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户要加强夜间管理防控疫病隐患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1-08-08|点击次数:

水产养殖户要加强夜间管理防控疫病隐患

水产养殖的很多病害,往往“发生在夜间,而发现在白天”,这是来源于水产养殖一线的真实情况。表明了必须抓好夜间管理,才更有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

高温季节(凌晨1点开始~黎明6点左右)池塘的溶氧明显降低。白天的藻类是氧的生产者,而夜间是氧的消耗者;池塘有机物和水中的悬浮碎屑颗粒的降解耗氧,各种生物呼吸耗氧等诸多耗氧因素,导致夜晚池塘氧气严重不足。塘底厌氧菌大量繁殖,沉底的有机物发酵,使得底质腐败。这样的恶劣环境是各种致病原和各种有毒有害物产生的温床。而养殖对象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活,其致病风险可想而知。

春夏和夏秋(清明和白露前后)之交:白天温度高,夜间温度低,昼夜温差明显,水生态的健康循环代谢出现障碍。藻相不稳定,水温分层,溶氧分层,pH值分层,水体环境处于多变不稳定的状态,这些都是导致养殖对象应激的主要原因,而应激导致活力和免疫力下降,多种病害由此而引发。

由此可见,要减少夜间致病的隐患,就必须加强夜间的科学管理。缓解溶氧危机,控制底质腐败,消除应激因子是夜间管理的主要抓手。经观察分析、实践检验,高温季节,在溶氧逐步降低之前(即午夜12点左右~黎明太阳出来前),用降解灵、粒粒神或纳米氧(配沸石粉或干净泥沙混匀成小粒状洒2~3亩.米水深)可改善水体的通透性和溶氧不足的问题,有效控制底质腐败和致病原。春夏和夏秋之间,在午夜12点左右,使用应激宁、高稳C、纳米氧、粒粒神,可有效解除应激因子,并提高养殖对象的抗应激和抗病能力,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