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山坑螺如何养殖(盘活资源禀赋 闯出三条新路)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09|点击次数:
盘活资源禀赋 闯出三条新路

俯瞰丝苗米种植基地,一片喜人的丰收景象。隆文镇供图

盘活资源禀赋 闯出三条新路

龙牙亭取水点改造完工。受访者供图

今年以来,隆文镇以“百千万工程”这项头号工程为牵引,充分激发乡贤力量,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产业发展,以打造有温度、有特色、有产业的特色镇村为目标,赋予了这片土地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改善基础设施方面,隆文镇不仅注重道路建设,更在水电、通信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提升;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隆文镇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导向,通过“三清三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措施,实现了村庄的整体环境优化。在产业发展方面,隆文镇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种植优质蔬菜、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产业强村。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何翔宇 通讯员 冯志智 余佳家 冯森达

产业之路

因地制宜打造富民产业

芳菲十月,秋意渐浓。作为一个山区镇,隆文镇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这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壤肥沃,丰富的农业资源让隆文镇能够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农耕产业。

正值晚稻成熟的时节,走进梅州正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正佳农业”)的丝苗米产业园区,厂房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成立于2009年的正佳农业是该镇的农产业龙头公司,厂房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产业核心业务为优质稻、金柚等农产品的种植、加工及销售。

目前,正佳农业种植基地通过土地集约和撂荒地复耕,集中种植了优质稻1700亩、金柚450亩,生态山林种植2000亩。除此之外,正佳农业还与农户合作订单种植面积约4000亩。

得益于“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公司与当地不少农户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通过“订单”农业的方式引导周边3055户农户加入特色农副产品种植,带动村民增收。公司生产加工车间和种植基地也为隆文镇本地就业提供了不少岗位,在农忙时节用工人数约270人。

“今年丝苗米订单量平稳,稻谷的品质也很不错。”正佳农业负责人黄志参说。据了解,今年到目前为止,正佳农业的销售收入3720万元,这些产品除了在梅州本地出售外,同时也销往珠三角城市和港澳。

“未来,我们计划对丝苗米特色产业进行升级,通过提升加工精度,改善加工品质,提升供应能力等角度,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黄志参介绍说,基地还规划升级园区车间设备,将丝苗米加工、包装、冷藏以及保鲜等工序全面改造改良,利用科技实现农业企业的现代化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除了正佳农业丝苗米之外,隆文镇还立足本地资源,推动了金柚、竹制品、咸菜(酸菜)等特色产业发展,利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共享发展、共同富裕。

当前,隆文镇依托优质的生态资源,坚持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发展高质量农业为突破口,以龙头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为引领,使产业发展焕发活力,为乡村振兴赋予新动能。下一步,隆文镇将继续按照立足本地、发展特色的思路,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助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

和美之路

乡贤助力打造美丽乡村

清香龙河水,园秀丽流芳。走进岩前村清百园,映入眼帘的是宽敞的道路和潺潺流水,小桥横亘两岸,道路两旁绿树环绕。

清百园是隆文镇乡村振兴示范点。近年来,旅港乡贤李伟宏、李伟锋倾力助力乡村振兴示范点岩前村清百园建设,已累计投入约1.2亿元建设家乡美丽乡村。

“一河两岸”灌溉渠道建设工程、五人制足球场、群众文体活动中心、胜利片灌区蓄水工程、权云广场、权云路、立群路、母亲桥、流芳桥、权云桥、清园桥……一个个清百园项目工程让岩前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望着此景,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片道路狭窄、杂草丛生的景象。

“改造前,每年遇到雨季,这里总是会发大水,严重影响我们的农田种植。现在不仅解决了水患,还把水道变成了美丽的景观。”岩前村村民李健坤说,经过改造建设的清百园成为了美丽的网红打卡点,除了散步健身的村民外,还有不少外地游客慕名而来拍照打卡。

在政府狠抓、乡贤助力下,岩前村逐渐变得有温度、有特色、有产业。闲暇之时,孩子们可以在足球场上纵情享受奔跑的快乐时光;阅览室里,村民们能够博览群书增长知识技能……隆文镇岩前村新建成的文体活动中心,占地约2000平方米,集足球场、阅览室、健身房等为一体,让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文化大餐”。

岩前村清百园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极大改变了岩前村村容村貌,同时也改善周边5个自然村3000多名村民的生活质量,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以点带面,为乡村全面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直以来,隆文镇十分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及建设和美乡村工作,今年该镇积极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联合乡贤形成合力,将清拆后的空闲土地打造成“四小园”等生态板块,不断刷新乡村“高颜值”。

