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致富经养殖鲢鱼(6000万尾鱼投放澜沧江集体失踪,六旬老人成功翻盘,年入3000万)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22|点击次数:

2009年4月,62岁的何杰秋站在澜沧江小湾库区的江边,他望着江面上正马不停蹄进行着捕捞作业的十几艘小船,拳头已经不自觉地握紧。

去年年初,何杰秋在澜沧江小湾库区撒下了6000万条鱼苗。因为撒下去的鱼基本上都是鲢鱼、鳙鱼这些家鱼,成长周期要3年的时间,再加上鱼放下去后就没怎么管过,何杰秋就想捞几条鱼上来看看长得怎么样了。

不看不要紧,何杰秋前前后后请来了八家大型捕鱼船队,结果忙活了一年多,他们一条鱼也没捞上来过。

6000万尾鱼投放澜沧江集体失踪,六旬老人成功翻盘,年入3000万

现在,江面上正在捕鱼的是何杰秋请来的第九支船队,这一次,何杰秋觉得成功的几率很大。

这群捕鱼人来之前就跟何杰秋打包票说:这世上就没有他们捕不上来的鱼。这并不是在吹牛,他们曾经确实在湖北丹江口水库167米深的水里捕捞出来过几十吨的鱼。所以在业内,他们算是排在前头的。

但世事无绝对,如今这些人面对的是深度超过300米的澜沧江,是电视剧里大家经常看到的汹涌深远的湄公河。更何况不久之前,这里刚刚上演过八次捕鱼人的失败。

因此,何杰秋仍然不敢掉以轻心,时时刻刻都在盯着河面。

好在这片水域有水电站的阻隔,让澜沧江小湾库区的水流平缓了许多。捕鱼队经验丰富,比这湍急的河流他们都下去过。

6000万尾鱼投放澜沧江集体失踪,六旬老人成功翻盘,年入3000万

可奇怪的是,他们在这里忙活了两个月里,结果却还是和别家捕鱼队一样,一条鱼也捞不起来。

曾经夸下的海口让这个船队压力倍增,一次次的收网,一次次的失望,让他们最后的一丝信心与耐心也被消磨殆尽。两个月后,他们都没有跟何杰秋说一声,撂下家伙就跑了。

就这样,一年半的时间里,九家大型的捕鱼船队全部以失败告终。何杰秋投放的6000万条鱼,就像人间蒸发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

那么,这6000万尾鱼,到底去哪了呢?

这一切的缘由,其实还得从小湾水电站修建之日说起。

1,“春秋大梦”

2004年,云南省实施大江截断计划,准备建造小湾水电站,伴随着这一大型设施的建造,小湾水电站上游小湾库区里的水流慢慢平静下来。

6000万尾鱼投放澜沧江集体失踪,六旬老人成功翻盘,年入3000万

到了2008年,在小湾水电站快要建设完毕的时候,云南省农业厅出台了一项政策,准备凭借小湾库区优越的水源环境招商引资。

这则消息,恰巧被刚刚放弃从事20年钢铁生意的何杰秋注意到了。

何杰秋没有丝毫犹豫,马不停蹄赶到澜沧江小湾库区。令他惊喜的是,这里跟云南省农业厅说得一模一样,空气清新,环境宜人。

不仅如此,凭借何杰秋敏锐的洞察力,他很快就注意到,这里很是适合养鱼。

虽然之前从没接触过鱼类养殖,但光凭这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何杰秋就觉得自己的判断绝不会有错。

6000万尾鱼投放澜沧江集体失踪,六旬老人成功翻盘,年入3000万

可小湾库区实在是太大了,近500米宽的江面远超出何杰秋钱包所能承受的范围。所以,思前想后之下,何杰秋决定去找当时和他一起做钢铁生意的大老板以及当年手下的员工。

这些人如今都散落在天南海北,何杰秋颇费了一番功夫才说服他们随自己来这边投资。很快,一个初具规模的小公司就成立了。

而且,伴随着知情人的增多,选择加入进来的合伙人的数量也慢慢多了起来。就这样,当其他投资者还在观望时,何杰秋已经和其他6个合伙人在2008年年初与云南省农业厅签好了合同。

当何杰秋再一次来到澜沧江小湾库区时,他已经摇身一变成了这里的主人,接下来,他要在这里大展拳脚。

6000万尾鱼投放澜沧江集体失踪,六旬老人成功翻盘,年入3000万

因为小湾水电站的修建,加上小湾库区高山峡谷地貌和西南季风气候的影响,使得一年干湿两季分明的澜沧江江水极富营养,大量的藻类和浮游生物也让这里变得极其适合鱼类的生存。

