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黄拐子怎么养殖(沙林“碗鱼”)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11|点击次数:

作者:徐霆 摄影:杨俊钦 曹守军

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六十三团走出去的人,据说有两样东西不多吃:西瓜和鱼。因为吃腻了,或者,除却巫山不是云。

沙林“碗鱼”

六十三团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因为其瀚海植绿、改变荒芜的寓意,又唤作“沙林”。其时正处于一片饥馑,开拓艰辛,每天人们都得从事各种透支身体的活计,打土块、割苇子、挖大渠……累得筋疲力尽,走路都能睡着。

“配给制”下的伙食不敢恭维,忙碌了一天,人不见荤腥总是难熬的。好在那时伊犁河的水够清、鱼够多。一网撒下去,翘嘴鲢子、刺拐子、小狗头鱼、鲟鳇鱼等,颇有收获。如果水浅眼尖,甚至可以手到擒来。

沙林“碗鱼”

鱼上了岸,早有一口锅等在河沿儿上。七手八脚地捡拾了枯枝败叶把油烧热,葱、蒜爆香,去鳞洗净,武火烧、文火煮,以盐调味,差不多鱼肉离骨、汤鲜色浓,即可享用。分食餐具也别致,不是青瓷碗,而是一个一个铮亮的铁盆,仿佛要养活了它,在汤里摇头摆尾。

沙林鱼味道与别处不同,不是雕梁画栋、居家雅舍的驯顺和体贴,而是荒郊野外、满天风沙的粗砾和生猛。汤肉入口鲜美异常,有种疲惫已极陡然的松弛,干渴久了突遇的泉涌。这是摆脱贫瘠枷锁和肉体苦难的狂舞,即便平静的今天,我依然能在餐桌上品味出这种余韵和回响。

沙林“碗鱼”

如果你仔细端详过去老旧的黑白照片,不难想象出那群面貌清瘦、目光坚定的青年男女,在劳累得散了骨头架子般的疼痛过后,围坐一圈,几口鱼汤下去,就把愁心烦事抛到淙淙河水里,流向有星星、有月亮的远方。

有一次跟老户们聊起鱼汤鱼肉,团场电视台的老楚用手比量着跟我说:“小时候,跟着父亲下河捕鱼,最大的足足有半个饭桌那么大,上秤一称,得有70公斤重!”

沙林“碗鱼”

翻阅六十三团团志,渔业曾在团场经济发展上有过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历史变迁和生态需要,伊犁河的大规模捕捞渐次淡出视线,沙漠水库的多种水产养殖越来越滋润人们的日常饮食。

今天四师可克达拉市几乎人尽皆知的“沙林碗鱼”,顾名思义,大锅煮熟了的沙林鱼,以碗分食,连汤带肉,羹匙品尝。在待客上,六十三团人很有点向父辈致敬的意思,席间也注定少不了早已家喻户晓的军垦老故事。

沙林“碗鱼”

沙林“碗鱼”

当下,沙林碗鱼已经普及了大大小小的农家乐,作为团场的招牌菜满足各方老饕。除了渐渐摸索出来、秘而不宣的火候拿捏和独家配料外,剩下的就是这方水土的文化密码值得用心推敲了。无论盛夏还是隆冬,领略沙林风光,走得腿脚乏了,最善莫过于择一手艺老道的餐馆,不紧不慢地坐下,来一道沙林碗鱼,由味蕾感受那股横冲直撞的鲜劲儿,打一个旋儿,遍布口舌间,好像置身于澄澈碧波中,春风澹荡,此乐何极。

来源:新疆兵团四师可克达拉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党艳丽

审核:崔凯 佘光辉

沙林“碗鱼”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