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水库养殖匙吻鲟(匙吻鲟生物学特性及科学高效的人工养殖技术)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21|点击次数:
匙吻鲟生物学特性及科学高效的人工养殖技术


匙吻鲟生物学特性及科学高效的人工养殖技术

前言

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是一种软骨鱼类,属于鲟形目、白鲟科、匙吻鲟属,原产于美国的淡水环境。这种大型鱼类在经济上具有重要价值,属于珍贵物种。

匙吻鲟拥有极高的经济潜力,其全身都蕴含宝贵资源。其肉质鲜美且无刺,特别适合用于制作烤鱼等美食,成为上乘的食材。其鱼卵可以加工制成高级美食鱼子酱,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价格可高达每公斤400~500美元,因此被戏称为“黑色金块”。

匙吻鲟生物学特性及科学高效的人工养殖技术

除了作为美食资源,匙吻鲟也是一种备受珍视的观赏鱼类。其独特之处在于拥有极长的吻部,外形奇特,而在摄食时,其腹部朝上,独特的动作常常令人为之喜爱,正是这种特点赋予了匙吻鲟极高的观赏价值。

由于匙吻鲟生长速度较快,经济价值显著,于是人们开始在水库、湖泊、网箱、池塘等不同环境中进行养殖推广。这种鱼类因其生态适应性较强,在各种养殖环境中都有着出色的表现,因此受到广泛的重视和利用。

匙吻鲟生物学特性及科学高效的人工养殖技术

一、匙吻鲟的生物学特性

匙吻鲟的体表光滑且无鳞,头部前方以及口的上端有一个长而扁平的吻,形状类似鸭嘴,又像汤匙,吻的长度约为体长的三分之一。其尾鳍呈歪尾分叉形状,上叶较长,下叶较短。眼睛较小,口位于吻的下方且不能伸缩。

匙吻鲟的前额高于口部,腮盖上布满梅花状花纹,鳃耙细密,鳃盖骨延伸至腹鳍。它的体色在背部为灰褐色,通常有一些斑点点缀,而腹部则呈灰白色。

匙吻鲟生物学特性及科学高效的人工养殖技术

匙吻鲟性情温和,适应力强,生长周期长,个体较大,易于捕捞等特点使其在养殖中具有优势。它在pH值为6.5~8.0,水温在0~37℃,溶解氧超过5 mg/L,以及充足的饵料条件下生长迅速,适合在大型水体中进行养殖。

匙吻鲟喜欢栖息于水体的中上层,在湖泊和水库等环境中生活,对水位和流量的变化敏感,因此需要创造适合它生长的生态环境。

匙吻鲟生物学特性及科学高效的人工养殖技术

匙吻鲟终生以浮游动物为食,仔鱼的开口饵料主要包括小型枝角类、蛋黄、鱼粉和虾粉等。虽然仔鱼在孵化后具有口裂,但无法闭合,所以需要不断游动以获取氧气和食物。

仔鱼的饵料需求顺序为:轮虫 → 小型枝角类 → 大型枝角类 → 桡足类。在人工投喂时,每天需要投喂9~10次,每隔2小时投喂1次,每千尾鱼苗每次投喂红虫或其他小型浮游动物3~5克。

匙吻鲟生物学特性及科学高效的人工养殖技术

当幼鱼长出吻部后,它们能够吞食浮游动物、小鱼和小虾。如果饵料不足,幼鱼之间可能会出现咬伤现象,这时需要及时增加饵料投喂量和降低鱼苗的养殖密度。当鱼苗的体长超过12厘米后,摄食器官发育完善,它们会转向滤食方式。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匙吻鲟偏好食用与浮游动物大小相符的浮性饵料。

匙吻鲟生物学特性及科学高效的人工养殖技术

由于匙吻鲟的性成熟年龄较晚,所以雌性鱼一般在6~10岁之间达到,体重常常达到10千克以上,雄性鱼在5~9岁之间达到性成熟。成熟的卵子为灰黑色,卵径约为2~2.5毫米,成熟的卵巢重量通常占体重的15%~25%,怀卵量在15万~50万粒之间。

匙吻鲟的繁殖季节一般在3月下旬至6月上旬之间,卵具有一定的粘性。当水温达到15~16℃时,如果水位和底质(沙砾土)符合要求,匙吻鲟将开始产卵,从受精到鱼苗孵化出大约需要7天的时间。