这对原本是门外汉的何杰秋及其合伙人来说,可谓是一个极大的助力。

不会养鱼那就不养,让老天来养。何杰秋决定在这里来个人放天养的养鱼模式,而他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往江水里投鱼苗。

于是,一行人急忙到云南省的各个市区里买鱼苗,没过几天,整个云南省的鱼苗都被他们买完了。但这些鱼苗对小湾库区的滔滔江水来说却只算是“三分饱”,完全不够用。

6000万尾鱼投放澜沧江集体失踪,六旬老人成功翻盘,年入3000万

于是,何杰秋一行人又跑到其他省份去买鱼苗。最终,他们花了1000多万,往澜沧江小湾库区里陆陆续续投进了6000万尾鱼苗。

接下来,何杰秋并没有在江边闲庭信步,等待着水中鱼儿慢慢长大,他要为鱼长大成熟后的捕捞和销售途经做好准备。

所以在鱼苗入江之后,何杰秋就将小湾库区的一处浅滩打造成基地,打算等鱼捞上来后先放在这里准备好的网箱里,到时候再一批批卖出去。

同时,何杰秋借着自己前半生积累的人脉,很快就给自家的鱼找到了一条可靠的销路。

6000万尾鱼投放澜沧江集体失踪,六旬老人成功翻盘,年入3000万

这么一番折腾下来,除去买鱼苗花费的1000多万元,何杰秋又在基础设施建造上花了1700多万。

不过,如果这事真成了,何杰秋预估这批鱼苗将会为他们带来上亿元的收益,与那时的收获比起来,现在这些付出根本不算什么。

每每想到这,何杰秋一行人就觉得心里踏实了许多。

2,“好梦不长”

虽然话是这么说,可他们所预计的一切,现在都还只是空想,毕竟真正收益到底还要几年后才能看到。因此,何杰秋的合伙人们心里还是隐隐有些担忧。

6000万尾鱼投放澜沧江集体失踪,六旬老人成功翻盘,年入3000万

到了2009年,大家心里更加焦虑。

每天,他们都能看到一桶一桶的鱼苗被投入江里,可这么久了,他们却从来都看不到一条鱼游出水面。以至于每次来到何杰秋的基地,他们最想看到的都是鱼长得怎么样了。

结果,不管是自己动手捞,还是支着脑袋盯着河面看,合伙人们连条鱼尾巴都见不到。

就算把钱往水里砸也得听个响吧,总不能就这么轻飘飘地沉下去,让他们每天抓心挠肝。

6000万尾鱼投放澜沧江集体失踪,六旬老人成功翻盘,年入3000万

想到这里,几个合伙人决定“兴师问罪”,让何杰秋请专人去澜沧江小湾库区里捕捞一些鱼出来,好让他们安心。

何杰秋的员工也是一样的心情,自从他们被雇佣来这里,便整日在基地待着。除了修建渔场,搭建渔网外,他们几乎一直守着河面,可却连鱼的影子都没见到过,自己想吃鱼还要从周边的村子买。

所以大家一致同意先捕捞一些出来,最起码可以看看鱼的长势如何。

6000万尾鱼投放澜沧江集体失踪,六旬老人成功翻盘,年入3000万

何杰秋原本胸有成竹,在这些人的不断游说下也开始有点担心了。为了让自己放心,让大家安心,他决定听从大家的意见,提前捕捞看看。

2009年4月,何杰秋请来了捕鱼船队,澜沧江小湾库区第一次捕捞开始了。

下网、拦鱼、起网,伴随着渔网被提起,大家能清楚地感受到渔网很重,亲自上船观望的何杰秋见状也分外喜悦。

6000万尾鱼投放澜沧江集体失踪,六旬老人成功翻盘,年入3000万

可当渔网被提到接近水面时,重量一下子下降了许多,甚至其中一个员工还不甚摔倒在地。而且越往上拉,渔网越轻,等到完全提出水面时,渔网里面变得空空如也,一条鱼都没有。

面对此情此景,何杰秋有些说不出话,察觉到周围员工纷纷看向自己,他只好赶紧冷静下来,提出换个地方捕捞。

第二次捕捞何杰秋并没有参与。因为他想不通,即使江面再大,捕鱼船队的渔网也有20多米深,上百米宽,怎么可能一条鱼逮不到。他对自己的计划产生怀疑了。

6000万尾鱼投放澜沧江集体失踪,六旬老人成功翻盘,年入3000万

那一天捕捞队一直忙到晚上,换了一个地方还是一条鱼没捕到。何杰秋便让员工过几天再试试,可刚安慰好员工,电话就响起了。

何杰秋的合伙人一个个打电话来质问他。何杰秋没有养殖经验,自然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安抚众人过几天再试试。

