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黄尾鱼养殖技术(野钓客带你走近-黄尾鲴)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3-07|点击次数:

黄尾鲴(学名:Xenocypris davidi)为鲤科鲴属的鱼类,俗名黄尾、黄片、黄鱼、黄姑子粜。黄尾鲴洎頭條是淡水生长的中小型鱼类,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体长稍扁,头小、尖,吻端圆突,口近下位,呈一横裂,下颌有一发达的角质边缘;背侧灰色,腹部白色,鳃盖后缘有一条浅黄色的斑块,尾鳍桔黄色。主要摄食植物碎屑、腐殖质和底层着生的藻类,池塘养殖可投喂糠、麸。最适生长水温22℃-24℃,耐氧能力近似白鲢。在自然界中,黄尾鲴1龄鱼可达100-200克,性成熟期为2龄,繁殖季节在4-6月份,亲鱼集群溯游到浅滩产卵。

野钓客带你走近-黄尾鲴

形态特征

体长而侧扁,较银鲴为厚。最大长400毫米,一般2年鱼约200毫米。头小。吻钝。口下位,略呈弧形。下颌前缘有薄的角质层。眼较大,侧上位。眼后头长大于吻长。鼻孔位于眼的前上部,至吻端与至眼前缘的距离约相等。鳞中大;侧线完全,在胸鳍上方略下弯,向后伸入尾柄中央。

背鳍起点约与腹鳍起点相对或稍前.至吻端的距离小于至尾鳍基的距离。胸鳍末端尖,后伸不达腹腹起点。腹鳍末端不达肛门,其基部有l-2片长形腋鳞。腹部无腹棱或在肛门前有短的腹棱。臀鳍末端不达尾鳍基部。尾鳍叉形。鳃耙短,呈三角形,排列紧密。下咽骨近弧形,较窄。下咽齿3行,主行齿侧扁,上端有长的咀嚼面,顶端稍尖;外侧两行咽齿细长。鳔2室,后室长为前室长的23倍左右。成鱼肠长为体长的3.8-6.9倍,多为5-6倍。腹膜黑色。新鲜标本背部灰黑色,腹部及体下半部银白色。鳃盖骨后缘有一浅黄色斑块,尾鳍呈黄色,固定标本黄色消褪。

本种和银鲴较相似,容易混淆。主要区别为本种体相对地高、厚;鳞片数较多;新鲜时尾鳍黄色;分布范围也较银鲴狭。在我国的黄河、长江和珠江均有分布。黄尾鲴具有肉质好、生长快、食性广、抗病能强和容易捕捞的特点,可在水库、湖泊、池塘养殖。

野钓客带你走近-黄尾鲴

栖息环境

在江河、湖泊的底层。以下颌角质边缘刮食底层着生藻类和高等植物碎屑。2年性成熟,4~6月产卵。生殖季节亲鱼群集溯游到浅滩处产卵,卵粘性。

黄尾鲴仔幼鱼阶段的食性是随着鳃耙和肠管形态的变化而变化。体长11.8—12.3mm,鳃耙形状开始分化,肠呈1—2弯曲,仔鱼吞食小型枝角类,主要是裸腹溞;体长15.8—17.4mm,口端位,鳃耙成筛网,肠呈4—8弯曲,前肠膨大,主要食物是腐屑,摇蚊幼虫,“水华”型的裸藻与蓝绿藻。体长18mm的幼鱼,口下位,鳃耙与肠管进一步发育,幼鱼转入底栖,其前肠内含物主要为泥沙、腐屑、摇蚊幼虫,浮游动物与浮游植物。

黄尾粜鲴成洎鱼的主要食頭物为大條量的腐屑和极少数的着生硅藻、颤藻。成鱼食物营养价值很差,其总N含量为0.372%,有机质为4.8%,每克湿重的热值为146.35卡,成鱼周年摄食,摄食量大,这是黄尾鲴摄食的特点。

野钓客带你走近-黄尾鲴

生长繁殖

鱼苗孵出5天后体长约0.5厘米,可进入鱼种培育。育种塘可用土池,面积1-2亩,水深1.6米左右,底质平坦,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投苗前每亩用生石灰100公斤消毒后,每亩再施入经发酵的粪肥500公斤,或每亩用绿肥1500公斤培育浮游生物,让鱼苗有充足的天然饵料。鱼苗投放前要试水检查毒性,方法是在池塘中的小网箱试养少量鱼苗,30小时后存活才真正放苗。鱼苗放养前每5万尾苗投喂1-2个熟蛋黄粉,饱食后再按每亩10-15万尾的密度投放到育种塘。随着鱼苗长大要补充饲料,可继续施放经发酵的粪肥培育水色和适量泼洒豆浆,半个月后鱼苗长至3厘米时开始投喂米糠、麦麸等精饲料,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5%-20%。鱼苗培育过程中要注意调节好水质,由于经常施肥和投饵,粪渣残饵容易败坏水质,因此每隔2-3天换水三分之一,最好保持微流水。还可在育苗塘中放养一些水仙、浮萍等净化水质。鱼苗长至3-5厘米时要进行拉网锻炼的分疏放养,同一池塘鱼苗规格尽量一致,一般放养密度3-4厘米的每亩放养8-10万尾,5-6厘米的每亩放养5-6万尾。经过2-3个月的培养,可长成6厘米以上规格的鱼种,这时可进入养成阶段。池塘养殖黄尾鲴大多是和家鱼搭配养殖,每亩投放200尾左右,管理方法同家鱼,在不增加饲料的情况下可收获80公斤左右的产量。黄尾鲴也可在大水面增养殖,由于能自行繁殖形成自然种群,2-3年后可有长期的收获。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