匙吻鲟生物学特性及科学高效的人工养殖技术

二、匙吻鲟的人工养殖技术

1.人工繁殖

通常匙吻鲟的人工繁殖会选择体重在18千克左右的雌性鱼进行催产,雌雄比例为2∶1。雌鱼个体较大,腹部膨胀,尿殖口附近肿胀、充血,稍微松弛,用小指头能够轻松插入尿殖口;而雄鱼个体较小,头部有较多突起,更准确的方法是通过肉眼观察性腺的发育情况。

目前使用冷冻匙吻鲟脑垂体催产的效果较好,剂量方面,雌鱼需要使用2个脑垂体/尾部,而雄鱼则需要1个脑垂体/尾部。解冻后的脑垂体加入1.5毫升去离子水中,然后研磨后进行腹腔注射。

匙吻鲟生物学特性及科学高效的人工养殖技术

通常采用单针注射法,成功率约为65%。使用LRH-A激素也能够取得不错的催产效果,剂量一般为10毫克/千克,多采用双针注射法。性腺发育较好的亲鱼基本上能够成功产卵。

一旦亲鱼发情,就可以进行采卵、授精、脱粘和孵化,从而获得鱼苗。需要注意的是,水温24℃对鱼苗的孵化来说是亚致死温度,而28℃则是致死温度。低于11℃也会降低鱼苗的存活率,并抑制它们的生长。最适合的水温范围是20~24℃。此外仔鱼的初期养殖最好在室内进行,以避免因温差过大而导致死亡情况的发生。

匙吻鲟生物学特性及科学高效的人工养殖技术

2.苗种培育

苗种培育通常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水泥池或水泥槽中进行15天的暂时养殖。水中溶解氧要保持在6 mg/L以上,充分投喂适量的饵料,避免过高的鱼苗密度。

第二阶段当鱼苗体长从2~3厘米增长到6~7厘米时,将其放入面积为0.2~0.33 hm2,水深为1.5~2.0米,方便排灌水的池塘中进行养殖。每个池塘要配置1.5千瓦的增氧机1台。

匙吻鲟生物学特性及科学高效的人工养殖技术


在放养前,需要将池塘的水排干,然后以4500~6000千克/公顷的生石灰进行消毒,以杀灭杂鱼、病菌和天敌,1周后再灌水。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是2~37摄氏度,最适合的范围是25~32摄氏度。

在下塘(放养池)1周前,要施肥培育,以保证水质的良好。3天后,在池塘内撒播豆浆,用量为75千克/公顷,促使枝角类动物大量繁殖。在下塘之前,再次使用水花网进行一次清除,以去除蝌蚪和杂物,保持池中水温与鱼容器中水温的差异不超过±1摄氏度,操作最好在傍晚进行

匙吻鲟生物学特性及科学高效的人工养殖技术

匙吻鲟主要采用单独养殖的方式,也可以与少量的草食性鱼类混养,放养密度一般为15,000~22,500尾/公顷。在养殖过程中,除了施肥来培育水体,还需要投喂豆浆30千克/公顷、饼粕、浮性麦粉、米糠或专用颗粒饵料,以保持水体富含养分,活跃,嫩滑,清爽。

运输幼鲟时,必须进行锻炼并进行漂水处理4~6小时,以帮助鱼苗排除粪便。此外充氧袋中的水量必须占塑料袋容积的30%~35%。

匙吻鲟生物学特性及科学高效的人工养殖技术

3.成鱼的池塘养殖技术

在放置鱼种前,需要对养殖池塘进行彻底清理,消除各种野生杂鱼、致病细菌和寄生虫。为了方便匙吻鲟的摄食和维持食物场所的卫生,应当设立固定的饵料投喂点,每667平方米的水面适宜设置1~2个投喂点,布局要合理。

匙吻鲟生物学特性及科学高效的人工养殖技术

在放养前,需要对池塘进行检测,主要测定指标包括pH值、水硬度、溶解氧、水温、氨氮、硫化氢等,还需要检测池水中药物残留物是否消失以及浮游动物的种类和数量。

养殖可以采取主养和配养两种方法,在主养匙吻鲟时,池塘可以混养草食性鱼类如草鱼、青鱼和鲈鱼等以及肉食性鱼类。每667平方米的水面放养200~250尾匙吻鲟和约150尾其他鱼类。


匙吻鲟生物学特性及科学高效的人工养殖技术

混养的其他鱼类规格应小于匙吻鲟,养殖期间应投喂适宜的人工配合饲料,对于混养草食性鱼类的池塘还需要投喂嫩草或水草,如果浮游动物不足,可以投放混合堆肥和黄豆浆以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

