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野生鲟和养殖鲟(1万尾子二代中华鲟放归长江,可调节野生中华鲟雌雄比例失衡)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2-03|点击次数:

澎湃新闻从三峡集团了解到,4月22日,10000尾子二代中华鲟在湖北宜昌成功放流。这是自1984年首次放流以来,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连续实施的第62次中华鲟放流活动,也是自2009年首次开展中华鲟子二代放流以来,放流子二代中华鲟数量最多的一次。回归长江怀抱的子二代中华鲟将对自然环境中的中华鲟物种资源进行补充。

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这种被人们誉为“鱼类活化石”、“水中大熊猫”的珍稀鱼类,早在距今约1.4亿年的中生代末期的上白垩纪就已出现,曾与恐龙并存,如今面临着极度濒危的命运,现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

1万尾子二代中华鲟放归长江,可调节野生中华鲟雌雄比例失衡

本文图片由三峡集团提供

“本次放流的中华鲟实现了‘中青幼’结合,包括2009年至2019年间的5个年份梯队,其中有出生于2009年的10尾全雄性中华鲟。”中华鲟研究所科研人员姜伟博士介绍称,“这有助于丰富野生中华鲟年龄梯队、提升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调整自然条件下中华鲟性别比例失调等。”中华鲟放归长江后,三峡集团将借助覆盖长江中下游近1800公里的监测系统开展声呐追踪。据了解,在完成此次放流中华鲟的追踪监测后,三峡集团将于今年年内,首次探索性开展放流中华鲟的海洋生活史研究,以更好地评估中华鲟的野外生存状态。

1万尾子二代中华鲟放归长江,可调节野生中华鲟雌雄比例失衡

人工繁育的中华鲟和野生中华鲟有何不同?中华鲟研究专家曾向澎湃新闻介绍,人工繁殖的中华鲟分为子一代和子二代:中华鲟研究所利用过去在长江里捕捞的中华鲟雌雄亲鱼,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人工受精、孵化、养殖,培育出来的中华鲟就是子一代中华鲟。子一代中华鲟在纯淡水环境下培育调控,使其性腺发育成熟,经过人工诱导与催产,繁育出来的下一代就是子二代中华鲟。2009年10月,世界上第一尾全人工繁殖的中华鲟破膜而出。研究表明,人工繁育的中华鲟与野生中华鲟在遗传方面并无差异。

在开发金沙江上已建在建的四座世界级水电站的过程中,三峡集团设立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站,持续开展种群建设、技术攻关和增殖放流等一系列保护工作。目前已掌握长江鲟、圆口铜鱼、长鳍吻鮈、齐口裂腹鱼等10余种珍稀特有鱼类的人工繁殖技术,累计放流约208万尾。

1万尾子二代中华鲟放归长江,可调节野生中华鲟雌雄比例失衡

截至目前,三峡集团已累计向长江放流中华鲟超过503万尾,放流子二代中华鲟28000余尾。自1984年以来,每年开展的中华鲟放流活动从未间断。今年的情况有所不同,中华鲟放流活动严格遵守宜昌市疫情防控有关要求,不组织现场仪式,在确保“零”风险的前提下完成各项放流工作。

三峡集团董事长雷鸣山表示,中华鲟保护是三峡集团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发挥骨干主力作用的重要举措之一,三峡集团要在促进长江流域生态修复、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