危旧房清拆后,闲置的空地如何使用?在梅州村,曾经的大片危旧房屋已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平整的生态停车场,工作人员在一旁种植了花卉和树木,不仅村容村貌大变样,还解决了乡村停车问题;在苏溪村,竹篱笆围起了数个小果园,村民们在果园里搭起了支架,种植了葡萄和百香果等水果。

幸福之路

以民为本提升获得感

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美丽乡村建设,落脚点都是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自从龙牙亭取水点改造完工以后,越来越多的人都来这里取水,为村民提供了方便,也消除了不少安全隐患。”提及龙牙亭取水点,岩前村村民李志聪赞不绝口。据悉,“龙泉”取水系列工程是由隆文镇乡贤企业331公司投资19.6万元修建,旨在对之前落后的取水设备进行改造升级。

据了解,该取水点始建于1999年,用于方便当地村民、往来车辆取水用水。但由于取水点简陋且道路狭窄,停车排队取用水时常造成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现如今工程改造完成,取水设备焕然一新,墙体也重新翻修,还修建了有客家建筑特色的凉亭供往来取水民众遮阳避雨。

“龙泉”取水工程不仅为岩前村村民的取水带来了巨大便利,也成为隆文镇一道亮丽的风景。取水点对面是正在修建的汽车驿站,项目包括了临时停车场、公共卫生间以及绿窟潭景区步道入口的桥梁等,工程预计在今年年底竣工。

美丽的风景加之整洁的道路和完备的设施,为村民提供了茶余饭后的活动场所,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作为民生事实的重点工作,隆文镇尤为重视文化惠民工作,持续强化红色资源及文化赋能。

坐落于该镇坑美村的文化名人蒲风烈士故居以祯居,由蒲风上祖——黄氏十五世祖昆仲建造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3120平方米,建筑面积2538平方米。

在该镇的积极努力下,以祯居于2016年被梅州市人民政府正式列入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22年获省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专项经费305万元,用于打造蒲风烈士纪念馆。

据了解,蒲风烈士纪念馆计划利用闲置的坑美小学改造而成,距离蒲风烈士故居约800米,主要方式为陈列布展。目前已由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完成规划设计和概算,总投资约530.1万元,布展面积约800平方米,展线约1100米。

馆内设蒲风烈士生平主题展区、蒲风烈士诗集主题展区、皖南事变+新四军历程主题展区、多媒体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四个功能区,现项目工程已基本完工,即将进入布展环节。与此同时,隆文镇还将持续推进李仁华烈士故居绳继堂、笃敏堂及惕训学校等红色教育基地的传承和保护。

声音

隆文镇党委书记黄树金:

坚持“1234”发展思路举措加快推进“百千万工程”

今年以来,隆文镇以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为首要目标,紧扣实体经济、乡村振兴两大关键,着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开好局、起好步。具体而言,实践路线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党建引领助推实体经济发展。以党建赋能优势产业发展,立足本地资源,推动金柚、有机米、竹制品、咸菜等特色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利用“党建+”的经营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共享发展、共同富裕。

其次,找准定位落实项目建设工作。围绕特色镇中的“绿色低碳镇”发展定位,全力推进梅州市正佳农业有限公司扩建项目、美丽圩镇项目、农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等。

再者,用心用力推进民生实事工作。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今年以来累计拆除危旧房、废弃猪牛栏、残垣断壁共22025.71平方米,扎实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有效盘活撂荒土地资源。

接下来,隆文镇将按照“1234”发展思路举措,加快落实“百千万工程”,谱写隆文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锚定1个目标:锚定镇村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打造特色鲜明的绿色低碳镇,围绕自然生态、红色历史和人文等资源优势,打好“梅县金柚牌”“绿色生态牌”“文化旅游牌”。

守住2条底线:一是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持续开展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筑牢粮食安全防线;二是严守安全生产底线,构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坚持3项发展:一是提升金柚品质,扩大丝苗米种植面积和产品质量,形成集群和品牌效应。二是利用竹林资源,深耕竹制品文化,打造精品化路线;谋划山坑螺养殖基地,打造隆文山坑螺品牌;扩大红薯和芥菜种植面积,进一步做大做强隆文红薯和咸菜市场。三是深挖隆文文化资源禀赋,讲好隆文故事,结合山水田园,打造网红打卡点,推进苏溪下泮溪生态农旅示范点建设。

推动4个提升:一是加强党建引领,提升干部能力,选优配强后备干部。二是挖掘文化资源,提升文化赋能水平,打造隆文旅游精品线路。三是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打造美丽圩镇和美乡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四是完善全科网格体系,提升基层乡村治理能力。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