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类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禽类养殖

广东鹅养殖业(一年纯赚40多万 汕头龙湖区昔日贫困户养鹅走上致富路)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20|点击次数:
一年纯赚40多万 汕头龙湖区昔日贫困户养鹅走上致富路

■家住汕头市龙湖区新海街七合村的谢永元,通过帮扶和自身勤劳,从曾经的贫困户变成狮头鹅养殖大户。

一年纯赚40多万 汕头龙湖区昔日贫困户养鹅走上致富路

■经过帮扶干部动员爱心企业捐助1.5万元,汕头市龙湖区新溪街中头合村贫困户谢秋伟的老屋经过修缮焕然一新。

一年纯赚40多万 汕头龙湖区昔日贫困户养鹅走上致富路

■汕头市龙湖区新溪街中头合村贫困户谢秋伟平时在家种菜,自己吃不完就拿去卖,一个月可以挣1000多元。

一年纯赚40多万 汕头龙湖区昔日贫困户养鹅走上致富路

■汕头市龙湖区外砂街率先实施机关食堂与贫困户建立定期购销关系,解决了贫困户蔬菜销售难题,通过消费扶贫持续增加贫困户的收入。

“2019年养了1600多只菜鹅,纯赚40多万元,去年行情好一点。”家住汕头市龙湖区新海街七合村的90后谢永元,通过帮扶和自身勤劳,从曾经的贫困户变成狮头鹅养殖大户。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是龙湖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个生动缩影。

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龙湖区聚焦贫困人口,引导支持激励贫困群众积极发展产业、主动实现就业,通过开展消费扶贫帮助贫困户持续增收,不断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能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截至目前,龙湖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共878户2095人,已经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

新海街:两次申请贷款 “90后”养鹅大户勤劳致富

走近龙湖区新海街七合村一处面积十多亩的养殖场,未见其鹅已闻鹅声,只见一只只狮头鹅或在水中游或在地上扎堆。家庭贫困的90后谢永元是怎么在几年内变成远近闻名的养鹅大户?

数年前,因父亲生病离世,在外打工的谢永元考虑到母亲身体弱,回到家里挑起了生活重担。彼时,家里只有几头牛和几十只鹅。“养牛没有地方,没有足够的草给牛吃。”而且,他觉得妈妈年纪大了,“不忍心让她干太粗重的活”。他果断放弃养牛,把目光转移到狮头鹅身上。

“我找到街道扶贫干部,提出想多养一点菜鹅,但是买鹅苗缺少资金,能不能帮我申请贷款。”谢永元说,在街道大力支持下,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他就成功申请了5万元贷款,加上自己的资金,养了1000只菜鹅,一年后就还清了贷款。2019年,他养了1600多只菜鹅,一年下来,纯利达到40多万元。考虑到自家瓦房有30多年了,谢永元去年开始修建高4层的楼房,除了找亲友借了一部分,他自己投入100多万元,“快建好了,今年底应该可以入住了。”

通过养狮头鹅尝到了甜头的谢永元,还想着继续扩大养殖规模。今年,他又通过街道协助,申请了一笔贷款用于扩建养殖场。“今年存栏的母鹅有2000多只,主要是卖鹅苗,最高70元一只,现在便宜,一只卖20元左右,一年收入可能也有20多万元。”他说,除了自己在附近销售,远一点的地方,有人主动上门收购,“不担心销路”。

“我们村养鹅的有十多户,我养的不是最多的,但是发展是最快的。”谢永元自豪地说,现在,他和妈妈一起养鹅,两个妹妹已经找到了工作,一个在学校教书,一个在公司上班,一家人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我们街道是全区精准扶贫任务最重的一个街道。”新海街道办事处农办副主任谢维通介绍,街道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49户647人,其中有劳动能力贫困户109户424人。因残、因病、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和缺劳力,是贫困户致贫主要原因。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街道结合贫困户实际和意愿,积极帮助贫困户申请小额贷款,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强其“造血”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外砂街:食堂采购贫困户蔬菜 消费扶贫解决销售难题

