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养殖浮游生物(水生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对鱼类和水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10|点击次数:

深知养殖从业不易,共谋水产行业繁荣。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不标题党。用养殖人的语境,让你在短时间内享用一份精品!

水生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对鱼类和水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水生浮游生物主要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两大类,对水中生物包括养殖的水生动物以及水的物理、化学构成及变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水产养殖的主要载体---水,我们不得不克尽心机去弄懂它,了解它,从而利用它。

水生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对鱼类和水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1.水生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泛指生活于水中而缺乏有效移动能力的漂流生物,包括在水体中生存的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两个群落,个体微小,浮游力微弱,靠水才能生存,也是除了纯粹的净化水之外,水体之中与生俱来的一种共生共存具有生命活性的物质。部分浮游生物具有游动能力,但其游动速度缓慢,因而不能有效地在水中灵活游动。另外一些浮游生物自身完全没有移动能力,或者有也非常弱,因而不能逆水流而游动。

水生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对鱼类和水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浮游植物)

水生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对鱼类和水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浮游动物)

我们平时养鱼的池塘就是一个典型的小型半开放式的生态系统。在这个半开放的生态链系统中,除了我们养殖的鱼虾等人养水生动物外,还有很多的浮游动物、浮游植物、植物、附生藻类、底栖动物、水生昆虫以及显微镜下才可以观察到的微生物种群。

水生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对鱼类和水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2.浮游植物对鱼类和水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浮游植物种类很多,主要有蓝藻、隐藻、甲藻、金藻、黄藻、硅藻、裸藻和绿藻等。浮游植物是鲢鱼的主要天然饵料,当然,还有很有水生动物都喜欢以浮游植物为食。作为鱼类的天然饵料,一般隐藻、甲藻、硅藻的营养价值比较高,其次是绿藻、裸藻、金藻、黄藻等,而蓝藻较差,但蓝藻中少数种类如螺旋鱼腥藻和拟鱼腥藻的蛋白质含量高,鱼类也易于消化。

水生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对鱼类和水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螺旋鱼腥藻 拟鱼腥藻)

然而,浮游植物中有一些种类还容易引起鱼病或者水质变坏的发生,比如:

大多数蓝藻水华及湖靛、小三毛金藻优势所形成的水质具有毒性,较轻时影响鱼类生长,严重时引起鱼类中毒死亡。

水生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对鱼类和水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蓝藻水华)

卵甲藻引起鱼类卵甲藻病(打粉病);绿藻在强烈阳光下,光合作用强,形成水体氧过饱和,引起孵化的卵、苗和下塘不久的幼苗患气泡病大量死亡;裸藻在自身大量死亡后形成一层黄锈色膜,覆盖水面遮光、隔气造成缺氧;丝状绿藻(类似青苔)不但鱼类难以利用,使水质变瘦,还影响鱼类苗种活动而降低成活率。

水生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对鱼类和水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打粉病)

浮游植物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正面的,负面作用不大。它们是水体的初级生产者,不但要为鱼类直接和间接提供天然活饵料,而且还是水体溶氧的主要制造者,占溶氧来源的80%-90%,其次才是增氧机等人工造氧

水生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对鱼类和水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浮游植物在不同季节形成不同的优势种群。一般春秋两季适合隐藻、硅藻、金藻、黄藻生长,其中隐藻在其它季节也能生长,而以隐藻和硅藻优势(水华)为多,水呈茶褐色或绿褐色,鱼类生长快;而夏季适合蓝藻、绿藻和裸藻生长,它们往往各自形成优势,水呈蓝绿色或深绿色,鱼类生长减慢。

水生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对鱼类和水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裸甲藻)

浮游植物不但有季节性变化,而且还受光照、风力和水的运动影响而有水平、垂直和昼夜变化。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一般主要发生于水体上层,而以透明度一半的水层生产力最高。

