大面积种植源于10年前新农韭菜专业合作社成立。村党支部书记鲁继新说:“合作社这几年干成了一件大事儿,‘稀烂贱’的夏秋韭菜被切段速冻出口,种植户实现淡季旺销。”

合作社目前带动周边10余个村1100余户种韭菜8000亩,单是韭菜种植户年均增收2万余元。

目前牡丹江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5800余家,农民“抱团打捆”奔上致富路。

瞧瞧这些村咋富起来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发展特色精品农业促农增收

牡丹江东宁市东宁镇大城子村党总支书记丛银峰(左)和村民在村里的木耳生产基地展示农民自己研究出的木耳种植设备(10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从平面到立体,从大眼到小孔……“木耳村”东宁市东宁镇大城子村的“大老粗”们,鼓捣出木耳种植的土造“高科技”。

大城子村党总支书记丛银峰说,目前全国流行的木耳棚室吊袋栽法,就是大城子村摸索出来的。“全村80%农业户种木耳,村里存款1个多亿。”

“不少种植户开始卖技术,村里20多个出去做技术员的,月薪1万元打底。”丛银锋说。

科技创新帮助更多农民“培肥地力”。“中国黑木耳第一县”东宁已向全国十余省区的百余市县提供种植技术服务,示范带动全国标准化生产基地80万亩。

蔬菜村:自家“菜园子”变身国际“菜篮子” 蘑菇村:“小毛猴”升级“美猴王”

瞧瞧这些村咋富起来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发展特色精品农业促农增收

这是牡丹江海林市海林镇蔬菜村的蔬菜生产基地的连片大棚(10月22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谁能想到房前屋后的菜园子,成了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菜篮子?”海林市海林镇蔬菜村党委书记窦乃兴说。

蔬菜村当年种大路菜有些名气。上世纪90年代,一批赴俄种菜村民带回“国际需求”,蔬菜销售从此走上国际路线。

村民黄翔正忙着把即将“旅俄”的西红柿装车,个头相当的西红柿被独立包装,齐刷刷地码在箱里。“今年菜价好,少说得挣个二三十万元!”黄翔憨笑着说。

蔬菜村对俄出口蔬菜近1500万公斤,加上内销,年销售总额过亿元。

年出口地产果菜近30万吨、占全省地产果菜出口总量七成,牡丹江蔬菜产业带来收入逾30亿元,带动10万农民从事生产,“小菜园”成了农民“大财源”。

瞧瞧这些村咋富起来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发展特色精品农业促农增收

牡丹江海林市海林镇模范村党支部书记谢国强在展示用猴头菇加工而成的破壁粉(10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被叫成“蘑菇村”的海林镇模范村,确实是种蘑菇的模范村。村中常住农户八成种猴头菇。在模范村,猴头菇近年成了“仙”,通过加工“七十二变”,越变越值钱。

正备战“双十一”的村党支部书记谢国强说,干菇卖了十几年,咋增值?在加工上使劲,前年起我们尝试卖鲜菇。

与干菇“黄脸大汉”造型不同,速冻鲜菇“银发”靓丽、鲜美可人,在南方市场一亮相便供不应求、身价倍增。

从鲜菇开始,模范村猴头菇开始“变身”,酱、挂面、破壁粉……两成加工量换来四成收入。通过加工包装,猴头菇从“小毛猴”升级成“美猴王”。

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50余户,菌、菜、牧等全产业链建得有模有样,牡丹江农民正乐享“农头工尾”“粮头食尾”带来的实惠。

大鹅村:大鹅“烹”出产业链 旅游村:旅游搅活“穷水湾”

瞧瞧这些村咋富起来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发展特色精品农业促农增收

这是养鹅大户牡丹江林口县青山镇永合村村民闫长胜饲养的部分大白鹅(10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林口县青山镇永合村村民闫长胜小俩口投身“大鹅事业”时,白手起家。几年下来,“大鹅”扑腾出过百万元固定资产,五六十万元年收益。

近年来,林口县传统美食“铁锅大鹅”逐年火爆,“大鹅”饭店从原来两三家,发展到现在县内外20余家,大鹅年需求量50万只。

林口县副县长于德波说,林口大鹅产业是三产倒推一产,政府乘势引导,对规模养殖户给予补贴等扶持。目前林口大鹅规模养殖近百户,出栏量百万只,养殖户年均收入超5万元,带动近百贫困户脱贫。

瞧瞧这些村咋富起来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发展特色精品农业促农增收

这是牡丹江边的“旅游村”牡丹江宁安市渤海镇小朱家村一景(10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宁安市渤海镇小朱家村三面环水。当年,这水挡了出路。如今,这水引来财路。

1978年,10岁的程继光已能使小网捕鱼挣零花钱;22年后,他成了全镇头一个搞乡村旅游的农民。

18年间,小朱家村从穷乡僻壤小水湾,出落成绿水青山旅游村。目前村里有10多户搞旅游,村旅游年收入破200万元。

已是村党支部书记的程继光说,旅游搞活了村子,来人多了,江鸭蛋、地瓜等土特产也变得抢手,一年也能赚200万元。

90余家休闲农业实体、800余家农家乐,牡丹江乡村游年接待游客人次数以百万计。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总产值从3.7亿元增长到401.7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全国4000余元。牡丹江市农委主任吴永奎说:“通过探索‘打生态绿色有机牌、走特色高效精品路’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牡丹江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激发出农民创业致富的内生动力。”

标签: 禽类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