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东北青蛙养殖(浅谈东北林蛙的生态养殖)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07|点击次数:


李长国

说起东北林蛙(雪蛤)世人皆知,但怎么养殖的许多人却不清楚?

今天我就简单说说,首先要知道蛙场应建在深山有河流的地方,因此基本没有信号和网,养蛙人需要忍受寂寞孤独。

在四月中旬左右,冰雪融化后,晚上下雨的时候就开始忙了,我们穿上雨衣,雨裤拿着袋子或桶冒着冰冷的雨水,通宵在越冬池边上,来回弯腰抓刚上岸的林蛙,然后将他们连夜送到小河的中上游,均匀的分散的放入河里,要连续干几个晚上,工作又累又辛苦,想想都很难受。有朋友要问了,为什么要这么干呢?这个问题等会儿告诉你。

转暖几天后,我们就在草甸子小河沟里收集蛙卵,用肩挑着两桶卵深一脚浅一脚往外走,累得浑身都是汗,然后把卵放在孵化池内的小船上。孵化过程非常重要,一定要天天观察并喂饲料及山菜,而且要保证长流水,不然蝌蚪会缺氧而死亡,悉心照料,六月下旬小蛙上岸,刚上岸时,岸边一定要常浇水,保持潮湿,不然小蛙会干死烫死,上山后,直到九月下旬入河。

林蛙在山上到下河,这过程损失巨大,因为它们处于食物链底端,所有杂食动物都吃它,因此,林蛙多了后,各种动物及鸟类遍便多了起来。特别是野猪,獾子等这些动物在林蛙刚下水,又未下水时就会跑到岸边河里翻石头倒木吃林蛙,有的野猪把网咬坏,吃掉林蛙,许多大鸟站在树上盯着路面,只要看见林蛙就会一口叼走,回捕率很低,达不到2%,因此春天要大量放卵团,本沟不够用就开车四处去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18年冻害山上河里基本死绝,只有越冬池存活了少部分。

回捕后卖些成品蛙(三年以上)其余的全部放入越冬池内,包括小蛙及种蛙。冬天要经常趟着大雪去看入池的河水,如果断流,必须扎冰眼往里打氧气(又冷又麻烦)但没有办法,为了林蛙能生存下去,只能这样。总的来说,养殖林蛙很辛苦,基本都会得一身风湿病。但为了生活,为了自己的事业,只能坚持下去。我们在十五六年前包沟时,第一年只抓了六斤母蛙,十斤公蛙,现在最低也能抓几百斤。一条小小蛙沟,承载着两家人的生活来源,养蛙人风里来雨里去,很是不易。

现在的林区和20年前比已经变化的太大了,由于采伐过度,森林的郁闭度和疏密度都有着极大的变化,致使土壤含水量过低,对蛙类生存极为不利。再加上地球变暖,自然灾害频发,干旱,大水,冬季少雪,特别是冬季少雪,会使河流冻干,山上河里的林蛙几乎全部冻死。

所以说,没有养蛙者的辛苦付出及各级政府的支持,林蛙会越来越少直至灭亡,有了这些,林蛙种群才得以扩大繁盛。

我不是记者专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实践者,在这里我要大声告诉世人,实践出真理历史会见签养蛙者的功绩,他们才是青山绿水的保护者!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