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泥鳅养殖失败的人多吗?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6-04|点击次数:
泥鳅养殖失败的人多吗?

说多不多,说少应该也不会少,泥鳅养殖失败是有很多原因的,一些我们看得到一些我们看不到的,下面我们一起分析有哪些原因?

泥鳅养殖失败的人多吗?

比如水源条件不好、投放的泥鳅苗质量差、饲料选择不当、防护措施没做好等原因,但出总是较多的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1、选苗不当

养泥鳅为了降低苗种成本,有不少的养殖户直接购买泥鳅水花苗开展养殖。本身这没有错,但问题就在放苗前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工作,比如池塘清塘不彻底,培水等工作做的不到位。作为新手做的面积稍多一些,投苗前每个池塘做的效果都不尽相同,导致投放泥鳅苗成活率较低,就算后面所有工作都做好,当然也养不出多少泥鳅了。

因为水花苗的培育具有一定的难度,建议新手一般先小面积养殖,熟练后再逐步扩大为妥。或者是先从投放泥鳅寸苗养殖开始,由于泥鳅寸苗的适应能力强,成活率相当高,管理相对粗放得多,更易做出成绩。

2、遭遇敌害

许多养殖户都在泥鳅苗培育期间,出现敌害侵扰。由于泥鳅苗个体小、游动慢、抵御敌害能力差,敌害导致泥鳅苗大量损失。还有就是养殖中后期,出现鸟害,如白鹭、夜鹭危害,造成泥鳅陆续损失。出现这样的情况,到后来也是养不出什么泥鳅了。

在泥鳅苗培育期特别注意,一旦发现蜻蜓幼虫、水蜈蚣等害虫应及时驱杀。一旦发现有白鹭或夜鹭等,应在池塘上方拉鱼线,或盖上鱼线网以防鸟残食泥鳅。

3、水质较差

养殖到后期,特别是在泥鳅上市前一个月左右,泥鳅采食量增大,其排泄物及分泌物量大,水质极易出现污染。当水体氨氮、亚硝酸盐或硫化氢等有害物质超标,泥鳅就会出现中毒现象,陆续出现死亡。而此时没有新水换入以解决,损失会更大。

养殖过程中特别注意调节水质,经常使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以分解水体有害物质,不要等到水质恶化了再使用就来不及了。若水体有出现有害物质超标的可能,即应进行适当换水以缓解。

3、再问饲料选择是否科学?

养殖泥鳅较理想的饲料是蛋白含量在36%以上的膨化饲料,膨化饲料浮在水面,容易观察泥鳅采食活动情况,饲料是否浪费等也易观察。有些养殖户好像是为了节约成本,选择沉性料或自配料,没曾想养殖中后期水质难控制,泥鳅发病率高,多的钱都花进去了。

4、最后是否适时出售?

泥鳅不仅要养得好,更要卖得好才能真正赚钱。

5、技术问题 我们在与养殖户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养殖户下意识地以为泥鳅是臭水沟里都可以生长的鱼类,因而泥鳅养殖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言。这种认识是极端错误的。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泥鳅养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技术活。

在泥鳅养殖的各个环节,从亲本的选育,到苗种的培育,到成鳅的养殖;从水处理,到疾病的防控;从日常管理到饲料营养配方,林林总总,方方面面,无一不关系到技术,无一不是技术在起决定性的作用。甚至可以这么说,泥鳅养殖效益的好坏,乃至成败的关键,取决于养殖户对相关技术的把握程度。

6、市场服务问题 泥鳅养殖产业这几年的发展速度很快,但与该项目匹配的市场服务却没有同步跟上来。比如泥鳅专用饲料(尤其是开口饵料)、专用渔药的开发与供应,专业服务商的切入,专业销售渠道的形成等等。市场服务的缺位,使得整个产业链十分脆弱,使得几乎所有的养殖户都得独自面临各种各样的制约和风险。

7、被恶意误导 和所有新兴项目一样,泥鳅养殖项目从开始火热的第一天开始,那些恶意的炒家就如影相随。用市场上收购的野生泥鳅苗冒充人工苗――以假乱真,自己给自己贴上“新品种”标签――自吹自擂,用广告狂轰滥炸,混淆视听,让养殖户莫衷一是。更恶劣的是,把泥鳅苗种的繁育和养殖说得超级简单,误导养殖户,尤其是新入行的创业者。恶意误导的结果,就是大量的养殖户惨淡经营,甚至血本无归。

泥鳅养殖要注意什么?

1、放苗前注重清塘清淤。每一季养殖结束,需要把池水抽干,晒塘清淤。底泥太厚,有机质含量过高,养殖户稍有不慎就易使水质过肥。

2、从泥鳅苗下塘后就注重调水。维护水质的“肥”、“活”、“嫩”、“爽”。“肥”是指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和有机质丰富;“活”是指水色等每天都在变化,早、中、晚各不同;“嫩”是指水肥而不老,浮游生处于生长旺期;“爽”是指水色清爽,浓淡适中。

泥鳅养殖池塘如何调水呢?

平常我们使用较多的调水品就是光合细菌。光合细菌是有益微生物,既环保又安全,关键成本低。养殖旺季,一般10-15天使用一次,光合细菌可以利用池塘有机物,进行光合作用,具有净化水质、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作用。

现在的泥鳅养殖人越来越意识到水质的重要性,水质好,养殖泥鳅料耗低,发病率低,关键泥鳅体色还漂亮。

养泥鳅需要什么条件?

养殖泥鳅要用的土没有太多要求,以弱酸性、少泥沙,保水性好的泥土为佳,全国大多数地区的泥土都能满足要求。

泥鳅为多次性产卵鱼类。在自然条件下,4月上旬开始繁殖,5一6 月是产卵盛期,一直延续到9月还可产卵。繁殖的水温为18一30 ℃ ,最适水温为22一28 ℃。雌鳅性成熟较雄鳅迟,体长5厘米时,雌鳅体内有一对卵巢,体长8厘米时,2个卵巢愈合在一起,成为1个卵巢,并由前端向后端延伸,这时整个卵巢发育开始成熟。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