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室内立体养殖蟹(石桥镇新闸村探索“荷花+”套养模式,走出增收新路子)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09|点击次数:

记者 邓超 常文彬 见习记者 王浩

七八月份的太白湖新区石桥镇新闸村村民们,时常因小龙虾忙碌在清晨和傍晚。新闸村南邻泗河及南四湖,河网水系纵横,坑塘众多,水产养殖历史悠久。去年以来,新闸村依托丰富的水田资源,将泗河入湖口600亩土地种上了太空莲,并分地块承包给个人。今年,新闸村公开土地租赁权,引进种植养殖业能人,发展“荷花+”套养模式,不但为村里增加了一道荷花美景,更为村民增收创造了一条新路子。

石桥镇新闸村探索“荷花+”套养模式,走出增收新路子

莲虾共生

一田双收效益好

走进位于石桥镇新闸村泗河入湖口的滩涂上,一望无际的碧绿荷塘十分宁静。而水面下的地笼里,无数小龙虾正在不断涌入,只待凌晨工人们将其捕捞上岸。往年这时候,随着最后一批小龙虾收网,许多养殖户开启农闲模式,但石桥镇新闸村养虾大户陈西亮和陈辉兄弟俩干得正起带劲。

每天4点多天不亮,陈西亮和陈辉就去起笼,早晨6点一筐筐龙虾就被运往微山县鲁桥镇龙虾水产市场。车还未停稳,就被等候已久的客商围拢过来。当敲定价格、挑选、过磅称重、付款等一整套规定动作完成之后,坐镇收购龙虾的客商便将不同规格的龙虾分装在不同的箱子里,赶往青岛、北京等地。也许,不要到晚上,当地的市民就可以品尝到这些鲜活龙虾带去的味道。

小龙虾品质俱佳,主要得益于优质的水资源和太空莲。“虾莲共养和虾稻共养模式基本相同,虾莲共养可以提高小龙虾的品质。夏季荷叶为小龙虾撑起天然的遮阳棚,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避免了小龙虾红壳现象,商品品质好,而且有助于提高产量。”陈辉曾有过两年小龙虾养殖经验。今年,兄弟俩将微山高楼乡的藕虾养殖经验“照搬”,并创新运用在新闸村,一次性承包了140亩土地用于小龙虾养殖。眼前的泗河滩涂上,连片的荷塘里碧绿的荷叶上散落着颗颗水珠,这些是哥俩几个月的心血,如今迎来了丰收。

“6月中旬放龙虾苗,这个季节的小龙虾可以一直捕捞到10月份。”陈西亮说,选择在盛夏养殖小龙虾,不仅是为了避开发病高峰期,他俩还有更长远的打算,“等到11月份入冬前夕,再利用一个星期将水位降低,把水塘底部暴露在阳光下暴晒,水位控制在5公分-10公分,水温升高后,龙虾会停止打洞出来觅食,届时又是一个捕捞季,等那个时候龙虾零卖可以卖到七八十元每斤,是现在价格的4倍。”

说起太空莲套养小龙虾的好处,陈辉头头是道,“我们这里的水都是来自泗河的活水,水质比较好,小龙虾的排泄物可以给荷花当养料。池塘中投放的鱼虾可以增强莲藕底泥的透气性,还吃水中的虫子,排泄物更是能做有机肥提高莲虾产量,而水下莲藕的烂根腐叶又可为龙虾提供饵料,实现藕虾效益双赢,经济效益可观。”在陈辉看来,小龙虾单纯养殖产量与莲蓬套养产量几乎一样,而且增添了莲子的经济收入,可谓一举两得。“这样养殖出的小龙虾绿色无污染,不施肥不打药,出售的价格能比普通市面上的小龙虾高出不少,而且供不应求。”

石桥镇新闸村探索“荷花+”套养模式,走出增收新路子

退养还湖

土地流转促增收

新闸村的荷塘在小龙虾的加持下,如今已然变成了增收“黄金池”。而在此之前,这里曾是撂荒多年的土地。蜿蜒流淌的泗河为新闸村冲来了上千亩沙土地。早年,泗河沿岸滩涂内主要种植小麦和秋季作物,一旦赶上汛期,泛滥的河水冲上岸滩,影响传统农作物的种植,制约村民增产增收。