就这样,从2009年4月到2012年4月,整整三年时间,何杰秋前前后后请来了17家大型捕捞队,竟然没能从澜沧江小湾库区里捕捞上来过一条鱼。

6000万尾鱼投放澜沧江集体失踪,六旬老人成功翻盘,年入3000万

合伙人在这期间走得走,撤资的撤资,原本有6个合伙人何杰秋转眼间只剩下2个人,而公司的员工人数也少了一半。

何杰秋每天守在江边基地望着小湾库区,三年时间里,他跟着捕捞船一次一次布网拉网,一次一次换地方。久而久之,何杰秋对这条江越来越熟悉,原本辽阔的江面在他眼里似乎都变得小了起来。

可无论何杰秋再怎么找,也找不到四年前自己投入江里的6000多万条鱼的影子。

6000万尾鱼投放澜沧江集体失踪,六旬老人成功翻盘,年入3000万

何杰秋的养鱼大计彻底成了大家眼中的白日梦,不仅如此,因为鱼销路合作的失败、员工们的工资以及捕捞船队的费用,原本预估的2700万投入资金也已经积累到上亿元。

大家都劝何杰秋就此收手,可何杰秋心里清楚,此时的他已经是箭在弦上,不能回头了。

此刻的何杰秋只有不停打捞这一条路可走,他心里不断地想,哪怕只有一条也好啊,只要能有一条鱼被捞上岸,自己就能逆转乾坤。

带着这种想法,何杰秋继续奔走四处筹集资金,同时不停地找优秀的捕捞队进小湾库区捕鱼。

6000万尾鱼投放澜沧江集体失踪,六旬老人成功翻盘,年入3000万

就这样忙忙碌碌许久,鱼没捞上来半条,何杰秋和他的员工们却遇到了一件怪事。

在一次外出捕鱼时,何杰秋和几十个员工看到小湾库区的水面上突然泛起巨大的水花,就像快艇后面喷出的水花一样。

当时这一幕把大家都吓了一跳,过后大家伙并没有多想,照旧做自己的事。可没过多久,怪事又发生了。

那天,员工们像往常一样收网,这个工作他们做了无数次,早就不对捕到鱼抱有什么希望了。可这一次,他们手底下的网却没有变轻,拉起来分外沉重。

6000万尾鱼投放澜沧江集体失踪,六旬老人成功翻盘,年入3000万

莫非何杰秋期盼已久的日子要来了?

何杰秋激动地招呼着大家用力收网。就在网收到一半时,其中一个员工手里的绳子直接被拽断,那名员工还差点被拽到水里,而他周围的同事也因为水里强大的拉力被迫扔掉绳子。

眼瞅着网都要沉下去了,何杰秋不愿意就此放弃,他让员工们将绳子绑到船上。大家手忙脚乱地行动起来,刚绑好绳子,却听见水底下传来一阵轰隆声。

接着,当员工们在拉绳子时,他们手中的绳子变轻了。

6000万尾鱼投放澜沧江集体失踪,六旬老人成功翻盘,年入3000万

当渔网被收上来,大家这才发现,渔网上破了一个10-20平方米的大洞。

何杰秋愣在当场,公司里十几个员工也都止不住打起寒战。难道水里有水怪,当时偷的几千万条鱼都被这东西吃了?

3,梦想成真

因为水怪的事,何杰秋失眠了好几天,可他转念又想,自己放了6000万条鱼进去,就算有水怪,它能把鱼吃的一点也不剩?莫不是逮到了鱼,只是被它们给跑了?

抱着最后的一点希望,何杰秋决定继续捕鱼。结果可想而知,依旧是一无所获。

6000万尾鱼投放澜沧江集体失踪,六旬老人成功翻盘,年入3000万

花了上亿元买了鱼苗,定了销售去路却捕不到鱼,老天这是在跟何杰秋开一个天大的玩笑,但何杰秋就是不认输。

或许是这份执着感动了上天,何杰秋终于遇到了他一生中的大贵人。

2012年7月,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教师余建波找到了何杰秋,他半点闲话都,没说,见面的第一句就说自己能帮何杰秋捕到鱼,只不过需要何杰秋先提供近800万的经费。

