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重庆渔业养殖场(重庆“鱼坑”变鱼库,父子日捞1000斤赚12万长江禁渔是救命草?)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11|点击次数:

在重庆市的巫溪县,有一个很有名气的“神奇鱼泉”,目前已成为当地的特色旅游景点。据说在每年5-9月份河流进入汛期的时候,鱼泉中就会有很多鱼儿涌出,体长多在10公分左右。鱼情最好的时候,一天可出鱼1000斤,出售价格不菲,一斤可卖120元!

重庆“鱼坑”变鱼库,父子日捞1000斤赚12万!长江禁渔是救命草?

仅凭售卖野生鱼这一项“业务”,李家父子最多曾日赚12万元,这个鱼泉也成了李家的“聚宝盆”。重庆“鱼泉变鱼库”的奇异事件还引起了央视栏目的关注,经报道后知名度进一步上涨,成了国内为数不多的“网红鱼坑”。

重庆“鱼坑”变鱼库,父子日捞1000斤赚12万!长江禁渔是救命草?

巫溪的鱼泉出名后,有不少的外地游客特意慕名而来,而这又为李家父子带来了另外一笔可观的收入。通过收取每人5元的门票费,鱼泉一年大约能增收30万元左右。例如在2015年6月20日~21日,李家父子就接待了九百多名游客,门票收入约4500元。

重庆“鱼坑”变鱼库,父子日捞1000斤赚12万!长江禁渔是救命草?

鱼泉的由来

“神奇鱼泉”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只在汛期往外冒鱼呢?

这个鱼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据重庆晚报报道,鱼泉的所在地曾经被称为舀鱼涵,也就是一个可以舀到鱼的水坑。舀鱼涵位于大宁河的一个回水湾内,河水在此变缓,水位加深,生物饵料增多,非常适合鱼类的索饵栖息。

重庆“鱼坑”变鱼库,父子日捞1000斤赚12万!长江禁渔是救命草?

正是由于特殊的水文条件,舀鱼涵便成了留鱼、藏鱼的天然场所。特别是当天气突降暴雨,河道水位上涨时,鱼群为躲避湍流纷纷游到回水湾。这时候,周边的村民都会拿起抄网去“鱼窝”舀鱼,很少有人空手而归!

村民李常权是当年舀鱼涵的受益者之一,也是鱼坑历史变迁的见证者。据他回忆,汛期时村民每次都能舀到好几公斤的“油棒子鱼”。最高产的时候,一天能收获数百公斤野生鱼,大多都是“油棒子鱼”,还有一小部分是当地的裂腹鱼。

重庆“鱼坑”变鱼库,父子日捞1000斤赚12万!长江禁渔是救命草?

直到上世纪70年代,当地为修公路而开山炸石,掉落的石块将回水湾填满,曾经热闹的舀鱼涵就这样消失了。值得一提的是,李常权住所的位置正处于鱼泉的上方,在2008年2月初,李老汉雇工约30人沿着厨房地板向下开挖,挖地深度约16m,最终在当年8月初挖通了地下阴河,鱼泉这才得以重见天日。

重庆“鱼坑”变鱼库,父子日捞1000斤赚12万!长江禁渔是救命草?

鱼泉之所以只在汛期往外冒鱼,主要和水位上涨有关。每当降雨增多,地下暗河的水位便会抬升,河中的“油棒子鱼”就可以借势游入鱼坑。据专家查证,“油棒子鱼”的学名其实叫云南盘鮈(Discogobio yunnanensis),每年4~6月份会进入繁殖高峰期,性成熟的雌鱼、雄鱼开始聚集交配,最终形成大规模的鱼群,这也是鱼泉在汛期集中冒鱼的一个原因。

“油棒子鱼”是一种什么鱼?

云南盘鮈是重庆、云南等地比较常见的野生鱼,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上游的支流,大宁河是其中最重要的“资源库”之一。云南盘鮈生活在水体底层,吻部开口朝下,下唇可见一椭圆形的小吸盘,用于附着在岩石上,便于刮食砾石上的藻类和植物碎屑。

重庆“鱼坑”变鱼库,父子日捞1000斤赚12万!长江禁渔是救命草?

