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本地塘角鱼养殖技术(茶话谈:又快好省的塘角鱼的人工繁殖技术)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20|点击次数:
茶话谈:又快好省的塘角鱼的人工繁殖技术

塘角鱼,学名胡子鲶,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淡水野生鱼类,经济价值较高,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滋补食品。

一、塘角鱼的人工繁殖

茶话谈:又快好省的塘角鱼的人工繁殖技术


1.亲鱼的选择及来源

选好亲鱼是人工繁殖的重要条件之一,应选择肥壮,凶猛,无伤、成熟的个体作为亲鱼。亲鱼的来源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养鱼塘中培育选取,二是从捕捉或收购的野生塘角鱼中选取。

2.雌雄鉴别

雌鱼:腹部大而松软,卵巢轮角明显,生殖孔突出部分比较短钝,呈半粒大米状,周围红肿,轻挤腹部,有卵粒溢出。

雄鱼:腹部平坦,体形瘦长,生殖突出部分较细长,呈长米粒状,末端明显浮离,可以轻易拨动,生殖孔周国不红肿,一搬挤不出精液。

3.人工催产

适用于塘角鱼的催产素有鱼脑下垂体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单独使用,也可两者配合使用,以0.7%的生理盐水配成注射液注射,单独使用激素,每公斤雌鱼的用量为4000~6000国际单位,单独使用鲤鱼垂体,每公斤雌鱼用量为4~6粒,雄鱼的用量为雌鱼的一半。如将垂体和激素配合使用,可各取一半。实践证明,用垂体催产比用激素催产的效果好,垂体和激素配合使用又比单独使用垂体的效果好,另外,使用的剂量还要根据亲鱼的成熟度而有所增减,可以一次注射完毕,也可以分两次注射,两次时间间隔为6~8小时,每次每尾亲鱼注入的液量为0.5~1mL,不宜超过1mL,注射的部位可取背鳍基部以后1cm的侧面肌肉,也可取胸鳍基底。

4.受精方式

经人工催产后的塘角鱼可用自然产卵受精和人工采卵授精两种方式进行繁殖。


(1)自然产卵受精

仿照野生塘角鱼在自然然环境中繁殖的习性,创造人工环境,让经过打针催产后的塘角鱼自行产卵受精而获得受精卵,做法如下:经两次注射催产剂的亲鱼,可以马上配对,若一次注射的,在打针后则需雌雄分开暂养10小时再配对,每个产卵池放一对,配对时要注意雌雄个体大小搭配得当,产卵池可以用鱼桶、脸盆、水缸等器具充当,也可以建造30cm×30cm的小水泥池,或者用砖块叠放小池铺上塑料薄膜,或者根据场地用泥堆筑成能排水的小土坑,再铺上薄膜,注入新鲜河水、井水,水深20cm,放入几株水葫芦,亲鱼放入后经15~20小时即开始产卵受精,卵受精粘在水葫芦的根须上或散布在水底。

(2)人工采卵授精

这种采卵授精的方式是用人工的方法采集亲鱼的精子和卵子,人为地使之结合,从而获得受精卵,在人工采卵前,必须备有干毛巾、手木剪刀、镊子、羽毛、研钵、碗碟、脸盆等用具。

①采卵的标准时间是注射第一针后的18~20小时,采卵时挤压不宜太用力,一般挤5~7次即可,不易挤出的不要勉强挤压出来,采集到的卵应盛于清洁而无水的盆内。

②采精。雄鱼的精液不能挤压出来,必须剖腹取出精巢,再用剪刀剪成小块,剪时可见到白色精液流出,把精巢碎块放入研钵里,加入少许生理盐水,将其研磨成浆备用,注意,这时的精子可以接触生理盐水,但绝对不能接触任何水分。

③授精。把精液倒入盛卵的盆内,用羽毛或手均匀地搅拌30秒钟,随即加入少量清水,再用手均匀搅拌30秒钟,然后将其倒入盛有清水的脸盘里,10分钟后,把准备好的水葫芦放进盆里搅动几下,使受精卵粘着在其根须上,但不要让受精卵粘得太多太密,否则会影响孵化。

二、人工孵化

用木板做成长1.2m,宽0.8m、高0.25m的孵化槽(大小视需要而定,也可用其他容器),槽底要平坦,光滑,可用一块塑料布垫底及贴在周围,用于装水,把受精卵移入孵化槽,保持长流水,及时清除孵化槽中的废卵和杂质,特别注意,用于孵化的容器底部要平坦光滑,水质要洁净,温差变化不要太大,最适水温为25~28℃。

