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鱼主要吃什么食物长大?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5-10|点击次数:次
娃娃鱼主要吃什么食物长大?
娃娃鱼主要吃一些昆虫和肉类,在人工养殖中,养殖者可以从河沟、池塘等处捕捉一些动物性饵料作为娃娃鱼的饵料。
主要有裸腹蚤、长刺水蚤、剑水蚤、薄皮蚤、水蛆叫、赤线虫和一些昆虫等。还可利用其他动物肉类、鸡胚胎、鸭胚胎、血液、蛆叫、鱼类等作为娃娃鱼的饵料。
1、裸腹漫:裸腹漫生长在水坑,池塘、水库和河流等淡水中,分布广、数量大、繁殖力强,大量两浮于水面上,形成一片红捺色。所以又称红虫。
2、长刺水搔:长刺水搔俗称轮虫生长在水坑,池塘、溪沟和沼泽的浅水中,春、秋季是繁殖的旺季。
3、剑水漫:剑水漫生活在水质肥沃的江河、湖泊、水库池塘中。
4、薄皮漫:薄皮漫普遍生活在江苏、浙江一带的江河、池塘、水坑和浅水中。
娃娃鱼怎么养殖?
娃娃鱼养殖池其放养密度视养殖娃娃鱼规格和养殖场水源、水体、饵料等因素而定。一般情况下,苗种阶段考虑大鲵其活动范围较小,摄食能力较弱,放养密度可适当偏大,便于集中管理饲养。在成鲵阶段考虑大鲵活动范围大,摄食能力强,加之有互相攻击性,其放养密度应小。我们多年的养殖实践认为,苗种阶段其放养密度为60~100尾/平方米,成鲵阶段5~20尾/平方米。放养时,要求规格尽量保证整齐,个体之间不宜相差0.5倍以上。
养殖池设饵料台,台面高出水面少许。投喂饲料,以天然饵料为好,主要有浮游生物类、虫类、肉类及鱼类、贝类等。每天早晚各投饵一次,时间为早晨7:30前及晚上10:30前为好。在投饵料时应先清理掉上次的残饵。投喂量为体重的5-10%。当水温在16-23℃时应加大投饵量,次数及时间可保持不变。
大鲵的日常管理简单,但很重要。投饵时保持三定:定时、定点、定量。了解大鲵的生态习性很重要,大鲵喜静怕吵,喜清水怕浑水,喜阴暗怕强光,养殖中要尽量照顾它的这些习性。另外,定时对鲵体及养殖池消毒防病,注意水温变化,夏季控制水温不超过26℃,以防“夏眠”,冬季防止水温低于结冰温度。
养殖大鲵应经常保持大鲵池内水质清爽无污染,水体透明度大,溶氧量高,PH值在6.8~7.8间。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要及时清除残饵和排泄物,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水质,长期保持池水流动。
大鲵对水体温度要求较严,超出其忍受力会造成大鲵冬眠或夏眠,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必须采取降温或增温措施,确保大鲵有一个适宜的水温生长环境。另外,大鲵畏光,养殖场应采取措施避免日光强射,夜晚巡查时,不能用强光对射。
娃娃鱼放养前的准备
1、成体消毒。成体消毒主要防止水霉病和细菌性疾病,消毒方法及药物和幼体相同。放养时要使成体养殖池水温与幼体池水温相同。
2、成体池的维修与消毒。主要是检查进出水管。拦栅网有无破损,检查过滤池、过滤装置及控温机器有无故障,并进行维修,清查成体池,看是否有损坏,及时维修,然后对成体池进行消毒,待药性消失后再行放养。
3、放养前检查。要对成体的数量和规格进行检查,以便按成体个体大、中、小分级分池饲养。这样,同一种规格的成体在摄食能力和摄食强度上基本相同,生长速率基本一致,这就能避免大小混养造成相互残食。
4、放养密度。娃娃鱼成体放养密度要根据各地的养殖方式、技术水平、养殖条件而定。现将成体不同养殖方式的放养标准归纳于表于5-2。
野生娃娃鱼与养殖娃娃鱼的区别
1、从体色看
家养殖的大鲵体色一般为灰白色,颜色浅;野生的大鲵大多有自的花纹,体色深。2、从外表皮肤看野生大鲵背部皮肤光洁平整,皮薄均匀,有蜡质光感。而家养大的背部皮略厚,疣粒粗糙且无光质感。
3、从体状外形看
野生大鲵由于长期自然觅食,形体矫健,体形较长,头部显得大,肌肉紧实。而家养大鲵体态臃肿,肥厚笨拙,肌肉松软。家养大腹褶较宽、较软,容易显露在体外,而野生或生态大鲵腹褶较短、较厚,不容易显露出来。
4、从反应看
野生大鲵性格凶猛,对刺激反应快捷,常常主动攻击接近的生物。家养殖大鲵反应温顺。
5、抵压背部肌肉
野生大鲵的肌肉弹性强度较大,用手指抵压反弹力大。而家养大鲵弹性弱,用手指抵压,感觉软塌,反弹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