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类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犬类养殖

肉狗养殖狗舍图片(一个耶鲁毕业的美国人在中国专做这件事 他的故事让人泪目)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13|点击次数:


一个耶鲁毕业的美国人在中国专做这件事 他的故事让人泪目



北京有很多外国人,其中汉语讲得好的不在少数,养宠物的可能也不少。但今天想说的这个Chris,是北京“领养小铺”的创始人,他可能是最辛苦、也最令人感动的老外之一了。

Chris中文名是柯瑞思,朋友们都叫他老柯


一个耶鲁毕业的美国人在中国专做这件事 他的故事让人泪目


老柯,年份不详


老柯定居北京快20年了,一口北京话说得非常地道,用词、语气,不细听感觉不到是个外国人。

作为耶鲁大学的毕业生,他刚来北京时做撰稿和翻译的工作。后来因为菩萨心肠,跟流浪动物结下缘,结果令他始料未及:从2011年开始,8年来,救助流浪动物成了他从早忙到晚的专职工作。


一个耶鲁毕业的美国人在中国专做这件事 他的故事让人泪目


老柯的耶鲁毕业照


在老柯的微博账号“领养小铺”里,每一条都关乎实实在在的行动:卖抱枕募款、发流浪猫狗的领养信息、自己发以及转发各种求助信息,招聘“领养部主任”……


一个耶鲁毕业的美国人在中国专做这件事 他的故事让人泪目



“领养小铺”需要一个主任来全面负责领养的管理审核等工作,老柯每天忙得四脚朝天,这个招聘视频广告,是他在机场边走边录的。他对“领养部主任”的第一个要求,就是“特别喜欢动物”。

一个耶鲁毕业的美国人在中国专做这件事 他的故事让人泪目

老柯的办公室

一个耶鲁毕业的美国人在中国专做这件事 他的故事让人泪目


一个耶鲁毕业的美国人在中国专做这件事 他的故事让人泪目


从这些办公室细节里,可以感受到老柯的耶鲁气质……

白板上打的草稿,和互联网公司的运营思路如出一辙。

老柯的雷锋生涯是如何开始的?

被问及这个问题时,老柯首先提到的是陈阿姨。

一个耶鲁毕业的美国人在中国专做这件事 他的故事让人泪目


老柯和陈阿姨

陈阿姨是一位打扫卫生的工人,一直在默默无闻地救助身边的小动物。有一年冬天,一只狗妈妈生了9只小狗,它们所在的小区物业不允许它们待在那儿,陈阿姨很着急,就向身边的人求助,这个求助信息传递到了老柯那里。


一个耶鲁毕业的美国人在中国专做这件事 他的故事让人泪目


那9只狗孩子


当时老柯家里也放不下那么多狗,但他说:“我们一起想想办法。

于是,老柯用两天时间找来了笼子和车,答应先把狗妈妈和孩子接走,但他也不知道要把狗狗们放在哪里......正要去接狗的头天晚上,一位姓韩的动物医生(以下简称“韩大夫”)联系了老柯,说可以先把狗狗放在他那里。老柯和韩大夫就成了朋友。

后来,老柯参与了2011年的一次著名的4·15狗车救助,一辆大货车上,要将几百条狗运到屠宰场。


一个耶鲁毕业的美国人在中国专做这件事 他的故事让人泪目




一个耶鲁毕业的美国人在中国专做这件事 他的故事让人泪目



有些人攻击爱狗人士,说他们伪善、极端,说拦狗车影响了狗贩子的生计。可事实上,这些被拦下的运狗车,都不是集中饲养的肉狗,而是多个品种混杂、从各地偷来的宠物狗有的狗,脖子上还带着精致的项圈

它们中的一些,原本是许多家庭里相亲相爱的家庭成员,却被偷走待宰割;另一些,则是被一些人抛弃掉的流浪狗,这些原本就因为人类的不负责任而流落街头的狗,还要惨遭屠杀。

一个耶鲁毕业的美国人在中国专做这件事 他的故事让人泪目


那个晚上,老柯参与救助后,89条狗的责任也落到他身上。

老柯承担了这些狗的命运,从看病、喂养,到铲屎。其中50多条陆续被爱心人士收养,最后剩下35条狗实在没地方可去,他就租了一个院子,给这些狗一个暂时避难的地方。


一个耶鲁毕业的美国人在中国专做这件事 他的故事让人泪目



那时,老柯正想做一个项目——“领养小铺”,专门作为一个领养中心。在北京和其他城市,有很多收容小动物的基地,但不像宠物店那样在人来人往的市区,这些基地基本都在郊外、乡村,不容易被有意领养的人得知、找到。老柯就想在城市里开办一个专门供人们来领养宠物的地方,和动物救助基地对接起来。

但实际上,这剩下的30多条狗,让老柯不得不先建立一个救助基地。并且首先得每天照料、喂养它们。


一个耶鲁毕业的美国人在中国专做这件事 他的故事让人泪目



一开始,老柯对于养狗完全不懂,甚至不知道大狗和小狗之间应该分区。他每天从东直门坐公交车来到机场附近的这个小院子,一个人照顾这些狗,非常疲劳和艰难。

于是老柯通过微博求助,几个星期后,高叔叔和仇阿姨来到基地,说:“我们能胜任这个工作。”