三、塘角鱼的鱼苗培育

塘角鱼鱼苗培育方法一般分两种:一种和四大家鱼的培育方法相似,在土质池塘中进行;另一种是二级培育法在小水池中将开始会摄食的鱼苗培育至鱼苗鳃上器官发育完善,并具呼吸空气中氧气的能力的饲养管理过程为一级培育,这种小水池面积约1~10m 2 ;水深30~60cm,每平方米放养鱼苗1~1.5万尾,主要饲料为浮游动物、水蚯蚓及禽蛋等,二级培育就是将完成一级培育的幼鱼再培育到体长为3cm左右,可以在土质池塘中进行,也可以在各种小型水池中进行,主要饲料为水蚯蚓及配合饲料。

四、塘角鱼的成鱼养殖

1.塘角鱼养殖的技术要点

塘角鱼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其养殖方法与其他鱼类的养殖方法有所不同。养殖塘角鱼的水面不宜过大,一般静水精养面积以3~5亩为宜,家庭养殖几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均可,水深为0.8~1.5m。塘角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虽然很强,生命力也强,但环境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或限制其生长发育的速度,因而在养殖过程中应重视池水管理及调节好水质,及时充水、换水,防止水体污染,保持水质清新。塘角鱼的生长适宜季节为4-12月,特别是6-10月是塘角鱼生长最迅速的季节,合理地安排养殖生产周期,可以获得理想的养殖收益。根据经验,在南方地区一年可以饲养两批。

塘角鱼是以动物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饲料来源广泛,但在养殖中必须注意给一定比例的动物蛋白质饲料,才能保证其迅速生长,常用的饲料有蚬、蚌、螺、蜗牛等有壳贝类,蝇蛆、蚕蛹、蚯蚓,粉状饲料如鱼粉、蚬粉、蚕蛹粉、玉米粉、花生麸、豆饼粉等,膨化配合饲料更好,在投喂和管理上应做到“四定”,即定时、定量、定质、定点,并且要根据季节、天气、水质来投饲。定量即投料量以当天投后1~2小时吃完为好,大约每天投饲量为池塘存鱼总重的3%~5%,同时结合天气,生长阶段的变化灵活掌握;定质要求饲料新鲜,在饲料的类型上,可以采取早期阶段“精、活”,后期阶段“粗、杂”的原则;定点即在投料位置上应固定地点。

2.塘角鱼的养殖方式

(1)普通池塘养殖。一般的养鱼池塘稍加修整就可以用来清塘养殖塘角鱼,池塘面积以0.5~3亩为宜,水深保持0.8~1.2m,塘基应坚实且高出水面0.5m以上。高密度的专塘养殖塘角鱼,每亩可放鱼苗1~3万尾,规格3cm以上,放苗前要做好消毒工作,并施肥培育水质。一般的清塘药物有生石灰,用量每亩50~60kg;茶麸,用量每亩20~30kg。消毒用药一般有福尔马林溶液、漂白粉、强氯精、高锰酸钾等。一般情况下,如饲料充足,水质条件好,管理到位,经4个月饲养,40%体重可以达到0.1kg以上,饲养5~6个月可全部达到上市规格。

(2)池塘混养。一般的成鱼塘、大规格塘、亲鱼塘都可以套养塘角鱼,但鱼花塘和幼规格塘则要严防塘角鱼混入。套养塘角鱼的放苗量,要根据池塘条件而定,肥力足的池塘,每亩可套养200~400尾,瘦塘每亩套养100~150尾,在鱼种下池时间上,要将家鱼鱼种与塘角鱼种错开,塘角鱼鱼种下池时间应稍迟。

(3)水泥池精养。用于精养塘角鱼的水泥池可建于室外或室内,面积大小都可,水深一般0.8m以上,放养密度以80~120尾/m 3 为宜,饲养过程中要经常换水,保持水质请新,在水面上放一些水浮莲,可遮荫、防逃,并起到调节水质作用。

(4)其他水体养殖。有些水体如藕塘、稻田、小水坑等,都可以用来养殖塘角鱼。

五、塘角鱼的鱼病防治

鱼病是塘角鱼养殖生产的一大障碍,严重的鱼病常常会造成大量塘角鱼死亡而导致养殖生产的失败,塘角鱼的病害在连续多年养殖和进行密养的池塘中较多出现,目前已发现的常见鱼病有:

