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鳙鱼的网箱养殖(乡村振兴鱼菜共生网箱养殖)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18|点击次数:

鱼菜共生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转载)

摘要:鱼菜共生技术是通过池塘原位生态修复,让鱼、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协同共生,使池塘保持一定生态平衡关系的植物净水技术。实现净水、增氧、抑病,节水、节电、节地,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绿色蔬菜,增加渔民收入的目的。

  1、定义

  鱼菜共生养殖技术模式是根据鱼类和植物的营养生理、环境、理化知识特点,将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两种不同的农业技术,通过科学的生态设计,达到协同共生,实现养鱼不(少)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茁壮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从而让鱼、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生态平衡关系的新型复合养殖技术模式。

乡村振兴鱼菜共生网箱养殖

2、技术路线

  2.1 蔬菜栽培技术路线

  2.1.1 浮架制作工艺

  PVC管浮架制作方法:通过PVC管(110管)制作浮床,上下两层各有疏、密两种聚乙烯网片分别隔断草食性鱼类和控制茎叶生长方向,可按照2m×4m和4m×4m两种规格进行制作,各地可根据自己池塘的实际条件,按照移动、清理、制作、收割方便的原则,选择合适的规格浮架。此种制作方法适合于任何养鱼池塘。

  要求:按照标准、统一、实用、美观的原则,尽可能采用PVC管制作。

  竹子浮架制作方法:选用直径在6cm以上的竹子,首尾相连,按照竹子的长短固定成三角形(防止变形)。或者编制成60cm×80cm×20cm规格的竹篮。具体形状可根据池塘条件、材料大小、操作方便灵活而定。此种制作方法适合于养非草食性鱼类的池塘。

  要求:由于此种方法不统一、标准化程度低,缺乏美观性,但价格便宜,农民易于接受,在非示范点可采用此种工艺。

  其他材料浮架:凡是能浮在水面的材料都可以用来做浮架,如稻草、废旧轮胎、泡沫、废旧塑料瓶等,可根据经济、取材方便的原则选择合适浮架。

  2.1.2 栽培蔬菜种类选择

  这里所说的蔬菜并不仅指食用蔬菜,还应包括观赏用的花卉、喂食用的饲草等经济水生植物。栽培蔬菜种类应选择根系发达,处理能力强的蔬菜瓜果植株,利用根系发达与庞大的吸收表面积,进行水质的净化处理。一般选择的品种有空心菜、水芹菜、丝瓜、水白菜、青菜、生菜等。推荐选择空心菜,因为其生长快,产量高,净水效果好。

  2.1.3 种植面积的选择

  种植养殖的面积与比例关系到物种间的生态平衡关系,也就是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最佳比例,如多少鱼排出的粪便能为多少菜提供养分,多少菜能够对水质净化产生最佳的生态效果,这也是鱼菜共生技术的基础。有试验结果表明,在亩产鱼800kg以上,1.2m以上水深的池塘可栽种15%-20%池塘面积的蔬菜,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蔬菜种植的比例应根据池塘水质的肥瘦、水体的大小、养殖鱼类的多少合理确定。也就是说,水肥则面广,水深则围宽。

  2.1.4 蔬菜栽培技术方法

  主要采用移植的方式栽种。如PVC标准浮架可采用直接栽培法、营养杯栽培法和泥团栽培法。

  直接栽培法指直接将植物茎秆(空心菜等)按20-30cm株距插入下层较密网目,即可成活,此法操作快捷、简单,但成活率相对较低,适宜面积小、劳动力少的渔场采用。

  营养杯栽培法主要是使用花草培育杯,将杯内置入营养液或泥土(塘泥),按20-30cm株距放入浮架,此法成活率较高,但相对繁琐,成本也较高。

  泥团栽培法主要是指将植物茎秆直接插入做好的小泥团(塘泥即可),按20-30cm株距放入浮架,此法成活率相对较高,操作也简单方便,成本低,建议大家采用此种栽培方法。

