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类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禽类养殖

汉中土鸡养殖场(陕西省汉中市科协:“帮困帮在点子上 扶贫扶到根子上”)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4-19|点击次数:

从“科普点餐”精准传送科学技术,到“科普惠农”项目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再到“科普宣传”提升贫困人口科学素质。近年来,陕西省汉中市科协围绕脱贫攻坚大局,立足职能优势,紧盯群众需求,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精准施策、定向发力,把农业技术给到贫困户手里,把示范基地建到田间地里,把科学知识送到贫困群众心里,实现了从“帮脱贫”到“要脱贫”的转变,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了科协篇章。

755场定向培训,2958名科技专家

“科普点餐”精准传送科学技术

贫困群众要想摆脱贫困,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助力精准扶贫,为农民增收提速,为农村发展注能。

推动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市科协精心设计、创新实施“科普点餐”活动。由市科协向各贫困镇村征集产业发展困难和问题,科技人员负责提供答题菜单并向群众讲解,市科协收集归类、整理成问题清单和课题菜单向社会公布。贫困群众按单“点餐”,科协组织科技人员“送餐”,用“一业一策”“一户一法”的“点餐式”培训,精准破解了群众发展缺技术的实际困难。

2016年和2020年,市科协根据全市脱贫攻坚需求,先后联合市扶贫办两次征集充实123项学协会培训资源库,作为“科普点餐”菜单在网上发布。近年来,按照市级部门单位和各县区需求反馈,累计组织中药材种植、生猪复产增养等“定点、定向、订单”式培训755场次,12.6万群众接受了精准实用技术服务。

扩大科普点餐覆盖。市科协按业务职能、产业发展和农民需求,累计吸纳2958名科技专家,建立65支科技扶贫专家队伍,协助贫困镇村制定科技脱贫攻坚规划,在产业发展关键时间节点开展技术服务。累计编印发送技术手册64类19.2万余册、科普读本2.8万册,让实用技术成为群众的“营养餐”“口袋书”。

提升点餐服务质量。市科协组织实施“学会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计划”项目40个,命名两批45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柔性引才为全市发展产业、壮大经济提供支撑;把高层次专家纳入了“科普点餐”菜单,推进专家“进一线”帮扶。从2017年起,先后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0多位教授举办魔芋种植、中蜂养殖培训35场次,举办虾稻共作、茯苓产业等可持续发展论坛活动7场,聘请120人次专家现场技术指导150余场。

延长科普服务链条。“科普点餐”助力生产,但不止于“生产”。2017年,市科协邀请西安爱缤果公司、紫阳县电子商务协会等专家在西乡县、留坝县、南郑区举办助力脱贫攻坚电商实操培训班,累计创建茶叶、土蜂蜜、土鸡等农产品网店150多家,把“科普点餐”服务向拓展开发市场延伸,有效解决了群众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让实用技术为农产品销售吃上了“定心丸”。

1450万项目资金,127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

以点带面助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贫困群众没有资金积累,扩大生产更是没有胆量。让先进技术在群众身边示范引领,把贫困户紧紧镶嵌在产业链上,一拉一推,让群众放下顾虑,放开胆子依靠科技搞生产。

近年来,市科协把中、省科协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向贫困镇村倾斜,以“科普惠农”为载体,整合项目资金1450余万元,发展优秀农技协175个、科普示范基地127个、科普带头人154人,支持建立农业专家服务站26个、受到省科协命名23家,成立农技协联合会3 个,科技服务辐射带动群众3.5万人以上。通过“以点带面、榜样示范”的科普示范引领,带动农民学科技、用科技助发展,为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陕西省汉中市科协:“帮困帮在点子上 扶贫扶到根子上”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洋县田园蜂业养殖协会采取“送蜂、代养、包销”服务,在全县培育了26名蜂产业技术能手,这些技术骨干每月集中接受协会一次专业培训,平时就分散在各地就近服务,技术人员下沉服务,让养蜂成了帮助贫困户脱贫的“甜蜜事业”;南郑区苗木花卉产业协会农业专家服务站引进黄桃、红梨等12个新品种在6个镇成功种植1100余亩,培养农村科技人才25名,辐射带动了160余户贫困户;佛坪县丰祥天麻种植科普示范基地积极吸纳周边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和入股分红,群众经济收入明显提高。

