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陕西养殖围网(退渔还湿 鱼在江湖)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07|点击次数:


汉字“垸”,组词为“垸田”,其在新华字典中的释义,指围湖、围江筑堤而成的农田。

长江自西而东贯穿湖北全省,汉江由陕西入鄂,与长江干流交汇于武汉。在这片两江冲刷、云梦遗泽的江汉平原最东端,垸田自先秦就有,发展于唐宋,大规模兴盛于明成化以后;新中国成立之初,亦有“众志成城围堤垸,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武汉东西湖围垦工程。

今时今日,以“垸”为名的地点,在武汉地图上遍布三镇:蔡甸有杨家垸,江汉有常青一垸、二垸、三垸、四垸,洪山有虾湖垸,黄陂有民生垸,汉南有东城垸农场,江岸有幸福垸天桥,硚口有南垸坊路……

它们,是荆楚大地“鱼米之乡”谚语背后的支撑细胞,是无数先民赖以生存的农耕基础,也是人们从物产丰饶的湿地予取予求的遗留痕迹。

当文明的步伐迈入生态文明新时代,人与湿地的关系,不再只是一味地予取予求,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合理利用与保护湿地,人们关注关心的,也不再只是自身口粮,还看到了与其他物种和谐共生的必要性。

近几十年,武汉积极开展江湖连通工程,对沉湖、涨渡湖、天兴洲、祁家湾、府河等重点野生动物栖息地加强保护,并坚决落实长江大保护“十年禁渔”等政策。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的统计显示,仅在近五年时间,武汉退渔还湿面积就达到9.5万亩,退耕还湿面积达1万亩。

除了“国际重要湿地”沉湖自2017年起开始全面禁止围网养殖,并分期拆除农民围埂鱼塘,武汉的退渔还湿工作几乎遍布各处。

位于新洲的涨渡湖,在2004年被列为武汉的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因万株池杉形成水上森林、夏候鸟翔集的景象,一度成为“网红湿地”。它的前身其实是涨渡湖渔场。1995年,涨渡湖渔场效益不佳,为了生存,38户职工自筹资金,将1700亩水面改建成精养鱼池,开始向渔场交租养鱼。

精养渔场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人吃鱼的问题,但因养殖鱼的鱼种较为单一、人工干预过多,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养殖过程伴随饲料加工、污水排放等,容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及污染。为了改变这种生态不友好的方式,新洲区收回精养鱼池,为此支付了1100余万元生态补偿金,并帮助原鱼池承租户转业。承租户之中,不少人如熊天国夫妇一样,又主动应聘成巡护员,从湿地的取用者变身为湿地的保护者。

自围垦工程竣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武汉“粮仓”“鱼仓”的东西湖一带,也早已旧貌换新颜。这里诞生了退渔还湿之后,武汉的第一座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占地面积1155亩的金银湖城市湿地公园,它如今还有另一块“国字”招牌: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2007年底,东西湖区还提出了7湖连通构想,即把金银湖、上金湖、下金湖、上银湖、下银湖、东银湖、墨水湖连成一片。经过多年论证、规划实施,这项工程最终在2015年竣工。除了湖泊彼此联通,还通过引江济湖,把汉江的水通过泵站引入金银湖,进一步加大净水能力。至此,这片位于武汉西北郊的最大生态湖泊群,一舟可泛。

如此案例,仅为武汉诸多“还湿”实践中的一二代表。世人皆知“武汉人爱吃活鱼”,但武汉人也记得长江江豚爱吃活鱼,千万水鸟爱吃活鱼,湿地的生态健康指标离不开种群多样、数量繁多的活鱼。退渔还湿,鱼在江湖,这是武汉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新时代江湖之道。

(来源:长江日报)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