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麻勾鱼养殖(根据黄蚬的生活习性,利用人工养殖技术提高产量)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3-07|点击次数:
根据黄蚬的生活习性,利用人工养殖技术提高产量

文案|水生烟客

编辑|水生烟客


前言

黄蚬,也叫河蚬,从1992年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变得很受欢迎。

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都喜欢它,所以它的价格涨了很多,变得更有价值了,我们国家的湖区也开始把它作为出口赚外汇的水产品。

根据黄蚬的生活习性,利用人工养殖技术提高产量

然而,有些地方的天然蚬的数量变少了,因为环境变了,或者放养了太多的青鱼、鲤鱼等。

为了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吴江市的水产养殖场1993年开始,在麻洋湖(920平方公里)进行了大规模的黄蚬养殖试验。

根据黄蚬的生活习性,利用人工养殖技术提高产量

他们开始时只是试验,后来却成功地把黄蚬养殖起来了。

到了1994年,他们出口了966.41吨黄蚬,赚了183.61万元,利润是77.31万元,这占了他们总利润的一半多。

之后几年,他们不断提高黄蚬的产量和出口量。

根据黄蚬的生活习性,利用人工养殖技术提高产量

到了1996年,他们出口了1326吨黄蚬,赚了225.2万元,利润达到106.08万元,这已经占了湖区总利润的很大一部分。

他们的成功养殖经验还在太湖地区得到了推广,许多湖泊开始效仿养殖黄蚬。

根据黄蚬的生活习性,利用人工养殖技术提高产量

这不仅给经济带来了好处,还促进了当地社会的发展,不过有时候市场价格波动,会影响效益,但总体来说,黄蚬养殖给当地带来了很多好处。

一、水域及幼蚬选择

1. 养殖水域的选择

黄蚬虽然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淡水贝类,但它对水的要求还是挺挑剔的。

根据黄蚬的生活习性,利用人工养殖技术提高产量

它需要水质清新没有污染,水里要有一些营养,而且要稍微有点酸碱平衡,不要太酸或太碱。

水要看得清底,不要太浑浊,看起来像浅浅的黄绿色或浅绿褐色。

它最喜欢生长在水流比较畅通的地方,特别是有微小水流的中大型水域。

根据黄蚬的生活习性,利用人工养殖技术提高产量

水要有点流动,不是太快也不是太慢,大概每秒0.2到0.35米的速度。

有点水流可以帮助它们繁殖,让它们的幼小的蚬宝宝能够附着在合适的地方,也能帮助它们找到吃的东西。

可是,水流太急的话,对于黄蚬来说不太好,因为它们喜欢生活在洞穴里,急流会冲走它们。

根据黄蚬的生活习性,利用人工养殖技术提高产量

水流太缓慢的话,黄蚬吃的东西就不多,生长就会变得很慢,产量也会少,对于养殖来说效益就不高了。

养殖水域最好是每年都保持在1.5到2.5米的水深,而且湖底要平坦,有一层大概15厘米左右的软软的泥沙,这样的环境对于黄蚬来说最理想。

根据黄蚬的生活习性,利用人工养殖技术提高产量

2 水域的清野除害

在黄蚬增养殖的水域里,通常会有各种不同的鱼类,其中一些以黄蚬为食的鱼比如青鱼、鲤鱼等也会存在。

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因为吃黄蚬的鱼和黄蚬有矛盾。

根据黄蚬的生活习性,利用人工养殖技术提高产量

黄蚬是靠吃水里的微小生物来维生的,但是有些鱼比如鲢鳙也吃这些微小生物,这就和黄蚬抢食物了。

所以,在养鱼的水域里放养黄蚬的时候,需要提前一年停止养那些会损害黄蚬的鱼类,比如青鱼、鲤鱼等。

根据黄蚬的生活习性,利用人工养殖技术提高产量

同时,还要强化清除湖里的青鱼、鲤鱼、鳖等,调整放养的鱼种,增加鳙的数量,减少鲢的数量,稳定草鱼和鲫鱼的产量。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完全清除湖泊中的螺蚌,减少和黄蚬争食的动物,还要清除水草,这样可以促进黄蚬更快地生长。

