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红虾的养殖(罗氏沼虾大棚暂养全解析这些技术要点你都掌握了吗?)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06|点击次数: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又名马来西亚大虾、淡水长臂大虾,是一种大型淡水虾,原产于东南亚。它的适温范围是18~33℃,最适生长温度为25~32℃。

当水温低于18℃时,活动减弱,摄食减少;当水温持续维持在14℃时,几天就会发生死亡。所以,罗氏沼虾养殖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和地域性。

在江苏省扬泰地区,一般3月份开始放苗,先在大棚池中暂养,待到5月初温度适宜了再转入外塘养殖。

生产上,通常将3~5月份把在大棚中7~8mm的虾苗养到3cm以上,称为罗氏沼虾的幼虾培育阶段。这个阶段是罗氏沼虾养殖的开端,也是养殖的最关键时期。

搭建大棚

1.池塘的清淤、除杂和消毒

冲去池塘泥浆后,用20ppm的漂白粉全池干洒或和水泼洒来消毒,并杀灭池中野杂鱼和螺蛳。当水体较深时,漂白粉按20ppm的浓度进行泼洒;若水体较浅时,则按5kg/亩的用量使用。

若剂量使用较高时最好在搭建大棚前使用,否则余氯挥发较慢,影响身体健康。使用漂白粉消毒5~7天后可放苗,放苗前需进行试苗,如要急于放苗可在漂白粉消毒24小时后用大苏打等加大剂量解毒。

2.大棚搭建规格

根据池塘养殖面积所需要的苗种数量来确定大棚池搭建的大小。一般以每平方米大棚放养虾苗2000~3000尾,幼虾成活率60%~70%计算大棚池面积。

在培育池中间留一腰埂,将大棚池一分为二,一边作早期育苗用,另一边作预热池用。养殖到中期时,可挖去腰埂分稀养殖。池深需在1.2~1.5m以上,放苗前水位以70cm为宜,以后随着虾的长大逐渐加水。

3.大棚的搭建

大棚以毛竹片作骨架,毛竹尾作支柱和联系梁。毛竹片25cm,间距60cm,使毛竹片呈圆弧型骨架。各竹架间设两道联系粱,粱距4m。

联系梁用支柱固定,支柱下端插入池底20cm深,支柱间距1.8m。棚顶用8m宽无滴薄膜布覆盖,上面用尼龙网或绳索缚紧,四周用土压实。

4.投置隐蔽物

培育幼虾的暂养池中设置隐蔽物,既增加了幼虾的栖息空间,又为幼虾提供了蜕皮的保护场所,减少了幼虾间的相互残杀。常用的隐蔽物一般是用竹枝扎成捆,置于池两边。

5.升温和增氧设备

以锅炉为热源,热水沿池底管道循环大棚池一周。采用空气泵配散气石进行增氧,每3~5㎡投放一个散气石。

选苗

罗氏沼虾成功养殖的基础是选择优质种苗。在判断苗种优劣时,应做到“三看、四问、四动手”。

1.三看

①看所要选择的苗池中是否还有未变态的幼体,如有说明该池苗变态不正常,淡化时间较短,质量较差。

②看育苗池水色,应是清淡无色。

③看虾苗体色,以清白鲜明为好。

2.四问

①问淡化时间,应在3天以上。

②问育苗水温,以30~30.5℃为宜。

③问育苗全期,水温30℃左右,全期应为23~25天。

④问出苗数量,以每立方米水体出苗4~5万尾为宜。

3.四动手

①动手尝一下池水盐度,淡化3天以上的池水应基本尝不出咸味。

②动手量一下水温,早期淡化好的苗池水温一般在25℃左右,中后期苗池水温应与外界自然水温接近。

③动手沿池壁捞一下,虾苗因惊动而成群跳出水面为好。

④用一白色小盆带水捞起一些虾苗,用手使劲搅几下,盆中水流趋缓时,虾苗能迅速散开或均匀停止在盆边为好。

放苗前的准备

一般为清水放苗,原因:一是若水肥起来,则刚肥起来的水藻相单一,pH值会偏高;二是若水没肥起来,施入的N必然会转化为氨氮、亚硝酸盐,成为有害因素。

放苗时,水温应控制在26~28℃左右,pH值7.8~8.2,氨氮浓度越低越好,过高则不能放苗。

放苗

放养虾苗时中间培养池水温应在26~28℃左右。放苗前用少量幼虾进行试水,待确定水体对虾苗无害后方能大批放养。

先将装虾苗的塑料袋放入培育池中约15min后,使袋内水温与池中水温基本一致,打开袋口将虾苗倒入水中。

刚放入池中的虾苗往往会出现跑马,属于正常现象,1~2天便会消失。每次放养虾苗数量要足,应避免规格不整齐出现相互残杀现象。

肥水

肥水时应满足以下条件:

①至少有2~3阳光充足的好天气;

②池底无青苔;

③水体不能浑浊,透明度要高。

放苗后开始投喂虾片、丰年虫饵料或少量的蛋黄、鱼糜。3~5天后可以配以虾片料,15天后根据虾大小改换饲料型号。虾体长1.5cm以下用虾片料,1.5~3.0cm用小粕料,3.0~4.5cm用大粕料;4.5~7.0cm用颗粒料,中后期适量配以鲜鱼、螺蛳肉等鲜活饵料。

2.日投喂量

罗氏沼虾体长与日投饲量可参考下表:

罗氏沼虾大棚暂养全解析!这些技术要点你都掌握了吗?

3.投饲方法

投喂时要定时、定质、定量、多点、多次投喂,同时要看季节、天气、水质及摄食情况来确定适宜的投喂量。

刚放苗1周内,如水中浮游动物多,可减少投喂量;如池水较清,浮游动物少,则每天投喂4次,15天后日投喂3~4次,中后期每天投喂2~3次,傍晚的投喂量要达到日投总量的1/2~2/3。

4.日常保健

养殖期间,注意虾的肠道环境改善,防治肠炎,增强其体质和抗病防病能力。投喂半个月后,在饲料中可适当添加保肝产品。

水质管理

1.少换水,少排污

进水是传染源带入的最主要途径,因而在幼体培育期间,尽量少排污、少换水,同时过量换水还容易造成虾蜕壳不正常、应激、水体改变及营养物质流失等问题。

部分大棚出现的肌肉白浊症、游塘、减食就与换水量大有关系。若确实需要换水时,进水应经过处理,每次换水量不要过大,正常以不超过10cm为宜。

另外应集中连续补水,以免长期经常性补水,增加病原菌被带入的机会。下雨前不宜补水或换水,否则进水虾易蜕壳,而下雨水质又易变化,虾易发病。

2.保持适当的水深

普遍认为水越深,水体越大,虾的产量越高,其实这是错误的。虾产量的高低应与虾池底面积相关,相反,水越深的池塘底层越缺氧。

3.定向培养有益藻

硅藻个体大,易消化,净水能力强,适应增氧机为主要增氧方式(形成水流)的养殖池塘。硅藻易于沉底,可被虾类充分利用,是养虾池最理想的藻类。

绿藻的饵料优势不如硅藻,但稳定性强,可作为硅藻的补充藻类。

培养藻类时:

①使用必绿得和速补100等培养优良藻相的肥水产品;

②水位不宜过深,勿施不溶性的有机肥(如鸡粪、黑土等)以防止鞭毛藻类及原生动物的大量出现;

③勿单独施用磷肥以防出现大量蓝藻。

4.加快有机颗粒分解,防止水体过“脏”

养殖后期常见到虾池有机颗粒(如粪便、有机碎屑)较多的现象,即“脏”。大量有机物特别是不溶性有机物的存在,加大了水中的耗氧量,并大量滋生鞭毛藻类、浮游动物及水生昆虫等。

若水体溶氧偏低,氨氮、亚硝酸等有害物质含量较高,易引起虾生病及缺氧。此时,应加大增氧,进行改底,3~5天/次。

5.适当追肥

氨氮、有机物过高不好,但没有也不行,因为藻类、有益微生物要靠这些东西生存,因而保持适当的氨氮、有机肥浓度也是必须的。

6.菌藻平衡

定期补充菌种,不仅在氮循环中起重要作用,还能协调水产动物的消化系统,改善内环境,提高饵料利用率,增强养殖动物体质和自身免疫功能。

底质管理

养虾先养底,底质好坏对虾苗影响最大。因此底质消毒与改良应做到以下几点:

1.合理投喂

根据天气、水质状况进行合理投喂,控制在投饵后1小时内吃完为宜。

2.延长增氧时间

具有减少虾浮头、缺氧和改善底部环境的作用。

3.定期改底

前期每15天,中后期每7~10天,高温期每5~7天,可使用生物改底。

日常管理

主要观察虾群活动情况(如摄食、蜕壳、游动等),注意是否有敌害生物(蛇、鼠、蛙等)侵入,如发现要及时消灭。

检查电机设备有否故障,能否安全运行。防止大棚结构损坏,雨水倾注入池。

每天必须做记录,定时测定水温,定期测pH值、溶氧、氨氮、亚硝酸盐等,每4天检测罗氏沼虾生长情况。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