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每日农经2016水蛭养殖(千方百计让湖北农业产业化强起来)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3-07|点击次数: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琼瑶 艾红霞

阅读提要

湖广熟,天下足。湖北的粮油、畜禽、淡水产品等重要农产品产量长期位居全国前列,为保障全国供给作出了突出贡献。然而,在推进现代农业的进程中,农村产业化发展与先进省份差距加大。

刻不容缓推动农业产业化!这是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立足湖北实际,厘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定位,实施“十百千万”工程,以农业产业化为引领,农业大省正奋力向农业强省“起跳”。

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强调,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湖北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水稻、双低油菜、生猪、淡水产品等重要农产品量多质优,但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与发达省份相比,湖北农业产业化还存在诸多短板和不足,缺乏大品牌、大龙头,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产业化发展水平亟待提升。

如何千方百计让农业产业化强起来,让更多农民深度融入农业产业链价值链,进一步整体提升农民收入水平,以农业农村现代化抬高湖北全域发展的底板?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近期深入各地进行调研。

“产量冠军”的尴尬

11月底,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农交会在重庆举行。这是农业农村部主办的全国最高层次展会,一直被看作各省现代农业同台竞技的舞台。

会上,湖北800多个农产品集中亮相。记者看到,尽管参展的农产品数量靠前,但无论是品牌知名度还是精深加工产品的档次,与山东、江苏、河南、四川等省份差距不小,许多外地客商上门仍以采购原材料为主。

“这是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缩影。”省农业农村厅一位负责人不无遗憾地说。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的粮食、双低油菜、生猪、淡水产品等重要农产品产量长期位居全国前列,为保障全国供给作出了突出贡献。然而,背负着多个“全国产量第一”盛誉的湖北,在推进现代农业的进程中,被一个又一个兄弟省份悄然超越。

看油菜。湖北是全国双低优质油菜大省,面积和产量多年稳居全国第一,但因缺乏竞争力强的本土企业,鄂产菜籽油市场占有率极低,品质优良的原料被中粮、鲁花、金龙鱼等企业吃干榨尽;

看茶叶。作为茶圣陆羽故里、中欧万里茶道重要节点,我省茶园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四位,无论绿茶红茶品质均属上乘,但多年来被全国一些知名大品牌采购回去“贴牌”销售;

看淡水产品。产量连续20多年领跑全国,但除小龙虾外,加工企业普遍偏小,产业链短、品牌弱,梁子湖大闸蟹、洪湖淡水鱼等产品市场影响力难敌江浙等省份的对手;

看生猪。年出栏4000万头以上,居全国第五,育种与疫病防治科研实力全国领跑,但至今没有一家生猪上市公司,产业短板弱项明显,抗风险能力不足……

“作为中部省份,要实现经济的跨越发展,立足于自身资源禀赋、突破性发展农业产业化是一条可行路径。”省社科院党委书记张忠家认为,农业由大变强,最主要的几项标志是:有高附加值、带动能力强的头部企业,有全国叫得响、市场占有率高的本土品牌,有完整的上中下游一体、抗风险能力强的产业链,有较强的精深加工能力。

多年来,这些目标一直为湖北人孜孜以求,但一直也是湖北的痛点。

看龙头企业。今年9月公布的全国农业加工企业100强名单中,湖北只有1家入围;500强中,湖北只有9家在列,落后于河南、安徽、湖南、江西等中部省份,比之有151家企业入围的山东,更是难望项背。由于缺乏像“双汇”“金龙鱼”“老干妈”这样响当当的大龙头,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明显不足。目前,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共有1500余家,湖北只有62家企业入围,且普遍偏小偏弱。更让人遗憾的是,我省首批入选“国家队”的龙头企业,历经多年市场浪潮,目前基本全军覆没。

看品牌建设。不久前,在全国评选的300个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中,湖北只有潜江龙虾、秭归脐橙等11个入选,54个粮油品牌、31个蔬菜品牌,湖北无一入选。

看精深加工。一份权威调研显示,我省精深加工率明显落后于山东、江苏等省份,扣除烟草业,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主营业务收入不足山东省的一半,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远低于先进省份。

去年,针对“农业产业化”突出短板,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班赴广东、贵州、江苏、河南等省份进行调研,得出的结论让人心忧:与先进省份相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差距还在拉大!