  竹子浮架的栽种方法主要通过硬质绳子或者薄的塑料板将植物茎秆按合适株距固定其上即可。

  竹篮浮架栽种方法相对更简单,直接将塘泥盛入竹篮,其上栽种,漂浮于水面即可。

  栽种方法多种多样,总之只要能将植物固定即可。

  2.1.5 蔬菜收割技术方法

  如空心菜的收割方法,可以采用手摘、剪刀剪以及用镰刀小范围收割。手摘、剪刀剪等方法采摘的蔬菜均一,对长势也没有影响。镰刀收割,具有快捷、范围大,省时省力的特点,但其选择性稍差,将已成熟和未成熟的空心菜一并收割,影响其后续生长和以后出售。

  鱼菜共生蔬菜属水上生长,采摘的时候要下水,每次都划船、穿水裤下水费时费力,且天气炎热,操作人员容易中暑。有条件可以采用游乐船划动采摘,但价格投入较大,且不易管理。可采用废旧轮胎,中间固定木板或者放个大的水盘,操作人员坐着采摘。

乡村振兴鱼菜共生网箱养殖

2.2 池塘养殖技术路线

  养殖技术路线按照80:20池塘主养模式进行。

  2.2.1 水源条件

  养殖用水必须符合GB 11607(渔业水质标准)和NY 5051(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规定,池塘最好保持一定的透明度30cm以上。水源方便,水量充足。

  2.2.2 池塘条件

  池塘以长方形东西向为佳(长宽约比为2.5:1),有效蓄水保持1.8-2.5m,面积2-10亩皆宜。池塘背风向阳,不渗漏,注排水方便,池底平坦;进排水方便。

  2.2.3 养殖模式

  80:20池塘主养模式。即主要鱼类占总量的80%左右,搭养鱼类占总量的20%左右。

  2.2.4 苗种放养

  一般苗种放养前,就应分批栽种各种蔬菜等植物,以保证系统运行后,就具处理水质之功能。

  苗种放养前15天左右进行,用生石灰200mg/L-250mg/L或漂白粉20mg/L带水清池。鱼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搭养鱼类的个体大小一般不得大于主养鱼类的个体大小。

  假如说鲫鱼池塘放养密度:每亩投放50-60g的大规格鲫鱼种1500-2000尾,50-150g的鲢鱼150尾,100-250g的鳙鱼20-30尾,50-100g的团头鲂100尾。

  2.2.5 饲料投喂

  做好日志:做好养殖日志,掌握主养鱼类的数、量、饲料系数及生长速度等。

  饲料的选择:饲料是鱼类和蔬菜的主要营养源。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饲料要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适口性,要求新鲜、不变质、物理性状良好、营养成份稳定;饲料加工均匀度、饲料原料的粒度符合饲料加工的质量要求。

  饲料投喂:坚持“四定”(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四看”(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鱼吃食和活动)原则,一般每天投喂3次。

  2.2.6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在整个成鱼养殖过程中,都是一项经常性、多方面、细致性的工作。要做到责任到人,专人巡塘,白天巡塘3次以上,观察水质、蔬菜生长情况、鱼类活动和吃食情况,检查有无鱼病等异常情况,晚上每隔2小时以内要巡塘一次,观察鱼类是否有缺氧情况,防止池鱼泛塘。

  做好养殖生产记录,对鱼种的来源、放养情况、投喂情况、防病治病用药情况和清塘情况等内容详细记录,定期做好鱼体抽样检查工作。

  2.2.7 病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逐步建立常见病害用药处方,严禁乱用药,用禁药。

一般措施为:鱼苗、鱼种入塘前,严格进行消毒,用2%-4%的食盐水浸浴5分钟,或20mg/L(20℃)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20-30分钟,或30mg/L的聚维酮碘溶液(1%有效碘)浸浴5分钟;鱼苗、鱼种下塘半月后,每立方米水使用1-2g漂白粉(28%有效氯)泼洒一次;巡塘时,发现死鱼应及时捞出,埋入土中;病鱼池中使用过的渔具要浸洗消毒,可用2%-4%的食盐水浸浴5分钟,或20mg/L(20℃)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20-30分钟,或30mg/L的聚维酮碘溶液(1%有效碘)浸浴5分钟。

