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南京农茂养殖专业合作社(唐开埠,宋设镇,鱼米乡,丝绸府,说说震泽商业重镇那些事)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3-08|点击次数:

太湖湖水连天阔,

中有灵区号震泽。

——柳亚子

在长江流域下游,上海以西100公里左右的吴江震泽,约5000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印记。

远古时期,震泽地区为泻湖浅湾,“始为洪流,继为泽薮,卒为阡陌”,沧海桑田,泥沙淤漫,堆积成陆。先民开垦,稀疏散居,聚成村落。

唐开埠,宋设镇,鱼米乡,丝绸府,说说震泽商业重镇那些事

蠡泽湖,就是那样一个穿越古今历史文明的雪泥鸿爪,留下不少人文传说。

良渚文化 蠡泽湖在今震泽镇南蠡泽村一带,北麻漾以西。上世纪80年代,塔水桥农民在蠡泽湖底摸得了3件破损圣水牛头骨,经上海自然博物馆鉴定,认为是殷商以前标本。南京博物院在震泽镇塔水桥村、蠡泽村调查、征集,在古居落遗址局部坍陷沉入水中遗址,发掘出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的陶器、陶片、圣水牛头骨。由此推断距今5000年远古时期的先祖已驯化并饲养圣水牛为家畜,这是原始农耕文化萌始的佐证。

震泽底定 大禹治水曾经历多个阶段,其第四阶段曾到过苏州区域,他在禹期山召开诸侯会议,商讨治水之策。最后通过开辟东江、娄江和淞江三江泄洪,《史记》载:“禹治水于吴江,通渠三江五湖。”《禹贡》云:“三江既定,震泽底定。”传说古时沙泥潭(蠡泽湖)中有黑龙潜伏,兴风作浪,船只难行。大禹治水时,斩黑龙于此,故蠡泽湖又称“斩龙潭”。明朝洪武窦德远编纂的《松陵志序》言:“禹导水源至此,故曰震泽底定,言底于定而不震动也。距邑西南九十里,有桥曰底定。”

唐开埠,宋设镇,鱼米乡,丝绸府,说说震泽商业重镇那些事

頔塘河上的思范桥,表达对范蠡的思念之情

范蠡钓台 《吴越春秋》谓:“范蠡乘舟由此泛湖出三江口,其地亦有桥曰思范,至今遗迹不泯。”在蠡泽湖畔,范公祠、范蠡钓台这些古代历史文化遗迹,更是蠡泽湖地区悠久的历史文物见证。相传当年范蠡助越王勾践灭吴之后,不愿为官,激流勇退,携西施驾舟穿过太湖,来到震泽蠡泽的“斩龙潭”畔。他见这里桃红柳绿,菱藕荡塘,农茂桑盛,乡风淳朴,于是决定和西施在此隐居。在碧波荡漾的斩龙潭畔,赋诗抚琴,垂钓怡性,兴之所致,范蠡身来能工巧匠,在斩龙潭西的三里塘边建起一座精致的钓鱼台,每日和西施登台垂钓,或与农夫渔翁交谈,过着怡然自得的生活。

前唐开埠,南宋设镇

震泽开埠远在1000年前。唐开元二十九年(741),湖州刺史张景遵即其地设震法馆,为震泽定名之始。馆者,馆驿,亦即驿舍,其在交通上的作用日见重要。到了南宋绍兴初年,震泽为皇畿近地,朝廷设巡检一员以镇之,震泽镇之名始自此时。其时,纯为拱卫京城临安,因军事功能而设镇。元代,屡经战火,震泽居民只数十家,村市萧条。

进入明代,我国东南沿海商业繁盛,商品经济活跃,加以明朝廷屡下诏鼓励农桑,震泽地区适桑宜蚕,成为重要湖丝产区。湖丝以质优见长,明、清以来江南三织造署凡贡品绸缎的原料丝多赖于湖丝,震泽顺理成章成为产销中心。

唐开埠,宋设镇,鱼米乡,丝绸府,说说震泽商业重镇那些事

震泽镇慈云塔

依丝发祥,震泽在明成化(1465-1487)年间居户增至三四百家,弘治《吴江志》上,震泽成为吴江首批四个建制镇之一(另外三个为平望、同里和黎里)。嘉靖(1522-1566)年间,“倍之而又过焉,居民约八九百家,实邑西之藩屏也”,也即成为县境西南重镇。清乾隆《震泽县志》描述其时震泽市况为“栋宇鳞次,百货俱集。以贸易为事者,往来无虚日”。

鱼米之乡,丝绸之府

近代,由于周边农村蚕桑副业的依托,再加以自身优越的区位条件,震泽镇已成为江南最为繁荣的生丝集市之一。蚕丝贸易有关的行业居于全镇各业之首。民国初年,吴江、震泽两县合并之后,仅次于盛泽仍为吴江县内第二大镇,镇上丝行、丝经行、茧行、桑叶行林立。

清末民国初年,镇中丝行、丝经行、乡丝行、茧行、桑叶行五行林立,“茧丝上市之际,毂击肩摩,尤非他市所能及。”五行之中的丝行、丝经行资历雄厚,除垄断本镇及周边小乡镇的蚕丝贸易外,还开设分支机构于沪、苏、杭等地,把蚕丝产品源源输往这些丝织中心及海外。在震泽镇上诸多行会中唯以丝业公会为老大,在市政举措决策中极具发言权。

