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类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禽类养殖

黄粉虫养殖鸡((援藏典型)援藏干部李国伟:扎根高原12载,倾心打造致富产业)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18|点击次数:

新华社拉萨8月18日电题:援藏干部李国伟:扎根高原12载,倾心打造致富产业

新华社记者金一清、范帆

先后四次援藏、将人生美好的12年奉献给雪域高原——这是中粮集团援藏干部李国伟的人生选择。扎根在西藏的日子里,他全身心扑在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上,让高原群众增收致富。

西藏山南市洛扎县是李国伟援藏工作的地方。在藏语中,洛扎的意思是“南方悬崖”,这里平均海拔3800多米,沟壑纵横、山势险峻,交通条件落后,产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

2004年,李国伟第一次主动报名参加援藏工作,3年援藏期满后,他感到自身能力还不足,于是回到中粮集团继续锻炼。“2013年,我第二次报名援藏,希望结合洛扎县的实际需求,帮助当地走出一条发展特色产业的新路子。”李国伟心里明白,如果要以做产业、做产品的方式援藏,需要的时间周期会更长,因此,他在结束第二个3年援藏任期后,又延续了2个任期。

当初,为寻找合适的产业,李国伟及其团队调研了大半年时间,足迹遍布洛扎县所有村庄,最终确定发展特色藏鸡养殖产业。“我们发现当地老百姓有养鸡的传统,但是规模不大、价格也不高。要提高附加值,得想办法让洛扎的藏鸡与众不同。”李国伟说,要在偏远落后地区发展产业,就必须强化产品的差异化、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才能实现长效发展。

为尽快了解养殖技术,李国伟和同事经常上网查资料、看电视上的养殖节目。有一次,李国伟在看一期养殖节目时,了解到黄粉虫对养鸡有好处。于是他多方打听,将养殖能手请到洛扎县,探索高原环境下养殖黄粉虫的技术。经过一年半的摸索,终于成功地在高原地区实现了大规模养殖黄粉虫。

就这样,一个以藏鸡养殖为核心,以黄粉虫养殖和蔬菜种植为辅的高原循环农业模式形成了。其特色是以高原饲养的黄粉虫作为鸡饲料,把虫粪还田种菜,将藏鸡蛋和藏鸡上市销售,鸡粪则被送回大棚用作肥料。这个模式能够改善藏鸡营养供给、提高产蛋量、提升藏鸡蛋品质,同时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对环境的保护。

在高原上成功推动养殖黄粉虫,李国伟是第一人。2017年,洛扎县的黄粉虫养殖技术被自治区科技厅定为重点科研与推广项目,科技厅拨专款委托黄粉虫养殖团队开展科研攻关。得益于此,黄粉虫养殖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也保证了藏鸡每天都有活虫摄入,改善营养供给后的藏鸡抵抗力大为增强。

看起来简单的循环农业模式,实施过程中却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一开始,有些鸡不明原因死亡,后来才知道是卫生方面没实行标准化管理导致的。养殖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出错,不然就会造成损失。”李国伟说。

这些年来,李国伟一心扑在洛扎县的特色藏鸡养殖产业发展上。随着藏鸡养殖产业不断成熟,拉萨白鸡养殖项目、肉用型藏鸡养殖项目等纷纷落户洛扎,各类产业扶贫资金瞄准了当地循环农业项目,周边群众也因此受益。养殖基地的饲养员央宗说:“养殖场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工作岗位,现在我在家门口上班,既能赚钱还能照顾家里。”

如今,洛扎县的藏鸡养殖产业已具有比较完备的硬件条件,管理团队日渐成熟,品牌知名度逐步提升,产品也在市场上赢得消费者的认可,2021年销售额达到200万元。

除循环农业项目外,李国伟还发挥自己所在单位中粮集团的优势,引入蒙牛乳业、现代牧业等龙头企业,帮助西藏建成现代化乳制品加工厂和专业化奶牛养殖场,推进拉萨净土乳业乳制品加工厂、山南森布日奶牛牧场建设,从青饲玉米种植到奶牛养殖再到乳制品加工,开展全链条式帮扶。

不只是培育扶持产业增强“造血能力”,在援藏期间,李国伟还聚焦民生实事,尽自己所能解民忧、纾民困。

洛扎县的医疗条件相对简陋,为改善当地医疗状况,作为山南市洛扎县委副书记的李国伟积极争取资金,以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为核心,帮助购置医疗设备,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为居住偏远的农牧民群众寻医问药提供便利。

得益于李国伟的多方协调,洛扎县连续3年组织乡镇卫生院的藏族医生前往北京参加培训,学习急救理念以及B超、心电图等技术,还邀请北京的医疗专家到洛扎县乡镇卫生院驻点指导,使藏族医生的医疗水平得到很大提升。

12年扎根雪域,李国伟很少有时间照顾家庭,每次提及亲人,他的心中都带有愧疚,但依然无悔于自己的选择。“选择援藏就是选择责任和担当,能够在雪域高原奉献力量,是我一生最宝贵的经历和财富。”李国伟说。(完)

标签: 禽类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