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海参养殖密度(海参苗越冬掌握“新思维”和把控“侧重点”很重要)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22|点击次数:

海洋中的软黄金正在经历危险期?掌握“新思维”和“侧重点”很重要。

文/ 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王焱平

近几年的海参养殖,随着天气、环境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下,各种各样的新“病害”也随之而来。如一味的按照传统方式去处理问题,大多数都会事倍功半,所以树立科学严谨、敬畏自然的“新思维”就显得格外有意义!

海参苗越冬掌握“新思维”和把控“侧重点”很重要

对因治疗与对症治疗

往往海边的技术员们一说到治病,大多数都是眉头紧锁,因为只要是治病的开始,就预示着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自己辖区内的海参的生长状态大多会受到影响。很多学过医的朋友们都知道,“治病”分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那么什么叫做对因治疗呢?简单来说就是在一种病症出现以后,针对出现此种现象,去分析原因,寻找问题的本源,去解决已经出现的症状的方法。同样的,对症治疗,是针对现有已经发生的症状,直接针对此症状治疗的方法。举例来说,一个人出现了感冒症状,通常遇到不同的医生,会有不一样的处理结果。有的人会建议吃感冒胶囊,说可以减缓打喷嚏流鼻涕的痛苦;还有的人会问你是否着凉受风寒了?还是之前上过火……这得因病施治。

再回到水产养殖上,对于因的治疗,是针对:水环境、底环境、消化吸收、抗应激、防虫害、改良营养等方面的预防工作。它具有处理方法简单、针对性强、效果好、成本相对低等特点。对症的治疗即针对肿嘴、化皮、吐肠等等,具体的表面症状的治疗工作。这种处理,大都属于滞后性的治疗,而且经常面对的是已经属于多发性的综合症状,这种治疗效果差、损失大、成本高。相对于人的治疗和海参的治疗,不同在于,对人的治疗属于对于个体的治疗,并不会影响旁人。但是对于海参的治疗,属于针对群体性的治疗。如果同一水体中,有病的和没病的海参同时都受到药物的影响,原本没有事儿的好的海参会不会受到本不该有的侵害呢?但是,如果在正常情况下,进行有规律性的,并且具有针对性的对因治疗,那么在咱们养殖过程中发病率则会大大的降低。如果有病的时候也能够坚持做到对因治疗,往往治愈率,相对会更高。

相反的,对症治疗,就不同了。我们搞养殖的朋友们着急的时候,很容易倾向于使用抗生素类药品,或药效很猛的杀菌类消毒剂等等。但是,由于那些药效快的药品或者消毒剂,所带来的副作用很大,而且还是针对群体性的治疗,有病症的用了尚且还有作用,但是,大多数没病的个体,同时也遭受到了药物的毒害或刺激。有的朋友可能有过类似的感受,就是发现病症越治越严重,其实是由于海参受到了药物的刺激,和药物对水环境本身产生的破坏作用,使得原来好好的没毛病的个体,经历了被动性的药物侵袭,和人为导致的水质的改变,反而也被治出了病。而往往由于没能找到根本的病因,盲目的投入,水环境被所谓的特效药、抗生素等等药物严重破坏,也会进一步导致病情的恶化。如果水质不好,我们整天生长在水中的海参也很难养好!根据统计,在水产养殖领域,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病害,来自于水质不良或水环境的应激、突变。水环境不好,原本应该以处理水为主,但是实际生产中还是有很多朋友们把目标锁定在处理海参苗,或成参的个体上。其实在我看来,这无异于头痛医脚,浪费着钱不说,还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影响着整体及后续的生长状态。

所以,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分析,能加深朋友们对于科学化管理养殖的意识,在今后的养殖管理上,多思考原因,多分析原因。不盲目、不盲从,是我们海参养殖者摒弃传统思维的前提。

海参苗越冬管理工作,都有哪些“侧重点”需要我们注意和防控的呢?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总结一下。

