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类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禽类养殖

麻鸭养殖场(缙云麻鸭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2-03|点击次数:

作者:潘伟丽

缙云麻鸭原产地在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 是我国著名的地方蛋鸭品种, 具有体型小、耗料少、早熟高产、蛋个适中、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等特点, 其人工饲养历史悠久, 最早可考证到明代万历七年 (1579年) , 至今已有440多年养殖历史。改革开放以来, 缙云麻鸭产业发展迅速, 养殖范围不断扩大, 遍及浙江、广东、广西等29个省、市, 常年饲养量达到5000多万羽, 鸭农数量4万余人。在呈现出“四万鸭农创天下”的壮观场面的同时, 养殖麻鸭已然成为全县农民异地转移创业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 缙云县也于1997年被国务院中国经济特产办公室授予“中国麻鸭之乡”称号。缙云麻鸭还分别于2010年12月和2011年3月, 通过了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品种认定和“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审定, 缙云麻鸭曾一度成为全县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成为市场鸭产品的重要资源和来源之一。

目前缙云麻鸭从高潮走向低潮, 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思考, 如何抓住畜牧产业转型升级有利契机, 探索新途径, 寻找新办法, 走出一条新形势下“既能破解麻鸭发展瓶颈、又有利保护绿水青山, 既有利生态环境、又有助于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新途径, 是极需探索的新课题。在深入一线细致调查后, 着力为全县重新振兴缙云麻鸭产业, 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1 缙云麻鸭产业现状

2018年底, 全县麻鸭饲养量28.58 (其中存栏14.36出栏14.22) 万羽, 年提供商品蛋1938.6 t, 鸭农年收入2885万元, 年纯收益842万元。规模存栏1000羽以上的养殖户43家, 麻鸭养殖专业合作社2家。虽然2018年鸭蛋的价格很高, 饲养户都取得较好的效益, 但数量与“五水共治”开始前的2014年相比减少40%以上。缙云籍养殖户在外地从事麻鸭养殖量也大大减少, 由于环境约束日益增强, 转行饲养虾、鱼为主, 据初步统计饲养量仅只在500万羽左右。

2 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麻鸭养殖空间缩小

全县重新调整禁、限养区范围后, 适养区域变小, 大部分采取传统水面养殖的养殖场正在关闭或即将关闭。从“五水共治”开始, 蛋鸭养殖从溪流、山坑的公共水体中赶至岸上旱养或关闭。目前大部分在山塘、水库中实行“鸭鱼联养”的场, 在保护源头水的行动中又将面临停养麻鸭。

2.2 养殖用地难以落实

受土地资源、用地指标、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生态公益林、环境功能区等因素限制, 养殖用地问题已成为当前畜牧业转型升级和畜禽污染治理过程中的现实瓶颈。各乡镇 (街道) 未规划出一定数量的设施农用地用于麻鸭产业发展, 日前绝大部分麻鸭养殖场未取得设施农用地审批手续。原有审批过养殖的设施农用地已经到期或即将到期, 重新审批都比较困难, 随时面临拆除的风险。规模养殖场难以投入资金实施改造提升, 养殖户扩大发展的积极性也受到极大挫折。

2.3 生态模式推广较难

旱养、笼养等生态模式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还有涉及设施农用地审批程序, 一般养殖户难以实施。目前许多养殖场采取临时措施, 搭建简陋的鸭棚舍, 在小水塘或租用的田间实行超密度的饲养, 水质较差, 影响麻鸭的产蛋率, 也存在环境污染的隐患。

3 对策和下一步计划

3.1 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2019年缙云县将缙云麻鸭产业列入《缙云县进一步提升发展乡愁富民产业三年行动计划 (2019年-2021年) 》, 成为在新发展时期因乡情、乡恋而衍生的适合大众创业的绿色生态产业。每年财政拨出200万元扶持资金, 出台《关于加快缙云麻鸭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政策, 在协调处理好产业发展和水质保护关系的前提下, 明确麻鸭产业发展目标、每年扶持资金安排、重点扶持环节及资金补助标准等, 促进缙云麻鸭产业的发展。

3.2 保障麻鸭产业用地

要求缙云麻鸭养殖重点乡镇 (街道) 规划一定数量设施农用地用于麻鸭产业发展, 确保旱养、笼养等麻鸭养殖用地真正落到实处。2019年开始将畜禽养殖设施用地审批情况, 列入对乡镇政府的年终考核。组织相关部门对目前养殖麻鸭的地点进行联合踏看, 符合设施农用地审批条件的要加紧审批, 使养殖户吃下定心丸, 投入资金进行提升改造。

3.3 推广养殖新技术

加强省市技术部门联合, 学习探索在新形势下, 如何应地制宜饲养麻鸭, 形成成熟技术规范。通过组织培训、项目扶持等方式, 逐步淘汰传统水面养殖模式, 在全县范围内推广麻鸭生态养殖三种模式。

一是笼养。2018年6月在浙江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 浙江丽水仙都黄禽业有限公司建设了标准化的养殖栏舍, 实行了现代化、自动化的笼养模式, 养殖麻鸭1万余羽, 取得了较好效益。

二是旱养。麻鸭在饲养过程中脱离水体, 只供应少量水进行围养, 排泄物集中收集后用于田地种植, 减少影响生态环境。旱养的投入大大省于笼养, 是中小专业户提升改造的主要模式。

三是套养。依托缙云县是“中国茭白之乡”, 茭白产业种植面积6.5万亩的优势, 开展“强强联合”, 大力探索“茭田养鸭”的立体适度套养模式, 实现种养结合、生态循环。2018年已有4万羽麻鸭套养到8千亩茭白田中, 用人工“天敌”法——每亩茭白田放养5羽麻鸭当“洁净师”优化生态环境, 特别是田中的福寿螺、浮萍、杂草滋生等问题得到破解, 每亩还增产值300~500元, 也有利茭白产业的持续发展。

3.4 加快新型主体培育

发展麻鸭产品精深加工产业,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延长麻鸭产业链条, 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加快培育形成全产业链的主体, 才能带动缙云麻鸭的养殖。例如, 本县企业浙江五莲农牧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缙云麻鸭种鸭养殖、鸭苗孵化、饲料、兽药供应、养殖技术指导。家禽回收屠宰、熟制品加工等一条龙服务的综合性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开发出麻鸭系列产品50多种, 组建专门网络销售团队, 搭建了多个产品销售平台。计划2019年在仙都旅游风景区内, 建设缙云麻鸭博物馆, 将风景旅游、麻鸭文化、产品销售进行有机结合。

作者:潘伟丽 丽水市缙云县畜牧兽医局

来源:《浙江畜牧兽医》期刊

标签: 禽类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