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江苏蛇养殖(泥下有乾坤诸暨首个稻蛙共生种养基地亩均效益3万元)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3-08|点击次数:
泥下有乾坤!诸暨首个稻蛙共生种养基地亩均效益3万元

“瞧,稻田里的黑斑蛙腹部雪白、后肢短肥,长得多健康。”近日,记者走进诸暨马剑镇双江村的江德淡水产养殖场,只见农户徐江德一边把饲料均匀撒在木质网格板上,一边敏捷地抓起一只蛙查看其生长情况。

泥下有乾坤!诸暨首个稻蛙共生种养基地亩均效益3万元

眼前的稻田有点特别,中央部分种着稻苗,稻苗四周挖了一圈浅水沟,水沟向外连着田埂。起初只是零星几只蛙从稻苗丛中跳出来,紧接着,蛙成群结队地扑向饲料,不一会儿田间地头就爬满了蛙,整个田块“呱呱呱”的叫声此起彼伏。大约过了10分钟,饱餐一顿的蛙或“扑通”一声跳回水中嬉戏,或返回稻苗下纳凉消食,甚是惬意。

泥下有乾坤!诸暨首个稻蛙共生种养基地亩均效益3万元

基地共有75亩稻田,被切分成多块区域,每块四周用竹筏、网纱搭起一定高度的围墙,上方也都用天网罩得严严实实。“这不仅能防止蛙逃跑,还能防止鸟、蛇、老鼠等来偷食。”徐江德说,田地里不光有水稻、黑斑蛙,泥下还另有乾坤。“我还放养了适量的泥鳅,增加生产效益。”

这种新型种养技术如何得来?

徐江德介绍,2017年下半年,他曾到江苏宿迁的一家公司学习黑斑蛙的养殖技术,发现当地直接把水芹菜和黑斑蛙混养一起,实现双项增收。“我当时就想能不能结合诸暨实际情况,在水稻田里养蛙。”养蛙技术学成归来后,徐江德向有关部门申报经营许可证和驯养许可证后,于去年4月承包20亩地种植水稻,并放养1万只蛙苗和适量泥鳅,最终试养成功。今年,他在掌握种蛙培育技术的基础上,再向村里流转土地55亩,进行规模化种养。

这是诸暨首个“稻蛙(鳅)共生”生态立体种养模式。种养过程中,黑斑蛙吃虫、除草,能达到防治水稻虫害、草害的目的;泥鳅消化黑斑蛙排泄物、疏松土壤,达到净化水质、提升地力的效果;水稻采取人工收割的方式,秸秆堆成草垛作为黑斑蛙越冬场所。种养过程中,整片稻田既不打农药,也不施化肥,虽然对水稻产量有一定影响,但提高了稻田空间利用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的破坏,提升稻谷和水产品质量。

自然环境下生长的黑斑蛙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青睐。“如今线上线下同步销售,蛙以每斤30元的价格,主要销往富阳、浦江等周边酒店。” 徐江德说,稻米也已被来自上海、杭州的顾客纷纷提前预定。

徐江德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亩产黑斑蛙1500斤,除去养殖成本和基础设施建设,每亩土地效益约为1.82万元;水稻亩产600斤、泥鳅亩产100斤,每亩土地效益约为1.2万元。该模式下,每亩土地总收益预计能达3万元左右。

近年来,诸暨探索发展稻-鱼、稻-青虾等新型稻田种养模式,提高稻田利用率和种养收益,涌现了一批“水稻+”稻田综合种养典型。目前,全市共有14个稻田综合种养示范点,面积达2267亩。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