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类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犬类养殖

合同养殖肉狗(以史为鉴,藏獒的故事)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06|点击次数:

01

2009年9月10号,30辆黑色奔驰车浩浩荡荡地开进了西安咸阳机场。

很多人不禁好奇,这么大的阵仗,是为了迎接什么神秘人物?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么大的排场,竟然是为了迎接一只藏獒。

这只藏獒,属于西安一个黑社会老大蔡国强,他花了400万的高价从青海玉树引进,名叫长江二号。

事实上,蔡国强造势,他频繁带长江二号在媒体亮相,到处宣传自己价值400万的藏獒,就是为了推广自己的藏獒繁殖基地。

经过大量宣传,在他的藏獒基地里,藏獒一次配种费高达几十万,蔡国强一年靠藏獒配种就可以赚钱上千万。


这种虚假繁荣,在那个年代屡见不鲜。


10年前,藏獒被誉为东方神犬,一只最低也要被卖两三万,顶峰时,价格被炒至千万一条。品相好的纯种藏獒,甚至可以在北京换两套百平的房子,不少人靠炒作藏獒发家。

但近几年,没有人炒作藏獒了,以前卖几十万的藏獒,连送到狗肉馆都被嫌弃,现在很多沦为藏区流浪狗。


那么藏獒是怎么被炒起来的呢?这个泡沫又是怎么被戳破的呢?



02

藏獒的发展

汉朝时,藏獒就开始被进贡给皇帝。

而且因为藏獒是高原品种,不适应低海拔环境,死亡率高,于是物以稀为贵,藏獒被古时的贵族视为身份的象征。

清朝时,藏獒饲养达到高峰。因为满清少数民族的特性,爱好养猎鹰猎犬,所以养藏獒成为他们的最爱。

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就给乾隆皇帝的10条名犬画过《十骏犬图》,最后一幅《苍猊》,画的就是藏獒。

但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建国初期经济困难,粮食供应紧缺,藏獒这种吃得特别多的品种,就失去了养它的社会基础。全国甚至还发起了打狗运动,除了青海和西藏外,藏獒基本在大陆绝迹。

很长一段时间,大陆都对藏獒不了解,现代的藏獒,是从美国传回来的。

早在1958年,尼泊尔国王把藏獒当礼物,送给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后来就有少量的藏獒从尼泊尔和印度引入到了美国。

这种马可波罗笔下“体大如驴,奔驰如虎,吼声如狮”的品种,很快让美国人为之折服。

美国人民觉得藏獒这种狗可真是神了,称它为“来自世界屋脊的神犬”。

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如日中天,很多美国人有钱又有养狗的爱好,藏獒在美国得到了极大的推崇。

80年代,藏獒在美国先经过长时间繁殖,数量越来越多,后经过投机客的炒作,各种协会和比赛也出现了它的身影,加上藏獒自带世界屋脊的神秘感,使得它卖得越来越贵。


就这样,藏獒在美国被炒起来了。



03

“流量小生”张佩华

那在美国火起来的藏獒,怎么来到中国的呢?这就离不开第一个关键人物“张佩华”。

他是谁?

上世纪80年代,台湾电视剧《昨夜星辰》在内地特别火,而这部电视剧的男主角就是张佩华。他是当时的流量小生,琼瑶的御用男主。

张佩华在美国第一次看到藏獒就喜欢上了。

他从美国花2.5万美元买回了一只叫乔克的藏獒。2.5万美元相当于当时120万台币,这是当时台湾一幢楼的价格。

这事当时在台湾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藏獒也很快受到追捧。

有当红明星做背书,加上惊人的价格,藏獒迅速在台湾走红。

一时间,凡是有藏獒出现的狗展,场场爆满,甚至台湾中南部爱犬人士集体包车北上看藏獒。

80年代末,一只普通的藏獒幼犬能卖到20万到30万台币,就连种犬的配种费也高达20万台币。

20万台币相当于一个什么概念?

当时台湾已经是“亚洲四小龙”之一,这些钱也相当于台湾一个高级白领不吃不喝一年的总收入。

换算成人民币,约为4.35万元,相当于当时34个城镇职工一年的收入总和。

那时大陆的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还不到1300块,农民年均收入只有600块,不吃不喝,几十年才能买得起一只品相一般的藏獒幼犬。

台湾的投资客们手中的藏獒大部分从美国引进,但是藏獒从美国引进存在2个问题:

一是藏獒万里迢迢从美国来到台湾,进口成本很高。

二是在美国的藏獒数量少,只好近亲繁殖,不仅容易生病,而且也没有纯种藏獒品相好。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80年代的中后期,台湾的投资客们把目光看向了大陆,纷纷跑来大陆寻找藏獒。