根据黄蚬的生活习性,利用人工养殖技术提高产量

在养黄蚬的水域四周要有好的设施,用来防止养殖的鱼类跑掉,也能防止外来的大型野生鱼类进入。

大型湖泊也可以建立围栏来养黄蚬,建好围栏后,同样可以按照上面的方法来清除威胁黄蚬的生物,减少食物的竞争。

根据黄蚬的生活习性,利用人工养殖技术提高产量

3.幼蚬的选择

根据国际市场对黄蚬的外观、形状和颜色的要求,当地设定了对幼蚬引种的标准。

幼蚬应该是健康的,没有疾病或伤害,壳体应该完整,壳之间的距离要宽大,壳顶和壳表皮不应该有磨损,不应该呈现白色。

根据黄蚬的生活习性,利用人工养殖技术提高产量

最好的情况是壳是褐色或浅黑色,壳表面应该有规律的圆圈纹路,均匀而不密集。

内脏部分应该丰满,肉质要白嫩,没有病变或寄生虫,贝壳的底部和腹缘应该与贝壳一起成长,质地要软而有弹性。

根据黄蚬的生活习性,利用人工养殖技术提高产量

幼蚬的规格应该均匀,通常壳长在0.5到0.8厘米之间,体重在0.5到1.0克之间的小幼蚬最适合。

根据以上标准,我们会选择适合的湖底,底泥应该是浅灰黑色的、疏松的,而且富含有机物的水域来放养幼蚬。

根据黄蚬的生活习性,利用人工养殖技术提高产量

这些幼蚬能够迅速适应新的环境,可以养殖出品质优良的纯黑色壳的出口蚬。

优质的幼蚬可以从湖区中密集的地方捕获,可以用人工的耙网或者耙子来提取,这通常不会损坏幼蚬的壳表皮或壳的边缘膜,但是会比较费力。

根据黄蚬的生活习性,利用人工养殖技术提高产量

使用吸蚬机可以更快地捕获幼蚬,省时省力,但是一些幼蚬的壳表皮,特别是壳的顶端,可能会磨损变白,这会降低蚬的外观质量。

二、幼蚬的运输

1.运输方法

幼小的蚬可以通过水、陆地和空中运输方式进行搬迁,虽然车辆或飞机运输可以缩短运输时间,提高蚬的存活率,但费用较高。

根据黄蚬的生活习性,利用人工养殖技术提高产量

通常运输会选择船运,因为这更经济实惠。

如果天气炎热,或者运输时间较长,会采用降温冷藏的方式运输,以确保蚬的生存。

运输的距离越近,装运时间越短,蚬的移植存活率就越高。

根据黄蚬的生活习性,利用人工养殖技术提高产量

通常要求从捕获蚬开始,到起水放入新的环境,时间要在48小时以内,最好的选择是在傍晚上船,第二天上午到达目的地,然后及时放入新的生长区域。

在装运之前,捕获的幼蚬要用湿麻袋、草包或清洗过的水花生等进行覆盖,避免阳光直射和雨雪的影响。

根据黄蚬的生活习性,利用人工养殖技术提高产量

同时要避免使用不透气的覆盖物,以防止幼蚬窒息,也要定期清除蚬底的积水,以防止幼蚬因缺氧而死亡。

短途船运时,通常选择载重量在30到50吨之间的双桨机动船,在开始之前,船舱要清洗干净,以防止油、酸、碱等物质的污染。舱底要铺设平板并保持空气流通,避免积水。

根据黄蚬的生活习性,利用人工养殖技术提高产量

运输时间在24小时以内通常采用散装方式,超过24小时则采用麻袋、草包或透气编织袋等进行包装。

在运输途中要经常检查幼蚬的存活情况和舱底的积水情况,如果覆盖物变干,可以重新浸湿或轻微喷水,保持湿润。

根据黄蚬的生活习性,利用人工养殖技术提高产量

如果外部温度较高,需要降温运输时,应该缓慢地降低温度,直至达到2~5摄氏度,并保持稳定的温度。

到达目的地后,打开密封舱,让幼蚬逐渐升温,直到接近自然温度,然后再放入新的生长环境,这有助于提高存活率。

根据黄蚬的生活习性,利用人工养殖技术提高产量

2.幼蚬的放养

在放养幼蚬时,需要根据湖区的水质、底质、鱼类数量、水生生物状况、养殖经济能力、销售途径以及预期产量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还可以根据前一年黄蚬的生长情况作适当的调整。

