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类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禽类养殖

洋鸭养殖预防什么病(怎样防控鸭的小鹅瘟?)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2-03|点击次数:

小鹅瘟又称鹅细小病毒感染,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雏鹅和雏番鸭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4~20日龄雏鹅雏番鸭,以传播快、高发病率为特征,是当前危害番鸭的重要病毒性世界:传染病。

(1)临床症状雏番鸭群发生疫情之初,有些病鸭不显任何症状即突然死亡,也有些雏鸭稍见呆钝、衰弱或倒地两腿乱蹬后,很快死亡。其病程十分短暂,0.5~1天。

怎样防控鸭的小鹅瘟?

怎样防控鸭的小鹅瘟?

怎样防控鸭的小鹅瘟?

而后疫情迅速蔓延,很快波及全群。患雏只数剧增,并且大批死亡。大多数患锥精神委顿,打瞌睡,喜饮水,食欲废绝,闭目蹲伏,不爱走动:排灰白色或淡黄绿色等稀便,粪便中混有气泡.纤维素碎片和未消化的饲料,混浊不清;肛门周围湿润,粘附粪便,污秽不洁;脚蹼和喙端颜色发绀,鼻孔附近常粘附分泌物和污物,呼吸用力,时常摇头甩鼻;机体脱水,皮肤和蹼干燥,嗉囊松软,内有气体和液体;濒死时,病雏大多两腿麻痹或呈抽搐性划动,头往往触地。少数病畜死亡之前,尚出现神经症状。急性经过的病雏死亡率达90%以上,病程约为1~2天。病程拖延而呈亚急性经过的病雏,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拒食,缩头垂翅,常常蹲伏,嗜睡,不愿走动,机体消瘦脱水,经常拉稀,一般经3~7天死亡。少数幸存者羽毛蓬松而无光泽,生长发育缓慢。

(2)病理变化最急性死亡者病变不典型,主要变化在肠道,其前段小肠黏膜充血、肿胀且呈卡他性炎症变化,黏膜上被覆浅黄白色黏液,间有出血性病变。病雏胆囊胀大,胆汁充盈而稀薄。其他脏器病理变化不明显。

急性或亚急性经过者,通常可见典型性病变。其口、鼻流有稀薄黏液,口腔、舌和咽喉黏膜有纤维素性假膜覆盖。全身脱水,结膜、皮肤与脚蹼干燥,皮下组织充血、淤血。心脏变圆,心房扩张,心肌变性、松软、颜色暗晦无光泽,有浆液性、纤维素性心包炎。肝脏肿大、充血、出血、变性,颜色暗紫,有肝周炎变化,其实质中有凝固性小坏死灶,质地脆弱。胆囊胀大,胆汁充盈而稀薄。胰腺肿大、变性,偶见灰白色细小坏死灶。脾脏多不肿大,颜色暗红,偶见其切面有少量灰白色点状坏死灶。肾脏稍肿大,颜色暗红或紫红,其实质中有小坏死灶。泄殖腔松弛扩张,其可视黏膜呈棕褐色;部分亚急性病例出现非化脓性脑炎:肠道发生特征性渗出性肠炎变化,十二指肠黏膜弥漫性充血,表面有大量黏液,空肠和回肠有急性、卡他性及坏死性情变,肠黏膜大面积坏死:脱落。些病程稍长 (约6天以上)的病雏,小肠最后段常显著膨大,外观呈淡灰白色,触感硬实。倒开小肠膨大部位,可见坏死并脱落的肠站膜与凝固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形成淡灰白色或淡黄色的扁平长带状物,或者包裹在肠内容物周围而形成“腊肠”样栓子,堵塞于肠道内。肠内栓子与肠壁完全分离,肠壁变薄,内壁平整、光滑而无溃疡,呈淡红色或苍白色。也有的病雏肠黏膜表面附有散在的纤维素凝块,肠腔内没有栓子和扁平长带状的纤维素性凝固物,但腹腔内有大量腹水积聚。

依据疫情流行特点(小日龄雏番鸭易感等)、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肠道内有特征性栓子等)可初步作出诊断。如果使用抗小鵝瘟高免血清普遍进行治疗,每只雏番鸭皮下注射2毫升,疫情得以控制,初诊可得到验证。

怎样防控鸭的小鹅瘟?

怎样防控鸭的小鹅瘟?

怎样防控鸭的小鹅瘟?

(3)防治主要通过消毒和应用高免血清及疫苗的办法解决,目前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①由于本病可在种蛋孵化过程中通过污染的用具、设备及种蛋等进行传播,故在种蛋上孵前,应对孵化室、用具、设备及种蛋等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熏蒸消毒。

②种禽开始产蛋前30天,将小鹅瘟(GD)活疫苗用生理盐水稀释后进行肌内注射(1毫升/只),为确保免疫效果,也可以在首免15天后再免疫1次。种禽经注射疫苗15天后,1年内所产种蛋孵出的雏禽便拥有母源抗体,获得了先天性被动免疫力,完全可以抵抗小鹅瘟病毒(仅有1种血清型)感染。

③对有母源抗体的雏番鸭,应于7~8日龄时用小鹅瘟(GP)活疫苗进行预防注射。用生理盐水将疫苗稀释后,每只雏鸭皮下注射0.2毫升。为节省人力,此疫苗也可稀释2~3信剂量进行饮水免疫。④对无母源抗体的雏番鸭,应于出壳48小时内,利用抗小鹅瘟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进行免疫,每只维鸭皮下注射0.5毫升;8日龄时,再用小鹅瘟(GP)活疫苗按上述方法进行1次预防接种。由于本病潜伏期甚短(仅3~5天), 7日龄以内的易感雏禽发病率高,如无母源抗体者先不用高免血清免疫,而只靠注射疫苗进行免疫,必将使其在未产生免疫力时即被小鹅瘟病毒感染。

标签: 禽类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