(一)车轮虫病

1. 症状。此病主要发生于鱼种阶段(体长2.5~10cm),病鱼体色发黑,严重者鱼种垂直悬浮于水面或静沉于池底,镜检病鱼的鳃部、体表,发现有大量的车轮虫。车轮虫的感染率很高,严重者致病率可达100%,造成塘角鱼大量死亡。

2. 治疗方法。①用0.7mg/L浓度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②用30mg/L浓度的甲醛溶液浸洗30分钟左右。

③用驱虫散(中草药成分:鹤虱、使君子、槟榔、芜荑、雷丸等)50mg/L浓度浸洗30分钟左右。

(二)烂身病

1. 症状。病鱼鱼体鳃部、体表皮肤黏液增多,胸鳍根部皮肤及体表皮肤溃疡,可见血红肌肉外露。

2. 治疗方法。①用10mg/L浓度的恩诺沙星全池浸泡。②用50mg/L浓度的加减消黄散浸泡(中草药成分:大黄、玄明粉、知母、浙贝母、黄药子)。

(三)尾孢子虫病

1. 症状。感染尾孢子虫病的病鱼,尾鳍、胸鳍、背鳍上及体侧表皮上有孢囊,病情严重者,孢囊甚多,呈现累叠状的瘤突,病鱼日暂消瘦,食欲减退,体色变黑,活动迟钝并出现死亡。

2. 治疗方法。用15~30mg/L浓度的甲醛溶液每天浸洗病鱼30~60分钟,连续几天,效果明显。

(四)三代虫病

1. 症状。三代虫的虫体寄生于鱼体表或鳃瓣上,病鱼体表黏液增多,轻度感染者,体表有许多充血的红色小点,严重感染者,皮肤及肌肉蚀去,暴露出鳍条骨或脊椎骨,病鱼外部症状常被误认为互相斗殴损伤。三代虫的感染率很高,常造成病鱼大量死亡。

2. 治疗方法。①用0.5~2mg/L浓度的晶体敌百虫连续2天全池泼洒,每天1次,几天后可以制止死亡和治愈。

②用95mg/L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病鱼15~30分钟,更换池水,连续几天即可获愈。

③用0.5~0.8mg/L浓度的硫酸铜溶液浸洗病鱼10~20分钟,连续2天。

(五)、四棘虫病

1. 症状。感染四棘虫病的鱼体变黑,口部触须卷曲,严重者鱼体垂直悬于水面(点天灯)或静卧于池底。四棘虫寄生于鳃瓣上,感染率达100%,在鱼苗阶段(特别是早期)此病危害极大。

2. 治疗方法。①用0.5mg/L浓度的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连续2天,几天后病鱼可痊愈。

②用驱虫散(中草药成分:鹤虱、使君子、槟榔、芜荑、雷丸等)30mg/L浓度全池浸泡。

(六)水霉病

1. 症状。感染水霉病的病鱼感染部位出现成丛的菌丝,形成棉絮状,菌丝呈白色或灰白色,病鱼运动不正常,常浮于水面后死亡。

2. 治疗方法。①用5%浓度的食盐水浸洗5~30分钟。

②全池泼洒漂白粉,每立方米水用药0.5g。

六、几种鱼苗活饵料的培育

(一)水蚤的培育。利用室外水泥池、土池或小水坑作为培育池,池水深0.5~1m,面积10~30m 2 为宜,先在池中注水,然后施肥,每平方米施放人畜粪便或家禽粪便1.5~2.5kg,以后每5~10天施肥一次,每次每平方米约施0.75~1kg,施肥次数、间隙时间和施肥量依水色而定,土质池施肥量稍大,在池水达到一定肥度后,便可引入水蚤种,每立方米池水引种重约20~30g,引种后,继续施肥,大约5~10天后水蚤便会大量繁殖,此时可以捞取,每隔1~2天捞取一次,每次约捞取10%~20%,连续几天后,再施放粪肥培育5~10天,又可继续捞取。

(二)水蚯蚓的培育。水蚯蚓俗称红虫,利用土地作培育池,面积大小不拘,几平方米均可,在池底铺上一层泥土,厚8~20cm,水深为30~40cm,然后引入少许的虫种,用发酵的麦麸、米糠作饲料,每3~4天投饲一次,每平方米约250kg,每日每平方米水面可生产30~100g水蚯蚓。

(三)黑水虻的培育。黑水虻可以处理鸡粪猪粪豆渣等,然后养出来的高蛋白虫可以替代50%全价饲料进行饲喂,塘角鱼体色漂亮生长速度快。可以提前15-20天上市。减少30%饲料成本,是一种很好的全价饲料替代品。

茶话谈:又快好省的塘角鱼的人工繁殖技术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