“之前村里主要是种植小麦,容易产生内涝,一年仅能种一季,产量不高。”新闸村党总支部书记王树运介绍,新闸村是石桥镇最大行政村,济三煤矿坐落于此。20多年来,村集体收入长期依赖煤矿塌陷地补偿款,村里大量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年轻人多数依靠水产养殖为生。2019年实行退养还湖政策后,村民们响应政府号召,拆除了养殖水产的围堰,将生态留给南四湖。

一边是产业稀缺,一边是留守村民无事可做,这成了该村致富的大难题。为了寻求突破,村里将土地流转作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成立了土地专业合作社,逐户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经营权委托书》,河滩废弃的荒地为莲蓬种植带来了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而村民和村两委谋新求变才是推动莲蓬种植的内在因素。“退养,村民们利益受损,内心肯定舍不得。还湖,恢复自然环境,为子孙后代留生态资源,大家也都理解。”王树运说,去年4月份,经过村“两委”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的投票,入湖口600亩耕地被划分为16宗地块,并全部种上了太空莲分地块承包给个人。

陈西亮正是瞅准了这一商机,当起了龙虾经纪人,并从事龙虾养殖服务。当小龙虾一上市,陈西亮的电话就被打爆,“现在正常收购每天早上要卖200斤左右的龙虾,小龙虾生长时间一般两三个月,按照目前养殖的时间来看,小龙虾还会经历一次蜕壳生长,到时候小龙虾的个头和重量会更大,经济价值也就更高。现在这样个头的小龙虾在市场上一斤能卖到20元到25元,要是个头再大些,价格会更高,不愁卖。”陈西亮说,这次试养成功后,每亩收益超过千元,未来他准备扩大池塘养殖面积,也会尝试在水田开展“虾稻共作”,为小龙虾养殖打开更广阔市场。今年仅小龙虾一项,除去人工、虾苗等成本,获得净利润20多万元。“到了明年,我们不仅可以卖小龙虾还可以出售虾苗,销售收入还能翻一番。”

石桥镇新闸村探索“荷花+”套养模式,走出增收新路子

以养促改

产业链条更多元

“莲藕种植套养小龙虾”模式的推广应用,逐渐激活了新闸村生态种养的“脑瓜子”,也将鼓起当地农民的“钱袋子”。“养殖大户已经盈利,在他们的努力下,发展态势良好,每年增收20万不成问题。”王树运表示,自愿承包的种植养殖大户非常实干,为村民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村民陈福田在河滩承包了30亩土地用于莲蓬种植,每天能收获二三百斤,但如今看着几位能人养小龙虾赚了钱,也盘算着明年在陈西亮这里购买虾苗,增加小龙虾养殖,“看他们养了后发现,收益还是挺可观的。”

在新闸村开始尝试莲虾共生立体生态养殖前,村里有3000余亩的塌陷地,且长满了野草和芦苇。今年新闸村计划分三期对塌陷地进行改造。如今已经改造塌方地630余亩,其中种植浅水藕230余亩,观赏莲70余亩,芡实种植90余亩,稻虾混养220余亩,养殖小龙虾苗塘20余亩。“从今年入夏到现在,在原来的河滩900亩的基础上,我们又增加了400亩藕虾、稻蟹套养水面。随着收益切实可见,这种种、养结合的立体养殖模式也成为养殖户的新选择。”王树运说。

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已成为全村百姓增收致富的“聚宝盆”,今年,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养殖大户+养殖户”的生态养殖模式,引进浅水藕种植并混养小龙虾、蟹、鳖及稻虾混养和各种水产品,打造多元化的特色产业链,让更多老百姓“水里捞金”,荷香虾肥的场景正在石桥孕育。

“浅水藕每亩亩产3千至5千斤,市场价格在两元以上,小龙虾每亩产300至500斤,市场价每斤不低于20元,综合这几年的市场行情,藕虾混养,每亩纯生产效益在8千至1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能增加至200万元。”王树运告诉记者,种植荷花,既适合当地的自然条件,也符合的整体规划。事实证明,路子探索有了成效,现在环境更好了,集体经济也壮大了。“‘以养促改’节约了成本又增加了效益,实现了农民经济收益与生态环境改善的双丰收。”在王树运看来,通过以养促改的土壤治理模式,曾经荒废的塌陷地也成了孕育无限生机的宝地。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