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淡水鱼痘疮病的防治技术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1-07-21|点击次数:

淡水鱼痘疮病的防治技术

    鱼痘疮病是鲤科鱼类的一种慢性皮肤病,过去主要危害鲤,所以又曾经叫鲤痘疮病。近年来鲫、圆腹雅罗鱼、草鱼等也都受害。病原体为疱疹病毒。病鱼体表有乳白色、奶油色、桃红色、褐色,甚至黑色的增生物。该病发生在秋末至春初低温季节,如病情不严重,当水温升高时可自愈;但当严重感染时,则能影响生长,使病鱼降低或丧失商品价值,甚至引起死亡。

    (一)病原

    病原为疱疹病毒。病毒颗粒近球形,20面体在鲤上皮细胞内包裹的病毒大小为190±27纳米,核心113±9纳米,为有囊膜的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对乙醚、酸、碱、热不稳定;复制被碘(代脱氧尿嘧啶核)苷IUDR所抑制;能在鲤上皮细胞、MCT、鲤上皮瘤细胞等细胞株上增殖,也可以在鲤科鱼类的初代皮肤上皮细胞上生长;复制适温为15-20℃;不产生合胞体,被感染细胞显示染色质边缘化,核内形成包涵体;约5天开始出现细胞病变,病灶空泡化,核固缩,并缓慢脱落。

    (二)流行情况

    此病早在1563年就有记载,流行于欧洲,现在朝鲜、日本、中国都有病例报道。主要危害鲤、鲫、圆腹雅罗鱼、金鱼等,近年来,在草鱼上也有发生。影响鱼的生长,降低鱼的商品价值,疾病严重时甚至完全丧失商品价值,一般不引起病鱼急性大批死亡。流行于秋末至春初的低温季节及密养的鱼池、网箱,当水温升高到15℃以上时,患病轻的病鱼会逐渐自愈。近年来,由于网箱养鲤、池塘主养鲫等高密度养殖技术的推广,该病变得日益常见及严重,有的地区的鲤、鲫甚至100%感染发病,累计死亡率达30%以上,幸存的鱼也因太丑陋而丧失商品价值,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三)症状

    疾病早期,在病鱼体表(躯干、头部及鳍)出现白色斑点,以后变厚、增大,形成增生物,色泽由原来的乳白色,逐渐变为奶油色、桃红色、褐色,甚至黑色,上面有时有极小的红色条纹(毛细血管);增生物的形状及大小各异,面积可从1厘米2左右至数平方厘米,甚至更大;厚1-5毫米;其表面最初光滑,后来变为粗糙,玻璃样或蜡样,有时不透明,质地也由柔软变为稍硬。这些增生物首先是上皮细胞异常增生,接着是含有微血管的致密结缔组织增生。

    (四)诊断

    (1)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2)进行病灶处组织石蜡切片,苏木精一伊红染色,看到上皮增生,核内形成包涵体,可做出进一步诊断。

    (3)将病灶组织进行超薄切片,用透射电镜观察,看到大量病毒颗粒,可做出诊断。

    (4)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鉴定。

    (五)预防措施

    (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不从疫区购进鱼种。

    (2)彻底清塘、加强饲养管理,进行综合预防,保持优良水质,将鱼养得健壮。

    (3)发病严重地区或池塘,在进行彻底清塘后,可以改养对痘疮病不敏感的团头鲂、鲢、鳙等鱼类。

    (4)在发病季节,每月全池泼1-2次水产保护神,每立方米水体泼0.1毫升。

    (六)治疗方法

    发现患病,应及早治疗,采取外泼与内服相结合的方法。如水质恶劣,应先大量换水,或泼水质、底质改良剂后,再全池泼洒水产保护神,每立方米水体放0.2毫升,1个疗程外泼消毒药2-4次,每次间隔1-2天(根据病情轻重决定泼药的次数及每次间隔的时间);同时在每千克饲料中加水产保护神0.5-1毫升,拌匀后制成水中稳定性好的颗粒药饲投喂,连喂5-10天。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