野生的云南盘鮈生长缓慢,一般要3年才能发育成熟,成鱼的个头也不大,常见体长仅9~12cm,雌鱼怀卵量约300~700粒。也正因为如此,云南盘鮈的野生种群很容易因盲目滥捕而走向衰退,我国不少省市已将其列为保护鱼种,渔政也加大了增殖放流力度。有的企业也正在尝试驯养繁殖云南盘鮈,试图实现养殖产业化。

鱼泉现状:只能看不能捕

显而易见,从鱼泉中喷出的“油棒子鱼”应归类于野生资源,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李家父子就曾因销售野生鱼而受到过渔政部门的处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鱼种都被纳入了各省区的禁捕名单,土著鱼则因为独特的种质基因而成了重点的保护对象。

重庆“鱼坑”变鱼库,父子日捞1000斤赚12万!长江禁渔是救命草?

2020年1月,我国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施禁渔退捕,33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大宁河作为长江的一级支流,自然也在重点流域内。2020年7月1日,巫溪县积极配合长江禁渔制度,县域内所有的天然水域(包括大宁河)正式禁捕10年,野生渔业资源得以充分地休养生息,传统渔民也开始退捕上岸,转产转业。

重庆“鱼坑”变鱼库,父子日捞1000斤赚12万!长江禁渔是救命草?

李家父子所经营的“神奇鱼泉”也在保护之列,外来游客和经营者都只能参观,不能再捕捞或食用了。根据相关规定,巫溪县有关部门已经向“神奇鱼泉”下发了整改通知书,严禁捕捞、出售云南盘鮈。对此,李老汉的儿子李贤惠也表示支持和理解:“长江十年禁渔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必须无条件支持。”

重庆“鱼坑”变鱼库,父子日捞1000斤赚12万!长江禁渔是救命草?

如今,李贤惠正在谋求转型,下一个重点方向是开展“油棒子鱼”的人工养殖,以此取代野生鱼。然而,这条鱼生性娇贵,养起来还真不容易。

云南盘鮈是一种溪流性土著鱼,对水质的要求很高,而且生长缓慢,养殖周期长,时间成本很高。在国内,云南盘鮈还未实现规模化的养殖,渔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缺乏技术和经验指导,饲养的成功率并不高。不过巫溪县已攻克了人工繁殖技术,相信实现规模化的养殖也只是时间问题。

长江禁渔是救命草

从大的方面来看,无论是驯养繁殖野生鱼还是禁渔,都是对江河生态的一种保护。尤其是长江十年禁渔,涉及范围广泛(一江两湖七河是重点水域),从中受益的可不仅仅是鱼泉里的野生鱼,还有不计其数的长江特有土著鱼(胭脂鱼、中华鲟等)。

重庆“鱼坑”变鱼库,父子日捞1000斤赚12万!长江禁渔是救命草?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鱼类:胭脂鱼

长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其生物多样性在全球都享有盛誉。如今长江全面禁渔已满一年,部分水域的禁捕效果已经非常明显,甚至达到了“肉眼可辨”的程度。例如,工作人员在2021年10月28日巡视鄱阳湖时就发现,湖里的鱼明显比以前变多了,大量的野生鱼争相跳出水面,还有的鱼直接跳到了船上!

重庆“鱼坑”变鱼库,父子日捞1000斤赚12万!长江禁渔是救命草?

长江濒危物种的频频现身更是让人喜出望外:刀鱼时隔20年重返长江中游,江豚、鳤鱼的出现频率呈增多趋势,上游的赤水河发现大量的达氏鲟幼鱼......种种迹象表明,若能继续坚持长江禁渔,野生鱼类资源就有望重新恢复,我们拭目以待!

巫溪鱼泉里的鱼有没有必要禁捕?对长江禁渔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留言讨论。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