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 石斑鱼

低位池养殖青石斑鱼技术介绍_养殖方法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09|点击次数:

低位池养殖青石斑鱼技术介绍

低位池养殖青石斑鱼技术介绍

石斑鱼是沿海常见的暖水性中下层鱼类,常栖息在沿海岛屿附近水质清澈、底质多礁、水深10~20m的石缝间。石斑鱼是广大群众所喜爱的鱼类品种之一,我国南方沿海把其视为“席上珍品”,近几年来鱼价一直保持在较高的价格,出口市场也不断扩大,大大地刺激了石斑鱼养殖业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开始,海南省沿海市县已对石斑鱼进行网箱养殖,初始几年的经济效益不错。后来随着网箱养殖技术的普及、网箱养殖规模的扩大、网箱水体放养密度的加大,造成了水质恶化、病害频繁、连片感染和大量死亡,有些甚至“全军覆灭”。如2002年发生在万宁市港北港的石斑鱼大面积死亡与此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必须在养殖方式上进行探索。而利用低位池塘养殖石斑鱼不失为摆脱此困境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海南省自开展对虾人工养殖以来,至今养殖面积已发展至11333hm2左右,其中有6667hm2左右是低位池。这些低位池单位产量低,加之近年来对虾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尤其是病毒性病害的侵害,致使目前绝大部分低位池处于半停产或效益低的状态。鉴于此情况,虾农迫切想改变现状,寻找经济价值高的养殖品种来提高低位池的综合效益。本文介绍的主要是利用低位池养殖青石斑鱼技术。

一、低位池改造

选择面积2000~3335m2、池深1.8米,水深能始终保持在1.2m以上的低位池,保留低位池四周原有的泥土护坡,将池底改造为沙底或沙泥底,池的两端设有进排水口,每1000m2养殖面积配备1台水车式增氧机。在基础设施改造完成后,用生石灰按100kg/667m2用量清塘消毒,并检查各有关设施是否完好。

二、苗种选择与放养

目前青石斑鱼苗的来源有天然鱼苗和人工繁育两种,考虑到天然鱼苗捕获季节性较强,购买渠道不广,且数量不稳定等因素,选定的苗种为人工繁育苗。

1、鱼苗的选择

石斑鱼是兼具残食性和领域性的鱼类,购进的青石斑鱼体形最好大小一致,鱼体完整、体色鲜艳、无外伤、无畸形、摄食情况良好,胸鳍及背鳍完全张开,健康有活力。选定规格较小的鱼苗时可先行标粗再下池放养。

2、鱼苗的消毒

苗种在放养前应进行鱼体消毒,消毒鱼苗在苗种到达养殖场地3~4h后方可进行。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很多种,我们采用的是高猛酸钾10~20×10-6浸泡5~10min或福尔马林20~50×10-6浸泡40~10min的方法。

3、鱼苗的放养

将消毒好的鱼苗放入标粗池中暂养观察正常后,再将鱼苗按预先定好的放养计划,直接放鱼入池。放养密度不可过密,因为池塘养殖不如网箱养殖操作起来方便,以30~50尾/m2为宜。海南春节过后的气温基本上在20℃左右,此时为最佳的放养时间。

三、饲料与投喂

1、投喂鲜杂鱼、虾饲料

以小杂鱼、虾为主要饵料,鲜度和质量要保证。饲养过程中,随着鱼苗的生长、体重和水温变化等适当调整投饵率,投饵量要保证80%的鱼吃饱,一般以投饵后40min吃完为适量。

2、鲜杂鱼、虾与配合饲料混合投喂

随着海水鱼养殖的不断发展,单一的以鲜杂鱼、虾为饵料,在资源量方面难以满足发展的要求。通过试验,选用一些日本鳗或欧洲鲍的配合饲料,适当地连同小杂鱼、虾一起混合投喂,养殖效果未见异常。

3、投喂时间

据观察,青石斑鱼的生长与投喂频率有很大有关联性。实践证明,36h投喂一次,石斑鱼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产量高,可大大降低饵料系数。我们安排的投饵时间是在早上7~8时或下午5:30~6:30时太阳下山之前。

四、日常管理

保持稳定和良好的水质环境是管理上必须时刻注意的。每20天换水1次,换水量为20~30cm,遇外界水持良好时,可多换些。换水过程中要彻底排污,去除饵料残渣及鱼粪便,换完水后用消毒剂全池泼洒消毒,在1~2d的时间内每隔20h再消毒一次。要保持池水的适当肥度和透明度,严防池水长青苔,池塘养鱼在养殖期间大量死亡与缺氧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养殖池应保持较深的水位,可根据池塘载鱼量适当开启增氧机,一般阴雨天下半夜开启2~3h,晴天中午开启1~2h。

石斑鱼属于凶猛性鱼类,相互残食是其天性,在养殖过程中应严格控制个体大小差异。经常巡池,发现个体悬殊太大时,要进行筛选分池饲养,以免造成无谓的损失。

石斑鱼养殖发病率不是太高,但仍需做好病害的预防工作,定期交替喂药饵,定期抽样检查,发现异常,可根据症状对症下药治疗。

五、分批收获

养殖至400g以上的石斑鱼就可以出售了,开始时可捕大留小,分批收获销售。健康、体壮的可作为亲本与其它鱼种混养。

标签: 石斑鱼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