水生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对鱼类和水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调节浮游植物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合理施肥、投饵(间接肥效),其次是加、冲、换水和辅助适当的药物(硫酸铜、生石灰等)控制。值得注意的是,单独使用化肥,易于培植绿藻;使用硫酸铜杀灭蓝绿藻,应防止此后数天内泛塘;混养白鲢可有效防范水质恶化;使用生石灰时,应注意水质pH值变化。

水生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对鱼类和水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总之,通过人工调节,使水质达到“肥、活、嫩、爽”的直观程度。这种最好或较好的水质生物学指标应是:浮游植物量为20-100毫克/升;隐藻等鞭毛藻类较多,蓝藻较少;藻类种群处于增长期,细胞未老化;浮游生物以外的其他悬浮物不多。

水生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对鱼类和水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3.浮游动物对鱼类和水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浮游动物是一类经常在水中浮游,本身不能制造有机物的异养型无脊椎动物和脊索动物幼体的总称,在水中营浮游性生活的动物类群。它们或者完全没有游泳能力,或者游泳能力微弱,不能作远距离的移动,也不足以抵拒水的流动力。通常池塘水里的浮游动物有轮虫(不是车轮虫)、剑水蚤、纤毛虫等等,但有些微小浮游动物要用设备比如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或者肉眼可见但不精确

水生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对鱼类和水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浮游动物由原生动物、轮虫类、枝角类和桡足类组成。它的大小依次分别为:小于02毫米,0.2-0.6毫米,0.3-3毫米和5-5毫米。浮游动物同浮游植物一样都是鱼类不可缺少的天然活饵料。其中鳙鱼终生都滤食浮游动物轮虫类和原生动物是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鳊鱼和团头鲂等多种鱼类的鱼苗天然开口活饵料

水生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对鱼类和水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有实验表明,保障鲢鱼苗良好生长的轮虫最低生物量为3毫克/升,最适为20-30毫克/升,鲤鱼苗最适为50-100毫克/升。枝角类和桡足类大型浮游动物还是草鱼、鲤鱼、鲫鱼、鳊鱼和团头鲂等多种摄食性鱼类小规格苗种(2-5厘米)喜食的天然活饵料。

然而,在浮游动物中,比如原生动物中就有部分种类寄生在鱼体和鳃上引起鱼病,如车轮虫病、斜管虫病、鳃隐鞭虫病、复口吸虫病、中华鱼鳋病、锚头鳋病等。

水生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对鱼类和水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原生动物---斜管虫)

如果浮游动物形成绝对优势,大量吃食浮游植物,会使水质变瘦,并大量消耗水中溶氧,造成鱼类浮头或严重浮头,甚至泛塘。它们与鱼类的苗、种争氧气、争饵料,使鱼类苗种生长慢、成活率低,甚至“全军覆没”。如果枝角类和桡足类等大型浮游动物随水流进入孵化器内,还会危害鱼类卵、苗,降低孵化率。

水生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对鱼类和水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

由于浮游动物适温多在18℃-28℃之间,往往春末夏初数量明显增长,易于形成优势,其次是秋季数量较多;而夏季高温,不适合浮游动物生长、繁殖,生物量相对较少。

水生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对鱼类和水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根据浮游动物对鱼类和水环境的影响及其生活规律,进行人工利用与调节。如春季适时通过施用绿肥和粪肥培植原生动物和轮虫,4-5天后形成轮虫高峰,鱼苗适时下塘培育;7-10天后枝角类和桡足类大量出现,夏花适时下塘,进行苗种培育等。鱼类孵化用水须排除大型浮游动物,可用60-65目乙纶胶丝布窗拦截过滤。浮游动物在池塘中形成优势,可用杀虫剂杀灭,或增加鳙鱼放养量等。

水生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对鱼类和水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水产实践人士,共谋渔业繁荣!敬请关注我的头条号@渔人刘文俊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西南渔业网和养鱼第一线公众号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微生物##池塘##生态链##生态系统##鱼#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