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类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禽类养殖

卖养殖鸡棚(家里的养鸡棚,这样改一改,收入翻几番……)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3-09|点击次数:

最近一两年,有不少养鸡棚闲置。但在山东地区,一些养鸡棚竟然又悄悄运转了起来,只是这棚里没有继续养鸡,而是种上了蘑菇。

家有养鸡棚 致富靠蘑菇

在青岛莱西市西沙埠村村民臧玉佳的菌菇种植大棚内,一个个黑皮鸡枞菌长势喜人。

家里的养鸡棚,这样改一改,收入翻几番……

他种的这种黑皮鸡枞菌貌不惊人,却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它鲜嫩醇香、生熟皆可食、营养丰富,在南方地区是煲汤佳品。

黑皮鸡枞菌可以春夏秋三季栽培出菇,但要在北方把它种出来,可是需要一番指点。

臧玉佳原本是个养鸡户。一次,在蔬菜批发市场,臧玉佳见到了黑皮鸡枞菌,最近几年,鸡枞菌开始进行人工养殖,在市场上一斤能卖几十块钱,臧玉佳寻思,鸡棚能不能种蘑菇呢?带着疑问,臧玉佳来到青岛农业大学,在郭立忠老师的指点下,他跟同学一起转行研究种植鸡枞菌。

他利用废弃的鸡棚设备,把鸡棚改造变成了菇棚,种上了黑皮鸡枞菌。

家里的养鸡棚,这样改一改,收入翻几番……

在精密做好土壤改良、环境空气净化消毒等技术工作,经过半年多标准化生产以后,黑皮鸡枞菌的产量翻了一番,一个棚出菇量达到三万斤,市场价格也随质量的大幅提高迅速攀升。

与养鸡相比,种植黑皮鸡枞菌不但没有污染,收入还比养鸡利润高得多。

他所在的西沙埠村,多年来人均收入不到4000元。而2018年,鸡枞菌给臧玉佳和他的合伙人带来90万的利润,兄弟三人每人分红30万。

鸡棚变菇棚 科技神助攻

沙埠村能种出这些珍稀食用菌,离不开青岛农业大学科技特派员郭立忠教授和他的团队的帮助。鸡棚变菇棚,也是来自这位教授的建议。

可教授为什么看上了鸡棚呢?

其实在西沙埠村,村民们不仅试种了黑皮鸡枞菌,还试种了另一种珍贵菌种——绣球菌。

家里的养鸡棚,这样改一改,收入翻几番……

绣球菌又叫绣球菇,是一种珍稀的药食两用菌菇。因为营养价值极高,野生数量又极少,多年来,野生绣球菌即使卖到每千克100元的高价,在欧美、日本依然极为畅销。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和推广能够大规模种植绣球菌的技术,成为顺应市场需求的大趋势。

黑皮鸡枞菌属于较典型的中高温型食用菌品种,而绣球菌更是有“日光蘑菇”的称号,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或一定的温度条件,才能生长成为营养丰富的菌种。

这两种食用菌都是品质良好的菌种,但好品种不等于好收成,还需要配合良好的生长环境才能有好收获。

如何为食用菌打造好的生长环境,同时,不要给农民带来太大负担?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考察和论证后,郭立忠教授发现,当地很多农户家都有养殖用的鸡棚。这一原本已经被不少农户闲置无用的装置,却让郭教授眼前一亮。

与一般的大棚不同,通常,养鸡棚为了养鸡会安装暖气等设备。

他提议将原有的鸡棚进行改造,利用原来的养鸡加温设备,加上三条喷雾路线,将鸡棚改造成为菌菇种植棚。这样,不仅可以利用原有设备,减少栽培的投入,而且正适宜珍稀食用菌的生长,能够给养殖户带来新的转型收入。

去年开始,在郭教授的培训与帮助下,西沙埠村村民们试种了黑皮鸡枞菌、绣球菌,取得成功,鸡棚绣球菌栽培新模式让菇农们人均收入增加了1倍多。

利用闲置养殖棚种植珍稀食用菌,既能利用闲置装置,又能获得经济效益。这种“腾笼换鸟”的食用菌种植新模式,实现了食用菌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与提质增效,也让村民的口袋里,又多了一份鼓囊囊的收益。

家里的养鸡棚,这样改一改,收入翻几番……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任 静

标签: 禽类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