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花虾有养殖(【动物界全系列】十足目—对虾科(一):明虾)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18|点击次数:

十足目—对虾科(一):明虾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蜕皮动物总门

节肢动物门

甲壳亚门

多甲总纲

软甲纲

真软甲亚纲

真虾总目

十足目

枝鳃亚目

对虾总科

对虾科


对虾科(Penaeidae)是枝鳃亚目下的一个科。该科下既有海生虾也有淡水虾,并包含许多对环境和经济都很重要的物种。在许多对虾科生物的触须上都发现了类似体侧线的感觉器官。其下生物有世界上最快的冲动传导速度,高达每秒210米(即每小时760公里)。

【动物界全系列】十足目—对虾科(一):明虾

1.明对虾属

明对虾属(学名:Fenneropenaeus)是对虾科下的一个属。

长毛明对虾(学名:Fenneropenaeus penicillatus)也称长毛对虾,对虾科明对虾属的一种甲壳动物,广泛分布于太平洋西部和印度洋北部海域。

(1)形态特征

虾体淡棕黄色,额角上缘7~8齿,下缘4~6齿。雄虾第三颚足末节有毛笔状长毛,其长度为倒数第二节的1.2~2.7倍。额角脊上有断续的凹点。成年虾体长一般可以长到130~190毫米,体重28~80克,是对虾中的大型虾之一。

(2)生态习性

长毛明对虾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最适盐度70~30。产卵期3~5月。

(3)经济价值

长毛明对虾在中国南方海域较为常见,是重要的海洋捕捞和养殖对象。

(4)明虾

明虾(学名: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又名中国对虾、中国明对虾、对虾、东方对虾、中国对虾、海捕大虾、在日本被称为“大正虾”。因为雌性偏青、雄性偏棕黄,又称为青虾、黄虾。曾经和草虾同为对虾属。归属枝鳃亚目,而常见的各种虾、蟹属于抱卵亚目,亲缘关系较为疏远。

①特征

明虾个体的尺寸较大。雌虾长二、三十厘米,体重达到300克;雄虾一般十几厘米,体重近一百克。

对水温的适应性更强,养殖期适温范围14~30℃,最适水温25℃;致死低温4℃,致死高温38℃。

没有潜底栖息习性,便于捕捞。外壳较为软且薄,在运输过程中不易保存。

②生活习性

明虾生活在浅海泥沙层,春季洄游产卵,可进行春季捕劳出虾籽,产卵后亲虾大部分死亡,幼虾长到秋季成为成虾,可见对虾生长繁殖很快,寿命为一年。

③营养成分

明虾是海水虾,肉质肥厚,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中医认为,其味甘碱性温,可补肾壮阳,滋阴健胃,适于多种烹调法制菜。

④食疗作用

明虾性温湿、味甘咸,入肾、脾经;

虾肉有补肾壮阳,通乳抗毒、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开胃化痰等功效;

适宜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乳汁不通、筋骨疼痛、手足抽搐、全身瘙痒、皮肤溃疡、身体虚弱和神经衰弱等病人食用。

明虾体内很重要的一种物质就是虾青素,就是表面红颜色的成分,虾青素是发现的最强的一种抗氧化剂,颜色越深说明虾青素含量越高。广泛用在化妆品、食品添加、以及药品。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发现,虾体内的虾青素有助于消除因时差反应而产生的“时差症”。

⑤中国的使用状况

1958年,天津开始尝试纳潮圈养中国对虾。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动物养殖室“对虾发育条件及其苗种的人工培育”研究工作,1959年作为研究实习生的赵法箴参与了朱树屏领导的对虾人工育苗课题,成功地培育出中国第一批人工虾苗。基本弄清了对虾从产卵孵化到虾苗发育中所需的主要条件,总结出对虾人工育苗中所需要掌握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对虾各幼体阶段所需饵料的基本种类等技术难点。1960年代中期,黄海水产研究所对虾养殖研究组在山东省石臼所、即墨、文登、崂山等地进行养殖试验,攻克了对虾小面积人工养殖技术难关。1967-1978年黄海所“对虾人工育苗及精养高产技术研究”,虾苗成活率果然大幅度提升,对虾养殖得以迅速推广因此成了当时山东省“抓革命、促生产”的典型。该项成果先后荣获1978全国科学大会奖、山东省和青岛市科学大会奖,1982年获国家科委推广奖。