配养是将少量的匙吻鲟混养在养殖草食性和肉食性鱼类的池塘中,通常每667平方米的水面混养15~20尾匙吻鲟。经过1年的养殖,匙吻鲟的平均体重可以达到1千克以上。

匙吻鲟生物学特性及科学高效的人工养殖技术

鱼苗刚下塘时,水深保持在大约1米左右,每周增加水深2次,每次增加10厘米,经过2周后,池水深度应保持在1.5米以上。

由于匙吻鲟对溶解氧的需求较高,应经常测量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当溶解氧低于5 mg/L时,必须及时开启增氧设备以提高水中的氧气含量。

匙吻鲟生物学特性及科学高效的人工养殖技术

在小鱼种养殖30天后,鱼的规格会出现大小不等的差异,因此应当及时将大鱼和小鱼分开处理。每天投喂2~3次,日粮一般占体重的2%~5%,食物应在45分钟到1小时内食用完毕,饲料使用浮性颗粒饲料,大小要适合匙吻鲟的口。

每隔1~2天清理饲养场1次,每隔大约10天使用生石灰等物质进行一次饲养场消毒。通常每隔7~15天进行一次注水,每次约注入30厘米,以保持池水的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

匙吻鲟生物学特性及科学高效的人工养殖技术

坚持每天早晨和傍晚进行巡视,注意观察鱼的活动情况,经常测量水温和pH值,如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在养殖过程中,每隔20天使用25千克生石灰/667平方米的比例对整个池塘进行化乳处理。

匙吻鲟生物学特性及科学高效的人工养殖技术

4.成鱼的网箱养殖技术

匙吻鲟的网箱养殖与鲢鱼网箱类似,选址时应选择浮游生物丰富的地点,水流要平稳,避免风向,选择阳光充足、环境安静的区域。网箱的尺寸为5米×5米×2.5米,网目大小为2a=2厘米,盖网的网目为2a=3厘米,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6尾。

网箱的安装应在放养前7~10天进行,安装时应仔细检查箱体是否有破损,然后系好绳索,再放下沉重物。将网箱浸泡在水中,让其着生附着物,以防止匙吻鲟在放养时受伤。由于匙吻鲟怕光,可以使用黑色薄膜覆盖网箱表面。

匙吻鲟生物学特性及科学高效的人工养殖技术

可以采用灯光诱饵法,根据浮游动物对光的趋向性,在夜间每只网箱上方安装2盏60瓦的灯泡,灯泡上方要有灯罩,用于聚光。这种方法可以增加网箱内的饵料生物密度,满足匙吻鲟的生长需求。投喂浮性鲟粒饲料,每天投喂2~3次。

网箱养殖的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早、中、晚的巡箱制度,细心观察匙吻鲟的摄食和活动情况,经常检查网箱是否有破损。

匙吻鲟生物学特性及科学高效的人工养殖技术

由于匙吻鲟生长速度较快,在养殖一段时间后,个体之间会出现规格差异,应及时根据规格将其分类培育,以避免极端大小的分化,这有助于提高鱼体的整体素质,提高成活率。在养殖过程中,每隔约15天,可以进行一次生石灰乳的撒布,定期进行消毒,以预防鱼病的发生。

匙吻鲟生物学特性及科学高效的人工养殖技术

结论

匙吻鲟在养殖方面具有极高的经济和观赏价值,非常适宜在池塘和网箱中进行。养殖过程需保持水质,合理投喂饵料,定期消毒,注意巡视和分规格培育,以提高成活率和产量。

养殖模式灵活,可主养或混养,充分利用光诱饵法提高饵料生物密度。未来匙吻鲟养殖将在可持续管理下继续发展,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保护水生生态平衡。

匙吻鲟生物学特性及科学高效的人工养殖技术

参考文献

[1] 匙吻鲟亲鱼培育及人工繁殖技术[J]. 袁锡立.水产养殖,2012(09)

[2] 浅谈鲫鱼池塘套养匙吻鲟技术[J]. 崔艳玲.科学养鱼,2011(08)

[3] 老游和他的匙吻鲟[J]. 高峰.当代水产,2011(07)

[4] 匙吻鲟人工养殖技术[J]. 朱振凯,孙汝清,崔凤岚.南方水产,2004(09)

[5] 池塘养殖匙吻鲟技术[J]. 柳幼花.福建农业,2013(12)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