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乌梢蛇-药用蛇品种【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6|点击次数:

乌梢蛇-药用蛇品种

【名称】乌梢蛇

【别名】剑脊乌梢、黑花蛇、乌峰蛇、青蛇、乌风蛇、黄风蛇、青大将、剑脊蛇、黑乌梢、三棱子、乌梢蛇。

【拼音】WUSHE

【英文名】GarterSnake;Black-tailSnake,Black-snake

【拉丁名】药材Zaocys原动物乌梢蛇Zaocysdhumnades(Cantor)(Fam.Colubridae)

【功效分类】息风止痉药

【药材基原】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除去内脏的全体。

【形状特征】全长超过2米。背中线有一列偶数鳞片,躯体上有明显的黑色直纹,长大后会逐渐模糊退去,最后躯体后半部就会全转为黑色,无法再看出原来所具有的黑色条纹。头部及眼睛部分较大,瞳孔呈圆状。躯体中央位置的鳞列数为14,且其中2~4列鳞片具有突起条纹。以蛙类(主食)、蜥蜴、鱼类、鼠类等为食。卵生,可产13~17颗卵。

【药源分布】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华东、华南、西南和湖南、湖北、山西、河北等地。药材产于浙江、江苏、湖北、安徽、四川等地。动植物生态环境:生活于丘陵地带及田野草丛或水边。以蛙类、鱼类为食。无毒。

【采收储藏】4-11月间捕捉。捕得后,将蛇摔死,剖腹除去内脏;盘成圆形,用柴火熏干,熏时频频翻动,至表面略呈黑色为度,再晒干或炕干。

【药材鉴定】 本品呈圆盘状,盘径约16cm。表面黑褐色或绿黑色,密被菱形鳞片;背鳞行数成双,背中央2~4行鳞片强烈起棱,形成两条纵贯全体的黑线。头盘在中间,扁圆形,眼大而下凹陷,有光泽。上唇鳞8枚,第4、5枚入眶,颊鳞1枚,眼前下鳞1 枚,较小,眼后鳞2 枚。脊部高耸成屋脊状。腹部剖开边缘向内卷曲,脊肌肉厚,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排列整齐的肋骨。尾部渐细而长。尾下鳞双行。剥皮者仅留头尾之皮鳞,中段较光滑。气腥,味淡。

【炮制方法】 乌梢蛇肉:去头及鳞片后,用黄酒闷透,除去皮骨,干燥。 酒(炙)乌梢蛇:取净乌梢蛇段,照酒炙法(附录Ⅱ D)炒干。每100kg乌梢蛇 ,用黄酒20kg。

【生活习性】生活在我国东部中部东南部和西南的海拔1600m以下中低山地带平原、丘陵地带或低山地区。垂直分布范围:海拔50~1570 m。 常在农田(高举头部警视四周)或沿着水田内侧的田埂下爬行、菜地、河沟附近,有时也在山道边上的草丛旁晒太阳、在村落中发现(山区房屋边的竹林)。行动迅速,反应敏捷,善于逃跑。性温顺,不咬人(和很多蛇类一样,只有在逼急或被你捉到时过度惊吓时不得已咬人)。以蛙类(主食)、蜥蜴、鱼类、鼠类等为食(狭食性蛇类)。7-8月间产卵,每产7-14枚。在我国分布较广福建等;在云南仅在滇东北和滇东地区有分布。目前野外生存数量大减(栖息地破坏、大量捕杀),应予保护。

【性味】甘,咸,平。

【归经】肺,脾经。

【功效】祛风,通络,定惊。

【主治】风湿顽痹,肌肤不仁,骨结核,关节结核,半身不遂,风疹疥癣,麻风,惊痫,破伤风,小儿麻痹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4钱;酒浸或焙干研末为丸、散,外用:烧灰调敷。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