通常,每公顷的湖区,放养200到600千克的幼蚬是比较合适的。

根据黄蚬的生活习性,利用人工养殖技术提高产量

在放养幼蚬时,要确保均匀分布,操作要温和,尽量避免伤害幼蚬。

一种做法是在船边放置比幼蚬稍大的网片,然后将幼蚬均匀地撒在网上,通过网目掉入水中。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幼蚬的均匀分布,防止因堆积影响生长,如果有水流的地方,可以稍微增加幼蚬的投放密度,而在静水区则要稀疏一些。

根据黄蚬的生活习性,利用人工养殖技术提高产量

在湖中的网箱、网围或者网栏养殖区内,离网边15米以内是不允许投放幼蚬的,这可以避免因为鱼的排泄物和底质腐败而影响幼蚬。

3.养殖管理

放养幼蚬后,要经常检查湖区的水质情况,通常情况下,当湖区中黄蚬数量增多时,水质会提高,对水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

根据黄蚬的生活习性,利用人工养殖技术提高产量

这时,我们可以考虑适量施肥或引进无害的生态肥料,以促进水中浮游生物的生长,从而为黄蚬提供更多的食物。

一般会使用一些化学肥料,少量多次地在湖水表面喷洒,在炎热的夏季,尤其是中午12点到14点之间,施肥的效果会更好。

根据黄蚬的生活习性,利用人工养殖技术提高产量

每个月定期检查黄蚬的生长状况和壳的颜色变化,并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及时总结经验,并制定更科学的管理措施。

如果围栏受损,要及时修复,以防止敌害生物进入养殖水域,造成经济损失。

根据黄蚬的生活习性,利用人工养殖技术提高产量

此外,在养殖区内还要加强监控,防止敌害生物的侵害,不断清除青鱼、鲤鱼等有害生物,控制水草的过度生长,改善湖底环境,促进黄蚬的快速生长。

在冬天到春天放养的小幼蚬,壳长在0.5到0.8厘米之间,体重在0.5到1.0克之间。

经过大约10个月的培育,它们可以长成壳长超过2.5厘米,体重超过4.5克的成熟蚬。

根据黄蚬的生活习性,利用人工养殖技术提高产量

此时的蚬数量大约每公斤220只,已经达到出口商品的要求。

在这个阶段,可以开始组织捕捞生产,捕捞和运输的方法与幼蚬引种时类似。

根据黄蚬的生活习性,利用人工养殖技术提高产量

结语

研究表明,在太湖地区,黄蚬一年四季都有繁殖,但最多的时候是6月到9月

幼蚬在当年底壳长达到0.5厘米、体重约0.5克左右时,就会在贝壳上形成生长轮脉。

然而,当冬季水温降至5摄氏度以下时,黄蚬会停止生长。

根据黄蚬的生活习性,利用人工养殖技术提高产量

随着春季水温回升,它们会进入新的生长期,同时在贝壳上形成更多的生长轮脉。

通过观察这些生长轮脉的特征,我们可以了解黄蚬的生长情况和年龄。

当黄蚬的壳长超过1.2厘米、经过一个冬季以后,它们的性腺会发育成熟,可以自然繁殖。

为了保护资源,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根据黄蚬的生活习性,利用人工养殖技术提高产量

一是设立繁殖保护区,一年进行生产,然后停止一年,循环轮换,以实现良性开发。

二是划定繁殖保护期,在每年的6月到9月期间停止捕捞,让黄蚬自然繁殖。

三是捕捞大的留下小的,合理采捕,为了保护资源和提高产品质量,捕捞时要使用耥网或耙网,网孔大小应在2厘米以上,同时在上船后用相同网孔大小的筛子筛选幼蚬回湖。

根据黄蚬的生活习性,利用人工养殖技术提高产量

四是控制全年的捕捞总量,每年捕捞黄蚬自然资源的50%至60%,以保护黄蚬资源的再生能力。

五是加强科技开发,提高养殖技术水平。

通过与科研单位合作,加强对黄蚬生物学的研究,为大规模的黄蚬养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