“起大早赶晚集”背后

我省农业产业化抓了多年,为何短板依旧、差距仍在?

省委政研室一位负责人表示,湖北从农业资源大省迈向农业产量大省这一步走得顺畅,但迈向产业强省的过程中,没能抓住机遇,导致一次次出现“起大早赶晚集”“徒弟超过师傅”的窘境。

“我省农业产业化这些年逐渐落伍,投入不足是重要原因。”一位业内人士分析。粗略统计,除了中央资金支持外,近几年,省级财政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上投入不足。放眼外省,浙江设立100亿元农业发展投资基金,促进省内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江西统筹200亿元用于乡村产业发展,并且按照1:4比例,形成1000亿元的乡村产业发展升级引导基金;广东每年投入25亿元,建设150个全产业链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仅仅给龙头企业的贷款贴息,省财政就拿出数亿元。

农业是弱质产业,农业产业投资周期长,见效慢,政策支持的连续性至关重要。浙江省从2014年起,按“一品一策”连续7年建设农业全产业链,打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如今已建成宁波稻米、建德蔬菜等一系列10亿元以上的农业单品全产业链。采访中,省内一些农业企业表示,前些年,在一系列组合政策的扶持下,湖北农产品加工业也有过辉煌,高峰时在全国排名第五位,仅次于河南、江苏、山东、广东,如今政策力度减弱,农产品加工业停滞不前。

融资难、融资贵、农业担保不足、保险滞后,也是湖北农业产业化落伍的主因之一。农产品上市时间极短,加工企业短期内需要大量的收购资金,一旦融资不畅,企业就可能“休克”。据省农业农村厅调查,我省576家龙头企业资金需求166亿元,整体满足率不足30%。资金链断裂往往直接导致不少龙头企业“关张”。就在几年前,作为“金种子”上市培育的湖北天种畜牧公司,在“猪周期”中,因为一家银行的突然抽贷而黯然倒下。

在先进省份,资本已经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助推器。2018年,浙江省与中国人行联合出台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20条举措,31家金融机构逐个制定实施细则,定期考核。2018年,浙江省涉农贷款余额3.6万亿元,农户贷款余额1.3万亿元,农房抵押贷款余额205亿元,三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江苏省股权交易中心设立“农业板”,吸引近200家涉农企业挂牌,对在主板上市、新三板挂牌的农业龙头企业,分别奖励300万元、40万元。

品牌整合不力,内耗严重,导致全国性品牌难产。以茶叶为例,我省大大小小的绿茶红茶品牌不下200个,个个都想当“大王”,结果大多沦为“虾兵蟹将”。反观湖南,全省主推安化黑茶,15年前到湖北学黑茶技术,目前综合产值已达200亿元,把“师傅”远远甩到了身后。

省社会科学院农经所所长邹进泰称,生产、加工可以分散,但品牌不能分散。浙江的西湖龙井、四川的竹叶青等就是集全省之力,通过打造区域公用品牌走向全国的成功例证。一度,我省想推动一袋米、一壶油、一盒烟、一条鱼、一只虾、一只蟹、一盒茶等品牌整合工程,但是,除了一盒烟与一只虾外,其他品牌因种种原因“流产”。

格局不高,合作意识不强,企业家精神欠缺导致我省龙头企业多而不强。邹进泰说,湖北企业家普遍缺乏放眼全国全球的眼界和魄力,更少了专注一业的工匠精神。早些年我省相继扶持了一批龙头企业,但不少企业看到地产挣钱,盲目涉足,偏离主业,致使企业发展走下坡路,有的甚至倒闭。

而同为中部省份的河南,因为专注,诞生了一大批“细分行业冠军”,过100亿元龙头企业有8家。三全食品深耕速冻行业20余年,从速冻汤圆起家,延伸到水饺、粽子和面点等多个品类,创造了30多项全国第一。好想你集团围绕红枣不断创新,成为红枣上市第一股。想念食品紧盯一碗面,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成为全国第一。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

