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八爪鱼水产养殖网(赣榆八带鱼全人工养殖技术实现重要突破,育苗至出售仅需半年)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2-03|点击次数: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近日,赣榆区短蛸苗种繁育及养殖技术研究(Y2017-7)项目接受专家组中期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短蛸苗种个体生长良好,体色正常,活力强,对短蛸进行产业化养殖前景广阔,这标志着赣榆短蛸全人工养殖技术实现重要突破。

短蛸俗称八带鱼,又称饭蛸,是我国沿海重要经济章鱼之一。赣榆短蛸苗种繁育及养殖技术研究项目自实施以来,通过采捕野生亲本、驯化、促熟、采卵、孵化、苗种培育等一系列人工控制过程,共获得受精卵10.9万粒,培育苗种4.6万尾,幼体成活率52.3%,按预定计划苗种现已进入养成阶段。

“野生短蛸市场供应一般在每年1至5月,5个头(1公斤称10只)的60元/公斤,如进行工厂化养殖,从育苗至出售仅需约半年时间,市场潜力巨大。”赣榆佳信水产开发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张昊介绍说,“为缩短新品种进入到产业化的周期,在项目实施中我们打破常规,增加试验耐受环境、饲料转化等环节,不仅推进了项目进度而且提高了项目的科技含量,为加速推进工厂化养殖奠定坚实基础。”

淮海工学院、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局组成的专家组对经过听取汇报和查看现场后,一致认为短蛸苗种个体生长良好,体色正常,活力强,对促进短蛸进行产业化养殖起到重要作用。

近年来,赣榆区不断加大水产新品种开发探索研究,并立足海州湾土著物种为特色,紧紧瞄准前沿苗种技术,全力推进渔业水产品种更新换代。依托中国海洋大学郑小东教授在赣榆挂职,强化校企合作,推进中国海洋大学技术成果在赣榆试行。继成功引进金乌贼苗种繁育技术后,赣榆区水产科学研究所再次协调推动“短蛸苗种繁育及养殖技术研究”项目,并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

据悉,短蛸苗种的繁育成功不仅有利于推进赣榆土著资源的有效增殖和生态环境保护,而且增添了新养殖品种,有利于缓和渔业生产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也为渔民减船转产提供了致富新途径,更为实现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