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宜春养殖鱼(江西宜春:抓好生猪生产丰富市民“菜篮子”)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08|点击次数:

中国发展网讯 猪肉是居民“菜篮子”产品里的“硬通货”。今年以来,宜春市有效应对疫情和“猪周期”等不利因素影响,全面压实责任,加大扶持力度,提高防疫水平,确保生猪生产稳定。截至9月末,全市生猪出栏420.8万头,同比增长3.73%;生猪存栏309.2万头,同比增长4.29%,能繁母猪存栏33.3万头,同比增长2.1%,均在正常保有量区间。另外,根据农业农村部直联直报系统监测数据,10月、11月宜春市生猪存出栏、能繁母猪存栏都是环比增长,预计四季度可新增生猪出栏120万头以上。全年生猪出栏总量在540万头以上,同比增长9.76%,将确保市场供应充足。

全力压实生猪生产责任。坚持把生猪稳产保供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全方位推动,全方面落实。具体做到“三抓”:一是主要领导带头抓。各级党委、政府切实落实主体责任,主要领导经常在各类综合性会议上进行强调部署,并经常深入一线调研指导,以上率下推动项目规划、经费保障、物资储备等政策落实落地。二是明确责任合力抓。各级均成立高规格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政府负总责、部门分工负责”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细化完善工作责任制、责任追究制。今年1月,宜春市印发了《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将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分解至各县市区,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夯实了工作责任。三是强化考核从严抓。将生猪稳产保供作为综合考核、高质量发展考核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重要内容,并列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督查,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以督查考核的力度倒逼工作任务的落实。

全力提升生猪生产能力。充分发挥政策、项目、资金的引导作用,推进生猪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稳步提升生猪产能,切实保障猪肉供应。具体做到“五抓”:一是抓政策落实。为提振生猪养殖户信心,宜春市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比如,今年全市整合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2700余万元,用于推进规模猪场标准化建设;投放生猪良种补贴项目资金129万元;安排1400余万元对生猪产能调控基地能繁母猪,按每头100元的标准进行一次性临时救助补贴。二是抓标准化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养殖场开展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动物疫病净化和无疫小区建设。全市新建或改扩建标准化养殖场135个,成功创建部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个、省级示范场3个、市级示范场26个,1个无疫小区通过省级评估。三是抓项目落地。积极推动袁州区牧原农牧有限公司、丰城市致胜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高安网易未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西新希望六和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上高双胞胎有限公司、万载恒昌农牧有限公司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投产,新增年出栏生猪100万头以上。明年,宜丰县傲农农牧有限公司和万载县上海东方希望畜牧有限公司等项目也将陆续投产,预计可再增年出栏生猪70万头以上。四是抓模式创新。始终坚持“抓大不放小”“以大带小”,大力推广“公司+农户”和依托大型养殖场发展代养寄养模式,强化生猪养殖利益联结机制,有效降低了散、小养殖户的养殖风险。“牧原”“双胞胎”“新希望”等大型龙头企业带动中小养殖场100多家。五是抓产业升级。重点在屠宰加工上求突破,鼓励屠宰企业创新发展。比如,在高安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新建年屠宰生猪能力150万头和3万吨肉制品加工企业1家;在丰城市新建年屠宰生猪能力60万头企业1家。

全力保障生猪生产安全。严格落实“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措施,实现对养殖生产、调运流通、屠宰加工、无害化处理等全行业、全领域的闭环式监测监管。具体做到“三个全面”:一是全面开展防疫行动。大力开展重大动物疫病春、秋季防疫集中行动,严格落实“五个一”防控模式,确保做到“五到位、五不漏”。今年,全市共免疫生猪624.38万头,免疫密度达100%,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保持在80%以上。二是全面落实防疫措施。严格落实疫情监测排查报告、突发疫情应急处置、生猪运输和餐厨废弃物监管等各项有效防控措施,认真执行疫情日报告制度。今年,全市共监测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样品3427份。同时,严格落实生猪调运监管、落地隔离观察及屠宰企业“两项制度”。全市共备案生猪运输车辆1217辆,派驻官方兽医85人。以养殖、屠宰等区域为重点,开展“大清洗、大消毒”专项行动,消毒总面积达1600万余平方米,有效消除了传染源,净化了大环境,切断了疫病传播途径。三是全面提升防疫水平。全市累计投入3亿多元,建成各类县级洗消中心(点)31个,实现养殖、屠宰、无害处理三类重点场所全覆盖。同时,实施基层兽医防疫体系建设项目6个;在442家养殖场推进“先打后补”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动物防疫政府购买服务,切实解决基层防疫人员不足的问题。(张亚静)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