04

“藏獒之父”王占奎

台湾人跑来大陆找藏獒,他们通过福建商人找,福建商人找到了大陆早期做卖狗生意的王占奎。

王占奎,藏獒泡沫的第二个关键人物。

1985年,当福建商人拿着几张藏獒的照片找上门时,王占奎只觉得一头雾水,因为他根本没见过照片上的狗。

福建商人希望王占奎能找到藏獒这种狗,再转卖到台湾去。他还告诉王占奎这种狗很赚钱,一只可以卖到20万台币。

后来,当地供销社主任告诉王占奎说:“有个劳改犯刚从西北回来,带的那条狗也许是藏獒。”

王占奎闻讯去找,他看到一只从未见过的大狗,正拖着个磨盘在院子里疯跑,力气极大。震惊之余,他拍下照片寄到福建,对方回信:这就是藏獒。

于是,1986年春,带着跟福建人签好的合同,王占奎第一次进了藏区。

上世纪80年代交通不便,王占奎千辛万苦来到藏区想要买狗,却发现根本买不了。

原来,那时候藏民非常淳朴,他们认为狗是人的朋友,卖狗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没办法,王占奎只好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以物易物的方式,换取藏民的藏獒。

他在县城买了收音机、电灯泡等,跟牧民换来23只藏獒。这批狗,王占奎留了5只做自己狗场的种犬,余下18只出口到台湾。

一只藏獒的成本200元,转手卖出去却高达7000元一只。

这意味着,在万元户都可以上报纸的那个年代,王占奎成了十万元户。

第一次把藏獒带到内地,王占奎赚的盆满钵满。

但是这个生意后来做不下去了。

90年代初期,台湾搞台独,两岸的关系特别紧张。而藏獒主要销往地是台湾,卖狗在台湾属于走私,所以狗卖不过去了。

与此同时,国家出台了严格管控大型犬和烈性犬的政策,更使得藏獒滞销。

藏獒食量巨大,养育成本高,王占奎很快入不敷出。

1998年,走投无路的王占奎主动找到媒体宣传,讲述了自己去西藏的经历。

大河报随后发表《千里寻藏獒,中原听咆哮》,把王占奎塑造成一名不畏艰险走入高原,发掘推广藏獒让更多人认识的义士。

本来只是为了赚钱而走进西藏的王占奎,就此摇身一变,成为中国抢救保护藏獒第一人。

他把藏獒推到跟国宝熊猫一样的地位,再扣上民族主义的大帽子,藏獒也从这年在全国范围风靡。

全国各地的人跑来找他买狗,藏獒的价格也随之攀升。

1999 年,一条2个月大的幼年藏獒,在国内价格最高达5万元,成年藏獒最高已经可以卖到20万元。


这是什么概念呢?

那一年北京天通苑的房价,1平米只要1000多块钱,20万相当于200平的北京房产。

九十年代末的上海就有句流行语:

买栋房子、生个儿子、买辆车子、养条藏獒。

在王占奎有意无意的操作下,藏獒火了,藏獒经济也开始走上爆发。


05

“炒作高手”马俊仁

王占奎那时手上品相好的藏獒最高可以卖到几十万,但是2005年之后,藏獒的价格迅速崛起,最高价格卖到了几百万甚至上千万。

这中间的发展离不开第三个关键人物,马俊仁。

2005年后,辽宁体委副主任马俊仁在辞职后,闯入藏獒产业,成为藏獒第一炒家,他把藏獒价格彻底推至泡沫化。

他在当时是个名人,带出了好几个女子中长跑世界冠军。但后来因为兴奋剂丑闻,他被迫从辽宁体委引咎辞职。在寻找创业项目中,他选中了藏獒产业。


他把藏獒和民族主义结合。

他经常挂在嘴边的几句话:

我养藏獒,不是因为缺钱,是因为世界犬业中,中国没地位,而藏獒是最好的犬。

只要下功夫弄,咱们一定能拿世界冠军,我们国家方方面面都不能让人看不起。

我这些藏獒,以后要出去参加世界比赛,论个头儿,论品相,论颜色,论方方面面犬性,肯定都非常突出,拿金牌夺银牌。

马俊仁生生把养藏獒的生意,说成了为国争光。


他还强调藏獒的稀缺性,是身份的象征。

他夸大藏獒的战斗力,把藏獒说成东方神犬。间接吹自家獒园的藏獒最好。他鼓吹纯种,说全国纯种藏獒剩下不超过100只,几乎有一半都在他的手上。

曾今有个故事,说不能在马俊仁面前提“狗“字,“狗”是需要屏蔽的敏感词。一听到“狗”字,他会大怒,说:“我马俊仁培育的是藏獒!不是藏犬、藏狗!”

