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石螺 养殖(罗书记做好“螺”文章——记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驻村干部罗琨)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08|点击次数:

“检验结果显示,我们村养殖的石螺和稻田鱼均富含硒元素等微量元素,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其中,石螺的硒含量为0.42%,村里计划年内再养殖100多亩石螺。”5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高迈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向腾拿着一份自治区产品质量检测研究院最新出具的《检验报告》,对记者讲述起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派驻干部罗琨——“螺书记”的故事。

驻村蹲点,决心写好“螺”文章

2021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派罗琨到高迈村驻村担任第一书记。面对高迈村产业规模不够大、务农收入比较低、村里许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务工的现状,如何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提高村民收入,留住新农村发展所需人才,成为了罗琨驻村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干就要干好,要干出结果,干出模样!”罗琨心底暗下决心。

“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发展壮大产业。”秉承这一理念,罗琨着眼柳州市大力发展螺蛳粉产业的远大前景,结合高迈村自然资源优势和传统习俗,认为这是带动村民进行产业转型的良好契机。经前期谋划、召开座谈会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并组织村“两委”和党员骨干到柳州市石螺养殖示范企业、周边乡镇养螺基地实地调研论证,最终确定了发展石螺养殖产业,建设“柳州螺蛳粉”原材料基地的思路。

“‘螺书记’驻村以来,一直把发展石螺产业作为重点工作,经常带领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党员骨干深入田间地头、石螺养殖基地和农贸市场,学习养螺经验和技术。”提起罗琨推进高迈村石螺产业发展壮大的往事,杨向腾充满感激。

亲力亲为,“螺”产业落地生根

“万事开头难,我能理解村民的想法,也会努力让村民消除顾虑。”为了让螺产业项目尽快落地实施,罗琨和村干部通过入户走访拉家常、开展民意调查等方式,大力宣传石螺养殖产业。由于高迈村以前没有养过石螺,村民大都保持观望态度,第一次动员并没有让多少村民产生养螺意愿。罗琨没有放弃,他挨家挨户宣传动员,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甚至入户个别村民家中10次,直到每一户都同意为止。

为了解决老百姓担心的销售和保鲜问题,罗琨带领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一边与村民沟通协商土地流转问题,一边与有关企业商讨完善合作协议。经过协商,企业老板最终决定提供技术指导并上门收购石螺,一下子解决了石螺销售难问题。随后,罗琨积极向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自治区标准技术研究院等后盾单位和三江县、八江镇争取,获得了前期建设资金12万元,并组织党员致富带头人投资发展石螺产业,与全村21户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

目前,高迈屯和金竹屯先试先行建设石螺精养试验基地21亩,投放种螺6300公斤,预计今年底每亩石螺收益4700元,后续两年每年每亩收益7700元。

“现在全村村民都支持配合发展养殖石螺,预计到年底,村级集体将增加收入4万元。”石螺养殖基地管理员杨海益竖起大拇指介绍。

如今,罗琨无论到哪户群众家里走访,都被亲切地称为“螺书记”。

多方位推动,“螺”产业点面开花

“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大家都参与进来,才能达到我们发展集体经济的目的。”为了建好管好养螺基地,罗琨初步探索出发展石螺产业助推村集体经济壮大的“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党员+网格化”管理模式。

高迈村利用项目资金建设了石螺养殖实验基地,合理划分基地田块,由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党员志愿者等负责监督和实行网格化管理,对各片区进行日常管理维护,并做好相应养殖观察记录。

同时,该村发挥致富带头人作用,由致富带头人出资进行项目建设和管理,由村集体提供螺种、驻村工作队对接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并负责联系销路,按每销售一斤石螺给予村集体经济0.2元的分红。

此外,以前期建设的示范基地为中心,高迈村推行农户自养抱团发展模式,努力将基地建设成相对集中、连片百亩以上示范基地,进一步探索让更多村民参与石螺养殖,扩大养殖规模。

驻村开展工作以来,罗琨深入群众,立足村情,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狠抓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组织开展“先锋引领产业振兴”“振兴乡村创新产业发展新路子”等主题党日活动,大力发展石螺产业,让“小石螺”变成促进高迈村民增收的“大产业”。

中国市场监管报记者 孔国俊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