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生态立体养殖资料(发展藕鳅蛙、稻鳅蛙立体生态种养,循环生态农业让土地更“值钱”)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2-02|点击次数: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深秋的蔡甸金鸡村,依旧是一副生机盎然的景象。稻谷已经收割,油菜刚刚播种,塘里的泥鳅和青蛙已经卖了一个好价格,藕还在最后积蓄淀粉中。

早在2000年,金鸡村就以种植藜蒿出名,是一村一品示范村。但是藜蒿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以扦插为例,要在7月底8月初全年气温最高的时候扦插,一个青壮年一天也插不了多少地。采收、清理、打捆,这些都需要很多人工。“村里劳动力不足,再加上每年种藜蒿造成土壤板结酸化,藜蒿的种植面积逐年萎缩,土地开始撂荒。2015年脱贫攻坚伊始,村里有64户是贫困户,村子成了贫困村。”金鸡村村支书李超群介绍。

2021年,李超群当选村支书,作为土生土长的本村人,他了解村里发展的问题,知道瓶颈所在,他和8名村干部一起,制定了村里的发展道路,那就是要调整产业结构,走农业机械化的道路,发展循环种养殖,让土地利用价值最大化。

李超群和村干部一起成立了金鸡瓜菜合作社,流转了村里包括近千亩撂荒地在内的1800亩土地,发展藕鳅蛙、稻鳅蛙立体生态种养。长江日报记者在村里看到,藕塘和稻田边挖了一米多宽的沟,沟上覆盖了白色丝网,沟里养的是“台鳅”和“虎斑蛙”,春天放苗,8月就可以收获。“泥鳅今年收益在2000至3000元之间,青蛙则在3000至4000元之间。这两项的效益就已经很不错了。”李超群说。

水稻田全部采用机械化种植,小型旋耕机耕地,无人机播种,自动采收。今年夏天高温干旱,水稻田产量不如预期,但是因为种的是优质品种“华夏香丝”,这是去年“江城优米品鉴会”评出的冠军米,市场价在5元一斤以上。目前稻谷在9月底采收完,等待市场价格好的时候再加工上市。水稻收完再种植油菜,依旧全程机械化,油菜每亩有补贴150元,春天可以收菜籽,还可以赏花。

至于藕塘,种植蔡甸本地品种毛三节。“它是粉藕,等天气冷了我们就开始挖,那时候武汉人餐桌上少不了排骨藕汤,我们这种传统地方品种在市场上很俏销”。

听李超群书记的介绍,记者算了一笔账,这一亩地收益妥妥在万元以上。“不仅仅是效益好,也能促进生态向好。循环种养殖,最重要的就是少用农药、化肥。藕塘和稻田里灌水,也可以带走土壤里的酸性物质,一定程度改善土质。”李超群说。

模式虽然好,但也有一定的技术门槛。李超群带着村“两委”干部不断学习,规避发展路上的风险。“明年我们准备派人去学习农机驾驶,准备购置农机,同时我们准备投入20万元购买精米加工设备,村里的发展会越来越好。”(长江日报记者潘璐 通讯员周争明 宋晶 瞿玖红)

【编辑:邹卓然】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