纵观全球,在欧美许多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是第一产业。

2019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22万亿元。作为农业大省,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潜力巨大。

立足湖北实际,发展县域经济,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求我们刻不容缓推动农业产业化。

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明确要求:坚持产业化、市场化,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强做优特色品牌,加快建设农业产业强省。

12月初,襄阳市襄州区盼盼食品生产基地现场,工程建设如火如荼。项目总投资20亿元,从签约到开工仅用了38天。盼盼产品远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多地招商引资的宠儿,为了让盼盼落地,该区盯了5年。“举全区之力招大引强。”襄州区负责人介绍,紧盯产业龙头企业,实施精准招商,用“蚂蟥”精神、专业素养、最好的营商环境,让大龙头、大项目落地。

农业产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政策多,包括资金、用地、用电等多方面,需要党委政府统筹;涵盖的产业广,包括传统的种植、养殖、特色手工,也有不少新兴产业,需要高位推动;关联的环节长,包括种养、加工、流通、销售、服务等,需要多部门配合。

“首先要厘清发展思路,找准产业化发展定位,加强顶层设计,整体施策。”省农业农村厅产业化处处长卢同郦建议,紧盯湖北资源优势,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即:全省围绕10个优势农业产业、重点培育100家细分行业领军龙头企业、1000家成长型龙头企业、带动近1000万农户增收,全地域、全环节、全产业链建设优势农业产业集群,带动农民参与产业链、价值链,分享更多经济利益。

推动农业产业化,重点是要抓住龙头企业这个“牛鼻子”。

大龙头、大块头既要向外引进来,更要内部挖潜培育本土公司。宜城市湖北楚大鸭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土生土长的农产品企业。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公司关注鸭产业,创新“企业+合作社+电商+贫困村+贫困户”的产业模式,今年销售额有望突破4亿元。总经理任乐乐告诉记者,该公司已经跻身“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直面差距,奋起直追。在一份题为《勇创“细分行业冠军”》的调研报告中,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就发展农业产业化提出建议——

高位推进,全链推进。学习浙江、湖南、江西等省经验,推行“链长制”,建立一个领导、一个规划、一套政策、一个专班、一个品牌、一个平台等几个“一”的办法,推进我省粮油茶果猪水产等优势资源的产业化发展。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解决用地、用电、用水等实际难题,大胆引进国内外头部企业,采取联营、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做大做强我省重点龙头企业。

突破性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设立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围绕产业链的短板和弱项进行长期投资,完善财政、金融、担保、保险方面的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政银保合作”新模式,财政出资设立银行贷款损失补偿金,按照1:5的比例,撬动农业企业贷款融资,降低金融机构贷款风险。

打通科技人才瓶颈。发挥我省农业科研与人才优势,同时,借鉴浙江、广东等地经验,加快培育一批有视野、有能力、有情怀的企业家;立足新产业新业态,培训一批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等方面人才扎根乡村;在吸引资金技术下乡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育乡土人才,引导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到乡村创业就业。

针对我省农产品品牌多而小、散而杂的劣势,着力推动“中国荆楚味,湖北农产品”品牌工程,省委农办秘书处处长方亚飞建议,重新启动一袋米、一壶油、一盒茶、一条鱼、一只虾、一盘果等品牌整合行动。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农业大省湖北正以农业产业化为引领,带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向着农业强省奋力“起跳”。

我省农业产业化情况

数量规模

2019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营收超过22万亿,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营收1.23万亿元。

龙头企业

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共1500余家,湖北仅62家入选。

全国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的72家龙头企业,我省仅1家入围。

全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00强,我省只有9家入围,山东有151家入围。

知名品牌

我省有效期内“三品一标”企业近2000家,产品数量4518个,总量居全国前五位。

全国300个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我省仅潜江龙虾、秭归脐橙等11个入选。

产业链条

扣除烟草,我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主营业务收入不足山东的一半。

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远低于先进省份。

(编辑:李好)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