1978年在广东的汕尾、台山、湛江、海南成立四家对虾养殖公司出口创汇。1979年中国人工育苗生产量3800万尾,开始成规模人工养殖对虾,养殖面积2万亩,养殖产量450吨。1979年底召开全国对虾养殖工作会议。1980年,国家水产局下达“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研究”任务,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协作成功突破对虾育苗技术中的关键措施,该项成果1983年荣获农牧渔业部科技改进一等奖,1985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1年全国人工育苗生产量增至15亿尾。此后出苗量逐年提高,1984年育对虾苗80亿尾,养殖面积近50万亩,产量1.9万吨,产值1.5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4200万美元。1985年全国对虾养殖产量达到4万吨。1988年,对虾产量达20万吨,成为世界第一并保持了5年。1988年,台湾商人引进日本对虾(花虾、竹节虾、花尾虾、斑节虾),在福建沿海养殖。1990年出口量11.7万吨,7.1亿美元。[3]1982—1992年,全国养殖对虾直接产值累计超过400亿元人民币。

1993年暴发白斑病毒流行。1993年,全国对虾养殖产量降到8.7万吨,1994年继续下降至5.5万吨,出口量降至6.8万吨,金额3.8亿美元。1997年,抗病毒更强的草虾开始推广养殖,华南崛起产量占全国的60%,全国对虾养殖产量突破10万吨。1999年,南美白对虾成为主流养殖品种;2000年全国对虾养殖产量超历史最高纪录,达22万吨。2002年全国海水对虾养殖产量增至38万吨世界第一,出口量13.3万吨创历史纪录。2001年4月,欧盟检测证实:出口虾仁氯霉素残留量超过欧盟食品标准。2001年10月,国家质检总局通报:“浙江出口的虾是海捕虾,本身不含氯霉素,残留原因是个别剥虾工人手上涂氯霉素,未能清洗干净所致。”2002年1月25日,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虾采取自动扣留并进行批检的保护性措施。中国重新修订了《水产养殖禁用药物名单》。2004年7月16日,欧盟宣布解除中国虾等动物源性食品的进口禁令。2004年11月30日,美国商务部做出终裁,对中国水产企业倾销虾类制品的平均税率是55.23%。但2004-2007年,全国对虾养殖产量逐年创历史新高,主要市场转向国内。

(5)印度明对虾

印度明对虾(学名:Fenneropenaeus indicus)是明对虾属下的一种虾。它原属对虾属,称印度对虾(Penaeus indicus)。 这种虾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域,如非洲东部、印度、马来西亚、印尼、中国南部及澳大利亚北部海域。成年个体长度约22厘米(8.7英寸),生活在水深90米(300英尺)以上的海床上。它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食用虾,中国、印度、印尼、越南和泰国都有捕捞印度明对虾,此外在印度等一些国家也有印度明对虾养殖场。这种虾有时亦称印度白虾、印度虾、香蕉虾,但这些俗名通常会和其他种类的虾如墨吉明对虾混淆。

2.囊对虾属

囊对虾属(学名:Marsupenaeus)是对虾科下的一个属。

日本囊对虾(学名:Marsupenaeus japonicus)是十足目对虾科囊对虾属(学名:Marsupenaeus)的唯一一种。俗称虎虾、花虾、斑节对虾、竹节虾、花尾虾、斑节虾,在日本称为车海老。原生于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的海湾与陆缘海,但也透过雷赛布迁移而到达地中海。

【动物界全系列】十足目—对虾科(一):明虾

(1)形态特征

体被蓝褐色横斑花纹,尾尖为鲜艳的蓝色。额角微呈正弯弓形,上缘8~10齿,下缘1~2齿。第一触角鞭甚短,短于头胸甲的1/2。第一对步足无座节刺,雄虾交接器中叶顶端有非常粗大的突起,雌交接器呈长圆柱形。成熟虾雌大于雄。

体长8-10 cm。额角齿式8-10/1-2。具额胃脊,后端双叉型。额角侧沟长,伸至头胸甲后缘附近;额角后脊的中央沟长于头胸甲长的1/2。尾节具3对活动刺。雌性交接器囊状,前端开口,有一圆突;雄性交接器中叶突出,并向腹面弯折。体表具土黄色和蓝色相间的鲜明横斑,尾肢具棕色横带。