一个耶鲁毕业的美国人在中国专做这件事 他的故事让人泪目

高叔叔和仇阿姨

直到今天,高叔叔和仇阿姨还和老柯一起在做这个事业,他们两口子把救助基地当成了自己的家。

老柯的团队,有了高叔叔、仇阿姨,陆续又加入了几位爱动物的人,以及许多志愿者、捐助人。这使得他从最初的一个小院、35条狗,增加到100多条狗,再到现在的三个基地、700多条狗。而这些年来,老柯总共救助了2000多条狗狗。


一个耶鲁毕业的美国人在中国专做这件事 他的故事让人泪目


老柯的救助基地之一



一个耶鲁毕业的美国人在中国专做这件事 他的故事让人泪目


狗舍干净整洁



一个耶鲁毕业的美国人在中国专做这件事 他的故事让人泪目



一个耶鲁毕业的美国人在中国专做这件事 他的故事让人泪目


劝架、铲屎……都是老柯的日常


一个耶鲁毕业的美国人在中国专做这件事 他的故事让人泪目


老柯舍不得放弃每一个生命


一个耶鲁毕业的美国人在中国专做这件事 他的故事让人泪目


他救助很多残疾狗


一个耶鲁毕业的美国人在中国专做这件事 他的故事让人泪目


对每个毛孩子,



一个耶鲁毕业的美国人在中国专做这件事 他的故事让人泪目


老柯都如数家珍


然而,领养小铺还是长期面对着资金和人手严重不足的问题,这让老柯经常焦虑、着急,也苍老了不少。他每天会收到无数条微信,有一大堆问题等着他去解决。

老柯的微博有近65万粉丝,他每天会在微博上收到许多求助信息,他无奈只能声明:“无法回复大部分私信和求助,实在无能为力……我超负荷,但是我还在努力,我没有放弃……”。


一个耶鲁毕业的美国人在中国专做这件事 他的故事让人泪目



许多人得知老柯的救助站地点之后,就把捡到的流浪狗、或者是自己不想养的狗,扔在基地门口。

这也是其他一些救助基地经常面临的问题:人们不负责任的抛弃、或是不愿自己付诸行动去救助,导致救助基地的狗越来越多、开支不断增加。老柯现在每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还背着债。


一个耶鲁毕业的美国人在中国专做这件事 他的故事让人泪目


分发好的狗粮


狗粮和一些工人的工资,这是固定的开销,此外不少狗需要看病、吃药、住院,医药费是一大笔开支,再加上基地和领养中心的租金,老柯每天早上醒来,都会觉得身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但看到狗狗们欢快奔跑、它们明亮的眼神、它们对人的亲昵,以及许多被领养后的狗狗们幸福的生活,老柯觉得自己的付出值!

一个耶鲁毕业的美国人在中国专做这件事 他的故事让人泪目


一个耶鲁毕业的美国人在中国专做这件事 他的故事让人泪目


陈阿姨和毛孩子们


对于领养,老柯非常谨慎。领养人要来领养小铺面谈,了解情况、做初步的判断,看是否有爱心和能力领养;接下来,老柯还要请志愿者到领养人家里去家访

关于狗的领养,很多人觉得那些残疾的或长相不好的狗被领养的可能性很小,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老柯的基地里曾经来过一条狗叫明明,它先天性失明,之前还做过实验狗,看上去非常可怜,偏偏它很快就被领养了。经过这件事后,“领养小铺”里也会机会平等地推荐有残疾、年纪大的狗。


一个耶鲁毕业的美国人在中国专做这件事 他的故事让人泪目


领养小铺里义卖的抱枕

这款图案源于一只眼失明的被救助狗狗

当领养成功后,领养人还需要定期发回狗狗的生活照,以保证领养质量


一个耶鲁毕业的美国人在中国专做这件事 他的故事让人泪目


一个耶鲁毕业的美国人在中国专做这件事 他的故事让人泪目


一个耶鲁毕业的美国人在中国专做这件事 他的故事让人泪目


老柯会在“领养小铺”的微博上,发领养人的反馈照片。这些幸运的狗狗,有的安家在北京或其他城市,有的跟着新主人到了英国、美国、加拿大。

老柯希望志愿者们能主动去找合适的领养人,提高领养率,这样就可以腾出地方来救助更多还在流浪、或者还在过着笼子生活的动物。


一个耶鲁毕业的美国人在中国专做这件事 他的故事让人泪目


此外,他还希望建立一个领养人的培训项目,帮助那些人不错、也有意领养,但没有养宠经验的人,让他们知道怎样照顾宠物。

一个耶鲁毕业的美国人在中国专做这件事 他的故事让人泪目


操碎心的老柯,头发白得很快,他只希望这些曾经凄苦的狗狗们,真正拥有一个家、得到有质量的新生活。为了这些毛孩子,老柯很少能回美国跟家人团聚。


一个耶鲁毕业的美国人在中国专做这件事 他的故事让人泪目



有人问老柯,这么辛苦图什么

老柯说,什么也不图,要图,就图这些曾经流浪的毛孩子不再痛苦。


一个耶鲁毕业的美国人在中国专做这件事 他的故事让人泪目



“对于你身边的那些比你弱小的生命,你能有办法帮助到它,但是你需要耐心,你需要相信自己和自己的朋友会有办法,即便这一分钟内解决不了,如果你能耐心地找办法,可能就会有解决的方案。”

——老柯Chris


…………

一个耶鲁毕业的美国人在中国专做这件事 他的故事让人泪目

…………


标签: 犬类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