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成都养殖大闸蟹(「绵阳」江油市大堰镇:“稻鱼蟹共生”让绿色生态发展成色更亮)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20|点击次数:

走进大堰镇“太白蟹”示范养殖基地,潺潺的清泉流水穿梭在30多亩水塘之间,其间夹杂着大小不一的稻田。谁能想到,在这些稻田里,还生长着鲤鱼、鲫鱼、虾和大闸蟹。它们以稻花、微生物和矿物质为生,相互共生繁茂,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绿色生态圈。待到稻子丰收时,田里的鱼、蟹、虾也都成熟了。

「绵阳」江油市大堰镇:“稻鱼蟹共生”让绿色生态发展成色更亮

依靠稻田养蟹养鱼、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大堰镇贯山村在乡村振兴大道上越走越“快活”。在刚刚过去的大堰镇乡村文化旅游节上,游客们挽起裤腿、脱下鞋子,激情体验稻田摸蟹的乐趣,也让大堰镇稻田养殖户们赚得盆满钵满,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更有底气。

乡贤能人闯出致富路

“这只蟹重近6两!”江油市大堰镇贯山村养殖能人薛云强拿着“蹦跶”的螃蟹,满怀喜悦地说,“今年受气候影响,这么重的蟹比较少见。”

好水才能养好蟹,好蟹才有好市场。贯山村位于芙蓉溪的源头区域,武引干渠穿行其间,优良的涪江六峡水质就是养殖好蟹的底气。“大闸蟹很娇贵,对水质、水草的要求很高,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养出的太白蟹肉质细嫩、脂红膏腴、口感回甜,已成为蟹中佳品。”薛云强说。

要养殖好蟹,除优良的水质和环境,还要有过硬的科学技术。养殖基地非常重视养殖技术和养殖关键环节,一边邀请四川农大等院校的专家教授培训指导,一边和多家养殖场展开合作,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养殖经验为今年的“大个”优质“太白蟹”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绵阳」江油市大堰镇:“稻鱼蟹共生”让绿色生态发展成色更亮

“没想到在江油能吃到比阳澄大闸蟹还要好的蟹。”成都游客陈乾贵对“太白蟹”赞不绝口。好品质的蟹,吸引了远近慕名而来的美食客,让他们收获了不一样的“惊喜”。

质优品好的“太白蟹”铸就了薛云强的致富路,他也因此被大堰镇评选为贯山村的乡贤能人,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带头人。

种养共生谱写振兴画卷

稻鱼蟹共生养殖模式,不仅实现了传统农业模式的华丽转身,而且大幅提升了水稻的品质和经济效益。目前,稻蟹养殖区域30余亩,稻鱼养殖区20余亩。大堰镇组织统战委员王娟算了一下经济账,除开前期池塘整改成本费用,每年投入资金在10余万元左右,可实现经济收入80余万元。

“利用水稻和鱼蟹可以互利共生的特性,即可以保证传统的水稻种植,还能极大提高附加值,增加农户收入。”贯山村党支部书记王耘说。越来越多的村民看到了稻鱼蟹共生带来的可观收益前景,纷纷想加入其中。这时,江油市吉稻粮仓专业合作社也应运而生,为养殖户提供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渠道,让更多的村民在稻鱼蟹生态养殖中淘得真金白银。

目前,全镇以稻田综合养殖为特色,饲养的有鱼类、小龙虾、大闸蟹、鳝鱼、泥鳅、美蛙等特色水产,还种植土李子、贵妃枣、核桃、柠檬等特色水果,种养殖面积达6850亩,覆盖着贯山村、稻香渔村、开风村等村社,形成了涵盖一、三产业的产业集群,具备了现代农业示范、农耕休闲垂钓、采摘体验、休闲养生度假等多项功能,初步展现了充满创意的新型休闲观光现代农业魅力。

生态产业铸就农业强镇

今年以来,大堰镇本着“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的原则,做好产业提升扩面文章,坚持“市场牵引、错位联动、特色明显”实施“一村一品”工程,以狮王湖为中心加快建设特色休闲民宿餐饮走廊、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带、高新技术现代物流仓储走廊、现代粮油产业带,全面绘制“一湖四带”乡村振兴“产业地图”。

当前,绿色消费、生态消费、品质消费成为大众的首选,给生态有机鱼蟹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商机。“镇党委围绕“农业—旅游—农业”思路推进产业结构由“农业独大”向“一三产业互动融合发展”,坚持‘绿色发展’思路,强力推进稻鱼、稻鱼蟹综合种养等特色种养殖业支柱项目,让全镇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加快全面建设小康步伐。”大堰镇党委书记说。目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贯福香稻大米”已获绿色认证;“福有余”牌生态鱼、“太白蟹”两个商标也已成功注册。

有了党的政策牵引,一批年轻新型职业农民回乡创业,带动当地村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开办了40多家农村休闲旅游地,年吸引乡村游客2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千余万元。

背靠大路好致富,利用好环境优势,以绿色生态农业产业为纽带,带动旅游业发展,一村一品、村村有主导产业的发展格局逐步成型,大堰镇带动群众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正阔步前行。

(江油市委统战部曾刚)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