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标准化石蛙养殖场图片(凉山会东返乡农民工王世录:乘东风 忙振兴,返乡创业“蛙”出致富路)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29|点击次数:

立春之后,踏着年后的预热,会东县上演了一场浪漫的洁白盛宴,鹅毛般的大雪让会东县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一片片绿色的遮阳网在银装素裹的大地上显得格外抢眼。

凉山会东返乡农民工王世录:乘东风 忙振兴,返乡创业“蛙”出致富路

凉山会东返乡农民工王世录:乘东风 忙振兴,返乡创业“蛙”出致富路

走进遮阳网下,一间间按照野外环境搭建的水池里,只有哗哗的流水声,却看不到一只石蛙。

凉山会东返乡农民工王世录:乘东风 忙振兴,返乡创业“蛙”出致富路

“奇怪不?”王世录笑眯眯地用手轻轻掀开水池里的石棉瓦,一只只石蛙纷纷跳跃而出,溅起串串水花。

“石蛙的生长环境比较苛刻,现在石蛙正处于冬眠期,大概还需要1个月左右,气温上来后,石蛙就可以出售了。”王世录一边查看石蛙一边说道。

凉山会东返乡农民工王世录:乘东风 忙振兴,返乡创业“蛙”出致富路

家住会东县乌东德镇柏云村的王世录外出闯荡十余年,靠着勤劳和踏实肯干,每年也有不错的收入。但他总觉得这种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世录发现了一斤石蛙价格高达200元,且市场供不应求。回想起家乡的溪沟到处都有这种石蛙,那么生态环境肯定非常适合养殖石蛙;再加上父母年岁已高,子女读书也需要照看,在外闯荡的王世录,决定回乡创业,养殖石蛙。

2007年,王世录回到家乡,经过实地考察,他最终把基地选在了乌东德镇柏云村四组,经过村两委的协调,通过土地流转方式租赁了3亩土地,投入20万元建起了蛙池,在摸索中开始了第一批养殖。

“由于缺乏养殖技术,石蛙成活率不高,第一批石蛙损失惨重。”王世录回忆起创业的艰辛路有些伤感。

视频加载中...

铁打的硬汉不服输。在经历失败后,王世录发现了石蛙养殖对技术的要求格外的高,于是他便通过电视、书本,考察学习等方式潜心学习技术,成天“泡”在蛙池中,经历一次次失败后,终于掌握了一套成熟的养殖技术

2014年王世录注册成立了会东县凉野石蛙养殖有限公司,以资金入股的形式吸纳了两名股东。经过商量,他们决定扩大养殖规模,王世录从一名打工人,摇身一变成为了新型农民。

但身份的转变也是行业的跨越,石蛙养殖并非一帆风顺,王世录也和其他创业新人一样,遭遇了许多意料不到的坎坷。

凉山会东返乡农民工王世录:乘东风 忙振兴,返乡创业“蛙”出致富路

凉山会东返乡农民工王世录:乘东风 忙振兴,返乡创业“蛙”出致富路

“石蛙的生长周期长,吃的食物是活的,导致生态喂养的成本高,2018年因为资金链断裂,导致石蛙温饱都无法满足,加之雨季来临,泥巴路严重垮塌,成年的石蛙也无法销售出去,公司一度面临倒闭。”谈起资金链断裂,王世录依然心有余悸,“ 还好在最困难的时候得到了县委、政府的支持,不仅帮我们解决了资金问题,还帮我们把泥巴路修成了水泥路。”

目前王世录的养殖规模已经从最初的3亩发展到现在的34亩,每年能够产出商品蛙1万斤左右,远销重庆、昆明、成都、浙江等地,年收入达到了120万元以上。

凉山会东返乡农民工王世录:乘东风 忙振兴,返乡创业“蛙”出致富路

凉山会东返乡农民工王世录:乘东风 忙振兴,返乡创业“蛙”出致富路

“我在基地里打了四年工了,每年能拿到3万多的工资,还能照看家里的大小事情,不用在外日晒雨淋。”说到王世录,乌东德镇柏云村四组村民伊正美感激涕零。

凉山会东返乡农民工王世录:乘东风 忙振兴,返乡创业“蛙”出致富路

“一枝红不是红,万紫千红才是红,我一个人富了不算富,能带动隔壁邻舍共同富裕,我心里才高兴。”王世录笑呵呵地说到。

据了解,王世录的养殖基地里长期聘用了3名合同工,不定期临时工200多人。在王世录的带动下,周边有不少群众也发展起石蛙养殖,逐步走上了致富路。

凉山会东返乡农民工王世录:乘东风 忙振兴,返乡创业“蛙”出致富路

曾经“孔雀东南飞”,如今“凤还巢”,王世录返乡养殖石蛙,走出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成为了当地乡村振兴的有力推动力量和致富带头人。“下一步,我将把养殖基地打造成现代化、科技化、标准化的养殖基地,积极融入村集体经济发展,努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品牌,带动更多的群众致富。”王世录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

记者 宋彬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