在波浪较小的海湾内的沙泥底栖息。主要活动在夜间。食性为杂食,主要捕食对象为藻类、贝类、多毛类、小鱼等。天敌除了人之外还有黑棘鲷、章鱼等。

日本对虾的外壳较硬且厚,在运输过程中容易保存。

(2)生态习性

日本对虾栖息于水深10-40m的海域,喜欢栖息于沙泥底,具有较强的潜沙特性,白天潜伏在深度3cm左右的沙底内少活动,夜间频繁活动并进行索饵。觅食时常缓游于水的下层,有时也游向中上层。在虾塘的高密度养殖中,饥饿时呈巡游状态。但一般情况下很少发现其游动,尤其是养殖前期较难观察到。

对盐度的适应:日本对虾为广盐性虾类。对盐度的适宜范围是15-30‰,但高密度养殖时适应低盐度能力较差,一般不能低于7‰。

对温度的适应:日本对虾属亚热带种类,最适温范围为25-30℃,在8-10℃停止摄食,5℃以下死亡,高于32℃生活不正常。

对水中溶解氧(DO)的要求:日本对虾在池养中忍受溶氧的临界点是2mg/l(27℃时)低于这一临界点即开始死亡。耐干能力强,是较易长途运输的种类。

对海水pH值的适应:海水pH值较稳定,一般在8.2左右,但虾塘pH值多数变化较大。日本对虾对pH值适应值为7.8-9之间。

(3)分布

日本对虾分布极广,日本北海道以南、中国沿海、东南亚、澳大利亚北部、非洲东部及红海等均有分布。中国沿海1~3月份及9~10月份均可捕到亲虾,产卵盛期为每年12月~翌年3月份。虾汛旺季为1~3月份。常与草虾、宽沟对虾混栖。

(4)经济价值

日本对虾是日本最重要的对虾养殖品种,在日本养到25克/尾左右出售价格最高,主要销售活虾。中国福建、广东等南方沿海也已养殖二十余年。养殖180天体重可达20~25克。产卵群体体长为12~20厘米,体重为20~95克。该虾甲壳较厚,耐干燥,适于活体运销,利润较高。营养价值与其他主要虾类相近。

3.沟对虾属

沟对虾属(学名:Melicertus)是对虾科下的一个属。

【动物界全系列】十足目—对虾科(一):明虾

(1)宽沟对虾

宽沟对虾(学名:Melicertus latisulcatus),又名蓝尾虾、青尾虾、大沟虾、青劲虾。联合国粮农组织通称西部王虾。

①形态特征

宽沟对虾体表光滑,土黄色或肉白色,无横斑。尾肢末半部天蓝色,形态颇似日本对虾。额角较平直,末端1\3稍向上弯,伸至或超出第一触角柄末端,上缘9-12齿,下缘1齿。头胸甲有三条明显的纵沟,额角侧沟长,伸至头胸甲后缘附近,与后脊等宽。头胸甲具额胃沟、眼眶触角沟、颈沟和肝沟,肝沟后半部较平直,前半部斜向下方。头胸甲具肝脊、颈脊、额胃脊、眼胃脊及触角脊,眼胃脊自肝刺几乎伸至头胸甲前缘。雌交接器中央纵裂,前突起长大,钙化坚硬,前缘稍凹,两侧突出(顶端分叉);雄中央小突起不明显,稍伸出侧叶末缘,叶末端向下弯垂。

②生活习性

与日本对虾相似,喜生活于沙和水泥底,生活于40米水深以内水域。

③分布

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日本、朝鲜南岸和中国东南沿岸。

④经济价值

宽沟对虾个体大,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是颇具发展潜力的一个养殖品种。由于其种苗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故尚未开发。

(2)缘沟对虾

缘沟对虾(学名:Melicertus marginatus),一般生活在50m以内的浅海区,沙质海底或泥沙底。常与日本囊对虾、宽沟对虾混栖。

①形态特征

体形及体色颇似宽沟对虾。体表光滑,甲壳较厚,体色淡土黄色,主要脊为深褐色。额角较平直,末端1/3稍向上弯,额角上缘9-10齿,下缘1-3齿(多为2齿),额角后脊明显,伸至头胸甲的后缘1/10处,无中央沟,亦无凹痕;额角侧沟显,约与额角后脊平行。颈沟自肝向后上方斜伸至背中线。

腹部第4节后2/3至第6节背面中央具纵脊。尾节末端两侧有3对细小的活动刺。

第一触角柄短。第二触角鳞片显然超出第一触角柄末。

第一对步足具基节刺和座节刺,第二对步足无基节刺,仅具座节刺。

雄性交接器似斑节对虾,中叶末端无突起。

雌性交接器似深沟对虾,但纳精囊(盘状部分)较窄而长;前突细长末端尖,基部很宽。

②繁殖

分批产卵。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