仅次于蚕丝业者为米粮业,镇上粮行众多,20世纪30年代,米行有10家之多,而米店有20余户。米业公所在清同治(1862—1874)年间就已成立。

震泽周围地区农民以蚕桑为主要副业,冬春间致力于栽桑、育蚕、缫丝、摇经,平时还兼种蔬菜,养殖禽畜,对粮食作物不如县境东部地区重视,以故往往秋收时粜米,而春夏青黄不接之际籴米。因而震泽米粮业除向城市输送粮食,还多了本地粮食借贷业务。

唐开埠,宋设镇,鱼米乡,丝绸府,说说震泽商业重镇那些事

震泽古镇

此外,包容农副各业的竹行、木行、猪行、羊行、鱼行、山地货行等也遍布全镇。作为一个商业枢纽,震泽镇将蚕丝、米粮、禽畜、水产、蔬菜、地货、山货、竹木等运往城市,又把城市所产的工业品如烟、酒、盐、粮、棉布、百货、火油、肥皂等日常商品运来,再分层中转运往村巷小铺,沟通了城乡交流。

20世纪20年代,日本人到震泽一带实地调查时所见“南浔到震泽之间,只有十二华里,船只往来繁忙,是两省交界之处。两镇都有繁华的街道,特别是江苏的震泽镇,有着很多富豪居家,辑里丝发庄的房屋。”

21世纪初,震泽镇总面积近57平方公里,人口(不包括外来人口)4.3万余人。为工、商、农、副俱兴的经济重镇。


急递民信 船运发达

唐开埠,宋设镇,鱼米乡,丝绸府,说说震泽商业重镇那些事

唐开埠,宋设镇,鱼米乡,丝绸府,说说震泽商业重镇那些事

震泽镇除以蚕丝贸易为特色外,传统商业亦极其发达,成为吴江西南境的商业批发中心。镇上各类店铺鳞次栉比,抗日战争以前多达600余家。20世纪80年代费孝通把吴江县内的小城镇作了分类,界定震泽镇是农副产品集散地。

商业的发达,也带来运输和通信业的兴旺。早在明代,震泽地区已有急递铺两处:一处称众安铺,位于双杨村之众安桥;另一处为思范铺,位于镇区之思范桥。两铺各设铺兵5名、铺长1名,急递官府公文。清道光(1821—1850)年间,镇上还开设民信局3家,递送民间信函。

清宣统元年(1909),震泽镇开办了邮政分局,成为吴江西南境邮运中心,邮路成网,邮政代办所遍及偏僻乡村。民国年间震泽邮政局之信件、包裹及汇兑业务量至巨,被定为二等邮局,超过县治松陵镇邮局(三等),为江南市镇中所罕见。

1935年出版的《中国经济志》第一册中载有《震泽镇经济概况》一文,内言,(震泽)“东集新塍之货,西会湖(州)广(德)泗(安)土产,太湖鱼是鲜菜,莫不以该地为进出口咽喉”。显见民国年间震泽镇已成为太湖沿岸之百货、土产、河鲜集散中心。

唐开埠,宋设镇,鱼米乡,丝绸府,说说震泽商业重镇那些事

江南第一堂——师俭堂

维系震泽镇、乡、村之间经济联系和物资交流的是水道。古代至近代,藉航运之便,把“乡脚”分层次延伸到次级市集和村落。近代震泽镇的商贸活动覆盖方圆约400平方公里。

近代,震泽镇备有各类运输船舶600余艘,沟通城乡,运送物资,连结江浙周边城镇。此外还有客货班轮,其航线东至上海,南达嘉兴、杭州,西去湖州,北抵苏州、无锡。1936年5月苏嘉湖公路的开通更使震泽成为活络的水陆码头。

作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的震泽,近年来经济发展成就令人瞩目。2018年,震泽镇聚力经济强镇建设,经济高质量运行跃升新水平,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5.54亿元,同比增长7.1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98亿元,同比增长9.7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1.44亿元,同比增长8.07%,工业开票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预计完成219亿元,同比增长11%。

八都社区,商业汇聚

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新城镇化等国家政策的春风,震泽正积极挖掘当地文化和生态特色,加快旅游业发展,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优化人居环境,将震泽建设成为“经济强镇、商贸重镇、文化大镇、旅游名镇、生态新镇”。

在整个吴江地区房地产市场风起云涌之际,震泽楼市也引起了苏州地区,乃至周边区域购买者的关注。“价格洼地、潜力颇大、商机良多”是数位分析师给出的结论。

唐开埠,宋设镇,鱼米乡,丝绸府,说说震泽商业重镇那些事

唐开埠,宋设镇,鱼米乡,丝绸府,说说震泽商业重镇那些事

近10米开间沿商业街的上海城金铺

如在震泽八都社区组团边,纵横几条街的商业街区已经成型,菜场、饭店、超市、维修、快递等配套商业俱全,新城镇化正让这个区域焕然一新。

在当地一手商铺难觅的情况下,当地大型居住区上海城新天地家园正在将沿商业主干道的10多套商铺推出,弥补了市场的不足。据销售人员介绍,这些商铺建筑面积分别为45平方米、59平方米和74平方米,挑高5.8米,可分隔成2层使用,真正是买一层得两层,产权独立,可自营,可出租。

唐开埠,宋设镇,鱼米乡,丝绸府,说说震泽商业重镇那些事

底层商铺+夹层+三楼住宅室内综合设计图

与吴江城区比,八都社区商铺的价格是低谷中的低谷,与震泽比,八都金铺也是最低的一手纯商铺。9米多的开间面宽,近6米的层高,还有三楼独立产权的住宅配套。一间商铺的总价在60万-100万元,不限购,还能办理购买商铺的商业贷款。

所谓一铺养三代,依托农村城市化、新城镇化改造政策支持,在有着悠久历史和商业文明的商业重镇震泽置业买铺,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