海参苗越冬掌握“新思维”和把控“侧重点”很重要

首先,关注换水引发的变量

每年的立春节气前后,可以说是海参育苗室的越冬保苗期,是产量上好与坏的一个分水岭。因为到了这个时间节点时,海参越冬苗,迎来了最艰难的一个时期——发病高峰期。

在以往再平常不过的日常换水管理工作,也因为节气、天气的变化而产生了不小的变量。

1、要格外注意换水的盐度变化。通常的盐度差值要控制在正负千分之二以内,防止由于盐度的波动过大,引发渗透压剧烈变动,导致海参苗体承受较大应激反应。

2、要考虑换水量的轻重缓急所带来的后续影响。对于没有换热器或锅炉的育苗场来说,决定换水量的大小首要考虑的问题是水温的变化幅度。换水量过大,会直接导致水温下降过快,温度的突变会导致海参状态的突变。对于有加温设备的苗场来说,虽然可以通过起炉、换热等方式提高换水温度,但是如果新水加入的比例过高,由于季节转换期水质组成的不同,会引起水体内容物之间例如菌群之间的较大变化。如果海参换水以前状态较好,说明它已经习惯并适应了当时的“老水”环境,较大量的“新水”进来反而对海参苗造成了新的刺激。通常在停炉、换季时的换水周期为3-5天/次,每次换水量不超过总水量的30%为宜。

3、倒池子期间注意事项。如果新鲜水源与车间内水源差别过大,也可以采用50%原池中层以上的老水配合20%新水的方式,低水位过渡倒池。

对于春季期间水体的总结:一句话,海参适应的水,就是好水。

海参苗越冬掌握“新思维”和把控“侧重点”很重要

其次,应注重投料量的把控

1、什么时候可适当加料投喂?水质各项指标稳定,溶解氧不低于4.0mg/L;亚硝酸盐不高于0.10mg/L。

(1)池底粪便及剩料、残饵等污染物累积量在可控范围内,且不存在发黑发臭或者检测有硫化氢、氨氮等污染指标产生;

(2)苗体伸展状态良好,体色鲜艳发亮,背部肉刺顶端白尖伸出充分;

(3)参苗夜间口器,摄食索饵时外翻程度大,并颜色鲜明无发黑发暗现象。且每一餐投喂前,有中上层找料现象;

(4)肠道排出粪便规则相对整齐成型,且肛门处没有粘便现象;

(5)对于光刺激反应明显,且离开附着基下落过程中,腹部管足大量外伸,并且身体呈最大限度打弯舒展状态。

2.什么时候需要控料、减料或者停料?

(1)节气节点的前中后三天,不适合大量投喂,应注意适当控料或者减料;

(2)室外天气突变或者气温气压变化较大时适当控料或者减料;

(3)农历的初三,十八大潮期间适当控料;

(4)水质检测指标异常,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污染物指标出现,应适当减料或停料;

(5)换水、倒池子、换网片期间适当减料或停料;

(6)苗体各项生理状态异常时,适当控料减料或停料。

对于投料的总结:参苗状态好的时候,投什么都长苗;状态不好时,喂再好的料都不长。

海参苗越冬掌握“新思维”和把控“侧重点”很重要

最后,对于苗体病源(应激来源)的把控

1、病源,多从口入,多关注进入苗嘴中的料和水。其中一个易被大家忽略的细节是蛋白投入的比例(2%-4%),以及水质的物质组成变化程度(有益菌群的种群密度)。

2、药浴带来的缺氧和累积中毒。习惯药浴的苗场,一定要控制好参苗在盆内的浸泡时间,防止生理性缺氧。并在控制好时间的基础上,控制药物浓度,防止苗体药物中毒或者缺氧+中毒的合并症的发生。

3、春季倒池子换新网片,改变原有水环境的微生物环境。网片在倒池子以前,除了可以挂饵料,为苗体提供附着基以外,还有一个主要的作用就是为很多水体当中的微生物提供菌床附着。如果在水质环境、季节较大变动的时候,突然换片,对于水体的稳定程度和苗体的抗应激能力都是较大的考验。

4、不要以为每天开着风机氧泵的育苗室就不会缺氧。转季换季、气温升降、气压高低都会在不经意间影响着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氧的饱和度也在经常变化着。氧泵定时器的开机和间歇时间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春季要适当延长充氧时间,尤其是参苗密度大、长势好、吃料猛的时候。一时的疏忽,接下来的一轮,可能会因为缺氧导致参苗吐肠发病。

总结下来,参苗发病的病源,绝大多数来自于我们管理者所营造的环境。好的环境才能营造出好的参苗状态,好的状态才是好长势、高产量的前提。

最后祝愿全国的海参养殖朋友们,

在新的一年里,养殖事业顺风顺水,

海参价格再创新高!

【关键字】:海参种苗管理水产养殖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