“每天给街道食堂送两样蔬菜,一样8斤,今天送的是菠菜和小白菜。”走进龙湖区外砂街林厝村贫困户许松发的菜地,他说,自己凌晨两点多钟就起来摘菜,先送到附近的市场去卖,然后按时给街道食堂送菜,忙得不亦乐乎。

今年3月份,外砂街率先实施机关食堂与贫困户建立定期购销关系,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与许松发签订购销协议,按市场零售价定期购买他种的新鲜蔬菜,解决贫困户蔬菜销售难题,通过消费扶贫持续增加贫困户的收入。

“以前种的菜都是自己拿去卖,一个月有两三千元。”今年52岁的许松发说,在街道帮扶下,他现在一个月收入3000多元,比以前多了一点。值得高兴的是,他的两个儿子都开始挣钱了,“老大在工地做管工,每月有4000多元,小的送快递,每月也有四五千元。”他把儿子交给他的钱都攒着,“留着以后给他们修房子、结婚。”

外砂街道办事处农办主任陈健介绍,街道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29户485人,其中有劳力贫困户76户260人,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122人。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街道大力实施就业扶贫,积极谋划“造血”帮扶项目,完善就业扶贫长效机制。为激励贫困人员积极发展生产实现就业,今年以来发放产业就业奖补资金共53万余元。

与此同时,该街道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实施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公益性岗位安置,街道现有11个公益性岗位,其中2020年新增8个,有效促进有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就地就业。此外,通过举办“农村电商+农技”实用技能培训班,共为121名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贫困人口技能水平,拓宽贫困群众的就业渠道。截至目前,外砂街全部贫困户均已达到脱贫退出标准。

新溪街:就业奖补加产业扶贫,确保贫困户增收

“老屋住了几十年,原来到处漏水,接不完,墙都裂开了,连屋梁也断了。”在龙湖区新溪街中头合村贫困户谢秋伟家,他站在自家小院里一一指出房屋修缮之处。

此前,经过帮扶干部动员爱心企业捐助1.5万元,他家老屋经过修缮,焕然一新。今年,因门前雨污分流工程施工影响,房子墙面又出现裂缝。区住建部门及时投入2万元,再次对其住房进行了修缮。

“政府非常关心我们,现在没啥困难了。”谢秋伟说,家里除了他和老伴,两个女儿一个已经嫁人,一个在市区上班,还有一个儿子去年大学毕业参军入伍,“当时他征求家里意见,我说可以啊,年轻人应该出去锻炼。”

今年,他生病住院做手术,治疗费用2万多元,报销后,自费部分仅1000多元。“身体没问题,”谢秋伟笑着说,平时他在家种菜,自己吃不完就拿去卖,一个月可以挣1000多元。“现在有这样好的政策,我们已经很满意了。”

新溪街道办事处农办主任李侠涛介绍,街道目前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44户345人。通过实施就业(产业)以奖代补、产业扶贫等多种措施,帮助贫困户特别是有劳力贫困户实现持续增收。其中,仅2020年1-5月份,共有7个村24户32人次符合就业(产业)奖补条件,申请奖补资金共9.01万元,已全部发放。

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龙湖区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积极就业,杜绝“保姆式”扶贫,切实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能力,推出奖补政策鼓励贫困户创业就业,共发放291万余元。通过投资区内相关农贸市场和综合市场项目,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实现就业,并实现项目分红收益达250多万元。

另外,龙湖区组织开展“潮菜师傅”、种植技术等培训活动,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通过举行专场招聘会、设置公益性岗位、搭建供需平台累计解决41人就业问题。截至目前,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878户2095人,已经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

/T01 责编:马壮 / 美编:吴煌展 / 校对:姚毅 / T02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农艳芳 / 图片:新快报记者 王飞 / 责编:梁胤馨 / 美编:陈凤翔 / 校对:陈泽佳

标签: 禽类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