换做旁人,一定认为余建波是个骗子,哪有活都没干先要钱的,还是这么一大笔钱。可何杰秋心里焦急,只要有一点办法就会去试,当即便答应了下来。

6000万尾鱼投放澜沧江集体失踪,六旬老人成功翻盘,年入3000万

八个月后,余建波那边传来消息,说自己准备好了,让何杰秋看好日期,找了一个良辰吉日下水捞鱼。

2013年3月15日,何杰秋登上余建波的渔船。看着江面上几十艘大大小小的船,何杰秋深吸一口气,不停地祈祷这一次千万别是空欢喜。

余建波一声令下,捕鱼正式开始。

一个巨大的渔网被撒下,长到几乎拦断了澜沧江江面。看到何杰秋面露不解,余建波这才将自己研究了八个月的成果和盘托出。

6000万尾鱼投放澜沧江集体失踪,六旬老人成功翻盘,年入3000万

原来,当时余建波申请的那800万资金只用在了两个地方,一方面是对小湾库区进行水体研究,另一方面就是制作渔网。

以往何杰秋请来的捕捞队渔网深度最多也就35米,虽然对于平常的大江大河以及大型水库来说非常实用,可澜沧江不一样。

澜沧江流于大山大涧之间,水体情况极其复杂,一味盲目捕鱼只是徒劳无功。

而且平常时分,鱼可能会因为氧气丰富会在水面下35米内生活,但一旦何杰秋的捕捞船前来捕捞他们,受到惊吓的鱼群就会往水底下游去。

6000万尾鱼投放澜沧江集体失踪,六旬老人成功翻盘,年入3000万

澜沧江往下有300米之深,它们一旦游到深处,上面的人再努力都是白费功夫。

而且小湾库区与其他地方水库不同的一点是,从水面到水下180米,澜沧江的水温变化基本不大,所以受惊的鱼群可以轻易跑到水下百米。

这也正是无论何杰秋再怎么捕捞,就算他把澜沧江的水往下抽50米,也不可能捉到鱼的真正原因。

所以余建波针对此种情况对传统渔网做了改进。他除了加宽渔网的长度,还将渔网的深度增加了两倍之多。

6000万尾鱼投放澜沧江集体失踪,六旬老人成功翻盘,年入3000万

顾虑到何杰秋投入到澜沧江里的鱼已经长了5年之久,一旦受到惊吓,必定急忙逃蹿,且这种野生的鱼群力量不小。所以余建波除了横着的一张大渔网外,又在纵列增加了十几道渔网。

就这样,澜沧江上一场规模宏大的捕鱼大戏上演了。

赶、拦、刺、张,余建波开始实施一系列的捕鱼方法,不停调动着江面上的一艘艘小船。几个小时后,收网时间到了。

余建波之前特地熟悉过小湾库区的水体情况,并早就计划好把收网的地点集中到澜沧江的浅滩处。这样不仅收网快,而且鱼在这种环境下无法深入水中,只能往层层叠叠的网里钻。

6000万尾鱼投放澜沧江集体失踪,六旬老人成功翻盘,年入3000万

没过一会,寂静的澜沧江水面下,开始有了动静。

何杰秋每每回忆起那一天收网的景象,都会无比动容。

“山崩地裂,真的是山崩地裂。”

当渔网被收拢到一起,一条条数十斤的大鱼凌空跃起,何杰秋激动地跳进水中,和大家一起将鱼收到准备好的鱼箱里。

这一网,何杰秋捕上来了480吨鱼。

6000万尾鱼投放澜沧江集体失踪,六旬老人成功翻盘,年入3000万

何杰秋

自此以后,在澜沧江的小湾库区里,何杰秋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进行一次捕捞,而因为鱼的品质极高,每次他捕鱼时,岸边都必定挤满了前来拉鱼的货车。

所谓花香蜂自来,澜沧江小湾库区野生鱼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欢,何杰秋也开始了年收入3000万的幸福生活。

可何杰秋并没有就此而停下脚步,他在云南及周围省份开了许多家野生鱼餐馆,准备将自家野生鱼的名声进一步扩大。

6000万尾鱼投放澜沧江集体失踪,六旬老人成功翻盘,年入3000万

何杰秋

如今,年近六旬的何杰秋彻底成了人生赢家,那5年的失落和沮丧似乎只是做了一场梦,但何杰秋却永远都记得那个在黑暗中坚持向前的自己。

也正因此,未来的日子里,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成功就此止步,反而进军缅甸市场,将自己的澜沧江小湾库区野生鱼向更大的国外市场推进。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