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黏孢子虫病病症及防治技术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1-07-20|点击次数:

黏孢子虫病病症及防治技术

海水养殖鱼类的黏孢子虫病病状随不同种类的黏孢子虫和寄生部位而不同。通常组织寄生种类形成肉眼可见的大小不一的白色包囊,例如体表(图25)。腔道寄生种类,一般不形成包囊,孢子游离在器官腔内,例如胆囊、膀胱、输尿管中的两极虫、角孢子虫等:严重感染时,胆囊膨大、充血,胆管发炎,成团的孢子可以堵塞胆管。寄生在脑颅内的,病鱼游泳异常,体色变黑,身体瘦弱,脊柱弯曲,肝脏萎缩并有於血。

病原

海水鱼类的寄生黏孢子虫有几百种,养殖鱼类常见的有库道虫(Kudoa)、尾孢子虫(Henneguya)、角孢子虫(Ceratomyxa)、两极虫(Mysidium)、碘泡虫(Mvxobolus)、单囊虫(Unicapsula)、七囊虫(Septemcapsula)等等。黏孢子虫的形态构造随不同种类而有差别,但在生活史中都有孢子时期。孢子的基本构造是外面包有一层几丁质。壳由2—7片构成,多数为2片。壳内有胞质和胞核以及1—7个梨形的极囊多数为2个。其生活史复杂,各种之间也有差别,并且大多数种类的生活史尚不清楚。

临诊

黏孢子虫病的诊断,在体表和鳃部肉眼可观察到大小不一的白色包囊;体内寄生黏孢子虫病,必须将鱼体解剖后,观察有包囊或在显微镜下查看组织内是否有大 量孢子虫(如胆囊、输尿管等)。

流行情况

黏孢子虫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都可见。各种虫体广泛地寄生于多种海水、淡水和咸淡水中的鱼类。其地理分布很广,遍及世界各地。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养殖水平的提高和养殖种类的扩大,其危害明显地增大。

防治方法

1、不从疫区购买携带有病原的苗种放养。

2、彻底清池消毒,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20—150千克或石灰氮100—120千克。

3、发现病鱼、死鱼应及时捞除;对有发病史的池塘或养殖水体,用0.2—0.3克/立方米的敌百虫或2.1—3.2克/立方米的盐酸奎钠克林全池泼洒,每月1—2次。

4、不投喂携带黏孢虫病的鲜活小杂鱼虾(先经检查观察),或经煮熟后再投喂。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