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两种疑似鱼病防治经验介绍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1-07-16|点击次数:

水产养殖两种疑似鱼病防治经验介绍

 

    卵甲藻病和小瓜虫病病症相似,往往互为混淆。现将这两种疑似鱼病的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一、发病情况

    这两种鱼病都主要发生在每年的冬末初春季节,2~4月最严重。鱼种、成鱼均易患病;病情急、发病快、来势猛、传染迅速,死亡率高。连片鱼塘发病率高达70%~80%;发病3~4天,即会大批死亡,甚至全军覆灭。

    二、病症异同点

    1.相同点:两种鱼病的病鱼体表都似包裹着一层白色物质;鱼体皮肤、鳍条上都布满小白点;体表粘液多;游动迟钝,严重时都漂浮于水面。

    2.不同点:

    ①卵甲藻病:又称打粉病。病鱼的白点不断增多,并由鳍条逐渐蔓延到尾柄、身体两侧、头部、鳃内,连接成片;病情后期,鱼体上的小白点堆积联结成片,鱼身似包裹了一层“米粉”,所以又称“打粉病”或白鳞病,此时,病鱼呆滞于水面,游动迟缓,停止摄食,最终死亡。

    ②小瓜虫病:又叫“白点病”,水温在15~25℃时,最适宜流行。虫体大量寄生在鱼体上,肉眼可见病鱼的皮肤、鳍条和鳃瓣上,布满白色小点状的囊泡,故又叫“白点病”;严重时,鱼体上布满小白点,体表粘液增多,似覆盖着一层“白色薄膜”,有时集群绕池游,身体不断和其他物体磨擦,或跳出水面,不久就成批死亡。

    三、病因及防治方法

    1.卵甲藻病

    ①病因:本病发生于酸性水(pH5~6.5)鱼池中,放养密度大、鱼池水浅而又投喂不足,鱼体偏瘦弱的农村山塘养鱼最易患此病,水温22~32℃时均可发生,以春、秋两季为主要发病季节。在放过病鱼而经过冲洗的鱼池中,放入健康的鱼种,经过60小时(即2天半)便出现显著的症状。

    ②治疗方法

    方法一:将病鱼移入微碱性肥水塘;

    方法二:不论是预防还是治疗,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向池中施放生石灰,使池水呈15~30ppm的浓度,每7~10天施放1次,以调节水质,促使卵甲藻死亡。

    2.小瓜虫病。

    ①病因:小瓜虫病是由多子小瓜虫寄生造成,由于虫体破坏鱼的表皮,以至细菌侵入引起组织发炎、坏死。

    ②防治方法:预防方面,由于小瓜虫的幼虫在水中经24小时还找不到寄主即死亡,因此,鱼池每年用生石灰彻底清塘;鱼种入池前严格消毒;清除过多的淤泥;最好充分干塘曝晒多日;或干塘施用生石灰150公斤/亩,化成浆水,充分拌入淤泥中,杀灭淤泥中的病原菌。鱼种放养时用3%~5%食盐水药浴5~10分钟消毒。鱼池内放养数量太密的,应稀放,已发病的鱼池,要用生石灰,使池水呈15~30ppm的浓度彻底消毒。

    治疗方法:

    方法一:用辣椒粉500克、生姜200克/亩.米,加水2公斤,混合煮2小时,冷却后对水150公斤,全池泼洒。

    方法二:每亩塘1米水深用苦楝树的根、皮、枝叶和果实30~40公斤,扎成小捆,分别浸泡于鱼池四周;同时用于辣椒粉500克放在锅里煮烂后全池泼洒,每日1次,连用3天。

    方法三:全池泼洒“增效灭虫精”。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