农技协将分散的贫困户组织起来,发展规模化生产和经营,帮助“小农户”应对“大市场”;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做给农民看”“领着群众干”,引导农民主动学,继而辐射示范更多人,最终起到“带动一大片”的效果;农业专家服务站引导农业科技、科普组织在提升产业科技水平、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等方面发挥作用,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服务农户脱贫增收。同时,市科协通过“以奖代补、奖补结合”的方式,帮助新技术、新成果得到及时推广并形成现实生产力,加速了项目实施进度,扩大了受益范围,实现了科普示范体系的良性循环。

1000余场活动覆盖,3024名科技志愿者参与

提升农民素质激发脱贫动力

2020年9月15日,汉中市举办2020年全国科普日科技助力脱贫攻坚主场示范活动,发放各类科普宣传资料3500多份,开展义诊服务1000余人次;深入农村、学校、企业等系列科普联合行动也同步开展。“很多穷人之所以穷着,是因为思想贫穷。”为了摆脱贫困,许多群众特意走老远的路来参加活动。在他们心中,科普就像一把钥匙,能教给他们驱离愚昧的妙法,帮助打开令人向往的小康之门。

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市科协以推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强化科普阵地,健全科普组织,开展科普宣传,在全市推进实施全域科普,用科普浇灌文明富裕之花。每年利用“科技之春”宣传月、“全国科普日”等科普平台,通过发送资料、举办讲座、现场培训、典型示范等多种形式,举办科技助力精准扶贫活动1000余场次,为贫困人口脱贫注入信心、坚定决心。

陕西省汉中市科协:“帮困帮在点子上 扶贫扶到根子上”

声光体验、电磁探秘、运动旋律、数学魅力……今年7月开始,中国流动科技馆陆续在汉台、宁强、略阳、留坝等贫困县区开馆展演,吸引了大批青少年前去“体验科学”。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才能彻底拔掉穷根。近年来,市科协连续开展3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组织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汉中市少儿科幻绘画展评,不断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在全市营造了学科学、爱科学的良好氛围。

注重科普阵地建设。截止目前,市科协先后支持建成乡村社区学校“科普e站”169个、科普宣传栏450个、市级科普教育基地17个、电子科普画廊8个、校园科普馆7个、农村中学科技馆6个、南郑区科普体验馆1个,为汉台等5个县区配备科普大篷车,整合利用南通市科协捐赠价值52万的科普产品,加快建立多元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科普服务体系,让贫困镇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科普服务。

加强科普组织建设。积极吸纳以农业、医疗、教育带头人为主的“三长”353人,建立了一线科技工作者服务脱贫攻坚“直通车”;搭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科技志愿服务工作平台,成立科技志愿者队伍84支,吸纳科技志愿者3024名,以基层科普阵地为依托,面向贫困群众提供常态化的科技志愿服务。在市科协的大力推动下,科技科普服务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重要内容,城固、洋县科技志愿服务在全省试点,镇巴、略阳受到县上表彰,洋县科协经验材料被中国科协微信平台转载推广。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就算天上掉金子,也需要去弯腰捡一下。”前不久,市科协在包扶的勉县中坝社区举办“三讲三学”助脱贫活动,勤劳致富代表胡焕平号召大家,不忘党恩、不负帮助,自立自强、共同发展,引发了在场群众的共鸣。从扶智到扶志,从投技到投资,市科协用科技填补贫困洼地、用人才引领社会发展,以务实行动赢得了群众认可,以不懈努力受到了社会好评,为汉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鼓了斗志、聚了民心、添了亮色。(赵炜、李一鸣)

来源: 消费日报网

标签: 禽类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