共生方式分类

编辑 播报

1、直接漂浮法:用泡沫板等浮体,直接把蔬菜苗固定在漂浮的定植板上进行水培;这种方式虽然简单,但利用率不高,而且一些杂食性的鱼会有吃食根系的问题存在,需对根系进行围筛网保护,较为繁琐,而且可栽培的面积小,效率不高,鱼的密度也不宜过大。

2、养殖水体与种植系统分离,两者之间通过砾石硝化滤床设计连接,养殖排放的废水先经由硝化滤床或(槽)的过滤,硝化床上通常可以栽培一些生物量较大的瓜果植物,以加快有机滤物的分解硝化。经由硝化床过滤而相对清洁的水再循环入水培蔬菜或雾培蔬菜生产系统作为营养液,用水循环或喷雾的方式供给蔬菜根系吸收,经由蔬菜吸收后又再次返回养殖池,以形成闭路循环。这种模式可用于大规模生产,效率高,系统稳定。

3、养殖水体直接与基质培的灌溉系统连接,养殖区排放的废液直接以滴灌的方式循环至基质槽或者栽培容器,经由栽培基质过滤后,又把废水收集返回养殖水体,这种模式设计更为简单,用灌溉管直接连接种植槽或容器形成循环即可。大多用于瓜果等较为高大植物的基质栽培,需注意的地方是,栽培基质必须选质豌豆状大小的石砾或者陶粒,这些基质滤化效果好,不会出现过滤超载而影响水循环,不宜用普通无土栽培的珍珠岩、蛭石或废菌糠基质,这些基质因排水不好而容易导致系统的生态平衡破坏。

4、水生蔬菜系统,这种方式就如中国的稻鱼共作系统,不同之处在于养殖与种植分离式共生,即于栽培田块铺上防水布,返填回淤泥或土壤,然后灌水,构建水生蔬菜种植床,

把养殖池的水直接排放农田,再从另一端返还叫集回流至养殖池,这样废水在防水布铺设下无渗漏,而水生蔬菜又能充分滤化废液,同样达到良好的生物过滤作用,有点类似自然的的沼泽湿地系统。如茭白与鱼共生、水芋慈菇等水生蔬菜的共生,都可以采用该系统设计。

鱼菜共生技术原理简单,实际操作性强,可适合于规模化的农业生产,也可用于小规模的家庭农场或者城市的嗜好农业,具有广泛的运用前景。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需注意的是鱼及菜之间比例的动态调节,普通蔬菜与常规养殖密度情况下,一般一立方水体可年产50斤鱼,同时供应10平方米的瓜果蔬菜的肥水需求。家庭式的鱼菜共生体系,一般只需2-3立方水体配套20-30平方米的蔬菜栽培面积,就可基本满足3-5人家庭蔬菜及鱼产的消费需要,是一种极适合城市或农村庭院生产的农耕模式,也是未来都市农业发展的主体技术与趋势。

主流技术实现

编辑 播报

为了实现鱼菜的合理搭配和大规模种养,国际上的主流做法是将鱼池和种植区域分离,鱼池和种植区域通过水泵实现水循环和过滤。在栽培部分,主要的技术模式有以下几种:

1、基质栽培

蔬菜种植在如砾石或者陶粒等基质中。基质起到生化过滤和固态肥料过滤的作用。硝化细菌生长在基质表面,具体负责生化过滤和固态肥料过滤。这种方式适合种植各类蔬菜。

2、深水浮筏栽培

蔬菜种植于水槽上,通过泡沫等漂浮材料将其托起。蔬菜的根向下通过浮筏的孔延伸到水中吸收养分。这种方式比较适用于叶类及部分果类蔬菜。

3、营养膜管道栽培

通常采用PVC管作为种植载体,营养丰富的水被抽到PVC管道中。植物通过定植篮的固定,种植于PVC管道上方的开口内,让自己的根吸收水分和吸收营养。这种方式主要用于叶类蔬菜。

4、气雾栽培

直接将养鱼的水雾化后喷洒到植物的根系,以达到营养吸收的目的。这种方式也主要用于叶类蔬菜,在喷雾之前需要对水进行充分过滤净化,以免堵塞喷雾装置。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