他鼓吹自己藏獒不一般,是身份的代名词。


他甚至成立藏獒官方协会,给藏獒的高价背书。

他自封藏獒协会主席,通过自己以往工作中的人脉,不断给藏獒造势,抬高藏獒的价格。

2005年,中国首届藏獒展览会在河北廊坊开幕。马俊仁一口气带去30只藏獒,其中有一只叫“小王子”的藏獒喊出了4000万天价, 赚足眼球。就连小王子的儿子小小王子,最终都卖出了180万的高价。

马俊仁彻底炒火了藏獒。


随后大量资本受虚假繁荣吸引,盲目跟进市场,藏獒价格再一次迎来攀升。

这一年,一般的成年藏獒均价已经突破10万元大关,之后迅速迈入大跃进时代。

2007年,一只藏獒王落户武汉,成交价390万。

2010年,山东淄博一只名叫“大帝”的藏獒成交价1000万。

2011年,北京一场獒展上,来自青岛的一只藏獒标价3000万。

在其他五花八门的藏獒展上,基本都有开价五六百万元的“纯种”藏獒撑场面。

藏獒彻底火了!

但是藏獒真的这么值钱吗?并不是,这些都是炒作出来的假象。

真相是各个藏獒养殖场,通过互相倒手,对外号称成交价格几百万元、上千万元,媒体“老老实实”地按开价报道,而养殖场私下可能连个转账都没有。

他们空手套白狼,借媒体之势,塑造起市场繁荣的假象。目的是为了让人高价买狗,让更多的人为高昂的育种费买单。

为了把狗卖上价格,当时市场已经很疯狂了:

獒园老板给藏獒灌食,那些看起来有成长潜力的幼犬,被戴上婴儿的围嘴,直接用漏斗灌流质的奶渣。

很多从小被灌食养大的藏獒,自己不会吃饭。而那些成年犬被灌食后,体重能直接从100多斤灌成200多斤,看起来更高大威猛。

为了让藏獒看起来粗壮,一些獒园直接在藏獒身上打硅胶,注水。有的獒园给藏獒喂激素,让狗肌肉与皮分离,最后通过手术,把额头上的皮拉到鼻子上,做成“起毛点靠前”的样子。

他们甚至给狗喂安眠药,整日痴睡,方便长肥。

2013年,藏獒产业的泡沫终于破裂了。


几万家藏獒养殖场倒闭,很多藏獒价格暴跌至千元。


06

藏獒泡沫被戳破

为什么藏獒产业会走向破灭呢?

一方面是藏獒经过过度炒作,数量飙升,稀缺性没有了。

藏獒最火的那几年,几乎每户藏民都会养几头藏獒。

全国各地的藏獒场数量也非常惊人。2012年的时候,光西藏的95个养殖场,每年就可以卖上万只藏獒。

一方面是2012年后,全国开始反腐倡廉。

2012年中央出台了八项规定,高价藏獒的需求直线下滑。

被称为“活着的奢侈品”的藏獒没人要了。

另一方面,全国很多城市出台了养犬规定,不让在市区养大型攻击性犬类。

藏獒卖不出去,最先感受到寒冷的是投资者们,他们选择在彻底触底之前抛售,及时止损。于是,市场上逐渐出现了便宜藏獒。

2013年,很多人在市场上看到了一两万块钱甚至几千块钱的藏獒。

慢慢的藏獒卖不出去了,而养殖中心根本养不起大量的藏獒,大量倒闭。

2015年,一条“百万身价藏獒成火锅食材”的扎眼新闻,刺破了藏獒神话的最后一丝泡沫。

曾经的天之骄子、东方神犬,大批藏獒要么当肉狗,要么被遗弃成为流浪狗。


07

结尾

内地被遗弃的藏獒,经过有关部门的处理,没有给社会造成太大影响。

但是藏区的流浪藏狗,却给当地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流浪藏獒繁殖能力很强,数量越来越多。

聚集的流浪狗给藏区带来了各种传染病。

饥饿的藏獒们会围攻当地野生动物。游荡在寺庙、街道和村庄,频繁出现伤人事件。


那当地人为什么不处理这些藏獒呢?

当地的藏民们认为,人要想成为人,先要转世成狗,经历磨难才能转世成人。

因此,当地老百姓不仅拒绝给藏獒绝育,也拒绝给流浪狗安乐死。

藏獒泡沫,给藏区带来巨大的麻烦。

但是,藏区的流浪狗们也正经历着苦难。

在资源相对贫乏的藏区,它们需要争夺食物,忍受病痛,争夺地盘。


有一位藏民说:“流浪的藏犬也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希望大家以怜悯和慈悲心善待他们。这是我生时的期望,死时的遗言。”

那些拿资本炒作藏獒的人,狗的生命他们从不关心,在他们眼中,狗是盈利的商品。

在资本的操纵下,藏獒沦为了时代的牺牲品。


历史上所有的炒作,结果都是一地鸡毛,既伤害了原有产业的生态,也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更伤害了消费者。

今天的资本不炒作藏獒了,我们也无法预料下次资本还会炒什么。但作为普通人,希望我们保持警惕,不被资本割了韭菜。

标签: 犬类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